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高岩
Tag标签:无
书籍目录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 第二章牙的发育 第三章牙体组织 第四章牙周组织 第五章口腔黏膜 第六章唾液腺 第七章颞下颌关节 第八章牙发育异常 第九章龋病 第十章牙髓病 第十一章根尖周炎 第十二章牙周组织病 第十三章口腔黏膜病 第十四章颌骨疾病 第十五章颞下颌关节病 第十六章唾液腺疾病 第十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十九章 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细胞从基底层向表面移动过程中,细胞内不断合成角蛋白,是主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很重要。角化口腔上皮中,基底层表达角蛋白5和14;棘层中表达角蛋白1,10和6,16;在非角化口腔上皮,基底层表达角蛋白5,14和19;棘层表达角蛋白4,13。病理状态下的口腔上皮常常有角蛋白类型的改变,如在白色海绵状斑痣,角蛋白4和13的基因发生突变,棘层细胞内角蛋白丝断裂并在细胞核周围聚集。 2.非角质形成细胞 (1)黑色素细胞:位于上皮基底层。约在胚胎第11周由神经嵴细胞迁移而来并固定在此分裂繁殖。光镜下胞质透明,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临床上,牙龈、硬腭、颊和舌常见黑色素沉着。因此这些部位也是黑色素性病变的好发部位。 (2)朗格汉斯细胞:主要位于棘层,也见于基底层,来自于造血组织。与黏膜的免疫功能有关,为一种抗原呈递细胞。 (3)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常成群分布,可能来自于神经嵴或上皮细胞。胞质含神经递质,是一种压力或触觉感受细胞。 3.基底膜区位于上皮和结缔组织之问PAS染色阳性的膜状结构,称基底膜。电镜下基底细胞与基底膜通过半桥粒连接。基底膜由以下3个部分构成: (1)透明板:紧邻上皮基底细胞,为电子密度小的板状结构。 (2)密板:位于透明板深面,电子密度较高。透明板和密板统称基板,来自于上皮基底细胞。 (3)网板:紧邻固有层,电子密度较密板低。由锚纤维即Ⅶ型胶原构成。固有层的胶原纤维穿过锚纤维形成的环状空隙与密板紧密连接。 基底膜区通常包括半桥粒和基底膜。半桥粒的主要成分是BP230、网蛋白、BP180和整合素α6,β4,其中BP180和整合素α6,β4为跨膜蛋白。这些蛋白与基底细胞和基底膜的黏附有关,也可通过信号转导作用,调节细胞骨架的结构、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透明板和密板的主要成分有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等。网板主要成分是Ⅶ型胶原。上述蛋白成为自身抗原或突变时可形成疱性疾病。在癌前病变时,基底膜中的Ⅳ型胶等成分也会发生改变,有利于癌变细胞向结缔组织中浸润。 (二)固有层 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基本细胞成分有:①成纤维细胞;②巨噬细胞;③肥大细胞;④炎症细胞。 固有层的纤维主要是I型胶原纤维,此外还有Ⅲ型胶原和弹力纤维。基质为无定型物,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和糖蛋白。蛋白多糖由中心的多肽链和外围附着的糖氨聚糖构成,有透明质酸、硫酸肝素等。固有层对上皮细胞的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二、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一)咀嚼黏膜 咀嚼黏膜包括牙龈和硬腭黏膜,在咀嚼时承受压力和摩擦。咀嚼黏膜的上皮有角化,正角化时有明显的粒层;不全角化时粒层不明显。棘层细胞间桥明显。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皮嵴呈指状镶嵌,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胶原纤维束粗大并排列紧密。固有层深部或直接附着在骨膜上,形成黏骨膜;或借黏膜下层与骨膜相连。咀嚼黏膜与深部组织附着牢固,不能移动。
编辑推荐
《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只是《口腔组织病理学》的辅助性用书,在学习上还是应该以原教材为主,不要将其视为单纯的考试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