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黄如训  页数:503  字数:779000  

内容概要

  《脑卒中》面世转眼已经十年多了。一直受到关爱和支持,至今仍有索要者。为满足需求,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鼓励下,我们组织编写了第2版。
  “十年人事一番新”。十年来,由于CT、MRl、TCD和DSA的广泛应用,急救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脑血管病和脑卒中死亡率有明显降低。脑出血因CT的普及应用、微创、穿刺引流等各种减轻血肿压迫的外科方法及重症监护的推广普及,不仅克亡率、残废率明显降低,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发病率也随高血压治疗的普及而明显下降。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早期DSA介入治疗的推广,再出血、血管痉挛继发脑梗死等难题得到解决,死亡率降低,治愈率显著提高。但是,占脑卒中大多数的缺血性脑卒中除时问窗溶栓治疗外,没有公认的特效治疗药物。由此可见,十年来脑卒中诊治所取得的进步,主要是靠新诊治技术应用与普及。脑卒中仍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其总发病率不降反升,继续保持致死的第二位、成人致残第一位病因的地位。

书籍目录

上篇 脑卒中的临床基础
 第一章 解决复杂的医学难题要靠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
 第二章 循环与动脉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
  第二节 动脉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
 第三章 脑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调控
  第一节 脑动脉系统解剖结构
  第二节 脑动脉系统生理功能及调控
  第三节 脑的静脉系统
 第四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病因
  第一节 危险因素与病因理论
  第二节 脑卒中的病因
  第三节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和基本病因
  第四节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重要病因
 第五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高血压定义与降压目标
 第六章 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小动脉硬化
  第一节 老年动脉硬化(年龄相关性动脉硬化)
  第二节 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衰老、高血压、高血脂与动脉硬化的复杂关系
 第七章 血液流变学与脑血管病
 第八章 循证医学与脑卒中临床指南、专家共识
  第一节 循证医学简介与评价
 ……
下篇 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感觉运动卒中(SMS) 较其他类型报道晚十年,尸解一例病灶在丘脑的邻近的内囊处也苍白,有报道在内囊外的小梗死、小出血导致SMS多在内囊后肢,因阻断丘脑皮质通路而致,病灶较其他的腔隙综合征大(MRI)。SMS仅次于PMS常见,31%在内囊后肢,22%在放射冠,7%在内囊膝部,6%在前肢,9%在丘脑。在放射冠的病灶体积平均是内囊处的两倍,但总的都比PMS的大,MRI可检出髓质中大部分的迄今为止未被临床发现的病灶。 (四)共济失调性偏瘫 又称运动失调性轻偏瘫(AH),包括同侧共济失调,下肢轻瘫(HACP)和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DCHS)两类。尽管这一组综合征很早就同其他腔隙综合征一起被记述,但不像PMS、PSS那样作为典型的LACS被接受,可能因为描述体征的困难和相对少发的缘故。HACP:无力的下肢,特别是踝和脚趾,巴宾斯基征阳性以及同侧的上肢、下肢的显著辨距不良。DCHS主要是构音障碍和手的笨拙,2/3的病例有同侧下肢的锥体束功能缺损及共济失调步态,相应的病灶是在脑桥基底部。Fisher把不同病例不同的无力部位归咎于运动纤维被脑桥核所分散。如果按严格的临床标准检查,可发现症状所提示的病灶在对侧脑桥基底部。肢体的共济失调伴随同侧锥体束征时不一定提示小脑卒中。 【辅助检查】 脑CT、MRI显示与临床表现相应位置有一缺血病灶(最大直径

编辑推荐

《脑卒中(第2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脑卒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脑卒中(第2版)》这本书还是不错的,绝对正版,纸质较好,字体适中,页面干净,内容上很全面,很强大,毕竟是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博士导师神经内科专家黄如训编写的,全书共26章,神经内科中所能遇到的脑卒中问题基本上都阐述到了,是一本很有收藏价值权威参考书,适合每一个从事神经内科的医师细细阅读,相信一定会有不小的提高,只是书中有些章节插图稍少了些,有些地方不太好理解,不过该书整体不错,值得神经内科医师拥有。
  •   建议神经内科实习生、研究生、临床医师均可认真阅读,定有收益
  •   书本是竟然破的!贵店咋回事呀!!??发书的时候,都不检查的吗!气死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