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陈晓红 编
内容概要
《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程:护理员》紧贴《职业标准》,内容上力求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依据职业标准要求的内容和结构层次,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坚持以操作技能为重点、相关知识为操作技能服务的特点,将操作方法按照流程顺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表述,明确了操作技能的目标、步骤、方法和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使得操作技能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全面地体现和细化了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将职业标准中抽象、笼统的要求具体化,对于职业活动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并且突出了职业培训的特色。
书籍目录
上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一、职业道德概念 二、护理员职业道德 第二节职业守则 一、守则 二、职业守则 三、护理员职业守则 第三节职业须知 一、医院和住院环境 二、护理员的工作任务 三、护理员的礼仪 第二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解剖生理 一、人体解剖生理特点 二、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 三、老年人生理特点 第二节临床常见症状 —、发热 二、咳嗽咳痰 三、恶心呕吐 四、疼痛 五、心悸 六、头晕 七、儿童腹痛 八、儿童腹泻 九、儿童心悸气急 十、儿童抽搐 十一、儿童出疹 第三节临床安全与急救知识 一、初级急救知识 二、临床护理安全防护常识 三、意外伤害预防及初步处理 四、职业防护 五、儿童意外伤害及处理 第四节服务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三、护患沟通 第五节法律、法规知识 一、法律、法规基本概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知识 中篇初级实践操作 第一章生活照护 第一节清洁护理 一、面部、手足及会阴的清洁护理 二、洗头、洗澡和床上擦浴 三、口腔清洁 四、更换衣服 五、床单位的整理和更换 六、病室环境整理 第二节饮食护理 一、医院基本饮食的种类 二、喂食、喂水 三、进食中异常情况的表现 四、清洁餐具 第三节睡眠护理 一、睡眠的生理作用 二、睡眠规律 三、睡眠质量标准 四、睡眠中异常情况 五、睡眠环境及床单位的准备要求 六、促进睡眠的方法 七、睡眠中异常情况的观察 第四节排泄护理 一、患者如厕方式的选择 二、卧床患者便器的使用 三、便后清洁方法 四、排便时常见的异常表现 第二章临床照护 第一节观察与测量 一、出入量的测量与记录方法 二、大便和小便颜色和性状的观察 三、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 四、体温的测量方法 五、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第二节冷热应用 一、冷疗法 二、热疗法 三、温水擦浴方法 第三节标本采集 一、尿、便常规标本的采集 二、特殊尿标本的采集:12小时/24小时尿标本采集 第四节压疮预防 一、常用卧位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 三、压疮的易患部位及表现 四、压疮的预防措施 第五节移动护理 一、协助患者离床活动 二、轮椅运送法 三、平车转运法 四、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 五、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异常表现 第六节消毒隔离 一、标准预防 二、手卫生 三、穿脱隔离衣和戴手套 四、医院感染 五、清洁与污染 六、环境及日常物品清洁、消毒 七、常用消毒液的配置 八、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 九、床单位终末消毒 第三章安抚及锻炼 第一节安抚 一、患者的心理反应 二、情绪异常患者的初步沟通 第二节锻炼 一、保持功能位的方法 二、患者肢体被动运动的方法 三、功能障碍患者更衣的方法 下篇中级实践操作 第一章生活照护 第一节清洁护理 一、卧床患者、术后患者清洁卫生 二、卧床患者、术后患者更衣和更换床单位 第二节饮食护理 一、治疗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 二、常见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三、鼻肠管、胃造瘘进行管饲 四、管饲喂食中的异常表现 第三节睡眠护理 一、常见疾病睡眠体位 二、失眠的简要概述 三、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 附录:睡眠质量等级测量表 第四节排泄护理 一、促进排尿、排便的方法 二、尿管及膀胱造瘘定时放尿的方法 三、尿、便失禁会阴部皮肤保护 四、特殊疾病患者如厕方式的选择 第二章临床照护 第一节观察与测量 一、呕吐物的性状 二、皮肤黏膜的异常表现 第二节冷热应用 一、温水坐浴方法 二、乙醇擦浴方法 三、局部冷、热敷的方法 第三节标本采集 一、痰标本采集 二、中段尿标本采集 第四节消毒隔离 一、隔离的种类和方法 二、常见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处理 第三章安抚及锻炼 第一节安抚 一、患者失控的常见表现及护理人员的劝阻措施 二、临终患者情绪与行为变化特点 第二节锻炼 一、促进排痰的体位 二、胸背部叩击法 三、患者关节被动运动的方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5.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6.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亏并指导对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 7.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r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要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在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等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农村应在12小时内上报。 3.丙类或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于2小时内上报。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 (四)疫情控制 1.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编辑推荐
《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程:护理员》分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两大部分,其中技能要求又分为初级技能和中级技能。它适用于初级、中级护理员的培训,是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定辅导用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