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罗京伟 等编著 页数:313 字数:665000
内容概要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图谱(第2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的放射治疗技术为基础,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以图示的方式将常见头颈部肿瘤的一般情况、临床分期、常规放射治疗技术逐一介绍。同时对三维适形放疗也作了一定的介绍,确保其实用性、先进性以及规范化。
作者简介
罗京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放射肿瘤学会青年委员,热疗学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工作20余年,临床诊治经验丰富,尤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晚期喉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的喉功能保留方面在继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传统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保留功能的多种治疗模式,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一些少见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也做了有益的探索。
负责大型课题三项,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项目两项,分别是关于头颈部鳞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鼻咽少见恶性肿瘤临床规范化治疗的临床研究;北京市首都发展医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研究鼻咽癌图像引导调强放疗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动态变化规律。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 6篇。
参与专著编写多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2部,参编20余部。
获得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的优秀成果奖一项,以及院校奖四项。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一般情况
第二节 治疗和预后
一、手术治疗
二、放射治疗
三、化学治疗
第二章 放射治疗技术
第一节 常规照射技术
一、垂体瘤照射技术
二、胶质瘤照射技术
三、全脑照射技术
四、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技术
第二节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一、体位固定与CT扫描要求
二、靶区及危及器官的确定
三、计划设计及评估
四、全中枢调强照射技术
第二篇 头颈部肿瘤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患者用激光摆位,矢状面激光和患者体中线完全重合。首先确定下颈胸段脊髓野、使其上界在肩上但出射线不能穿过口腔。 (4)根据定位片制作模板。 (5)在模拟机下模板校位,观察照射野是否合适(图2—17)。 (6)根据模板制作等比例挡铅,不主张用多叶光栅(MLC)做挡块照射。在第一次放疗,应常规拍摄两侧全脑照射的加速器验证片,以检验治疗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图2—18),只有重复良好,方能开始放疗。以后在每次的缩野照射前也应常规拍摄验证片。 3.能量全脑放疗可以通过两侧平行对穿野来实施。射线能量以2—6MV X线或60Co为好,可以提供全脑均匀分布的剂量。过高能量的x线造成的最大剂量深度距离体表较远,从而导致入射线一出射线区域的剂量不合适(图2—19);脊髓照射野可采用60Co或4~6MV的x线治疗,也可采用合适能量的电子束如14~18MeV照射,或采用X线与电子束的混合照射。 颅内小肿瘤的放疗或大野照射后缩野照射,可以使用高能量射线(12~18MV X线)平行对穿野照射、或多野照射技术。设野时应注意不要照射到眼球。
编辑推荐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图谱(第2版)》最新肿瘤分期、完善常规照射、增加调强放疗、丰富典型病例、补充少见病例、展现精美图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