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田思胜 编  页数:7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杂病源流犀烛》30卷,清·沈金鳌撰于乾隆三十六年(1773),系丛书《沈氏尊生书》之重要组成部分。《杂病源流犀烛》共30卷,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以及身形门,共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必著源流一篇,着重详述病之原委,审其变迁,考其源流,条理分明;而后依据病之形证,明其主治,因病用方,末附导引之术。使理法方药浑然一体,甚为契合。  全书既博采历代前贤名论精萃,又结合作者丰富的临证经验,可谓理论与实践二者兼备之医学专著。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是当今中医临床工作者颇为实用的必读参考书之一。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临证各科卷(综合6)·杂病源流犀烛》是以乾隆甲午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为便于读者学习,撰写了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

书籍目录

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乱于胸中,是为太悦闷,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则知逆乱之故,皆由火热上冲,气不得顺之所致也。然则治逆惟有散火,而散火必先降气,气降则火自清,火清而逆自平也宜退热清气汤。若火盛者,必当以清火为重,兼以理气,自合治法宜滋阴降火汤加便香附、茯神、沉香。【气逆证】丹溪日:病人自言冷气从下而上者,此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火,其热为甚,自觉其冷,非真冷也。又日:气之上逆属阳,无寒之理,觉恶寒者,乃火极似水也。气郁内外因俱有之病也。其始或因七情,或因饮食,或因六淫,虽其端甚微,而清浊相干,往往由气成积,由积成痰,痰甚则气不得宣而愈郁,或痞或痛,盖有必至者矣宜交感丹、木香匀气散、降气汤、上下分消导气汤。【脉法】《千金方》日:诸气逆上,脉必沉涩。【气郁证】《正传》日: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故气郁之病,多兼浮胀满也。此气郁条,当与诸郁篇参看。气滞涩五脏俱有病也。凡人之生,不外气血,而此气血,五脏皆兼有之。但气为先天之用,阳也,无形而有影;血为后天之用,阴也,有形而成质。阳常足以统阴,故血之荣枯,一随乎气之盛衰,气盛则血亦荣而润泽,气衰则血必枯而灭形。甚哉!人生之重乎气也,盖气苟衰弱,渐必滞涩,气既滞涩,每各随乎所滞之脏腑而成病。治之者,宜先其滞涩宜调气散、木香化滞汤,俟宣通后,再加补益宜补中益气汤、益气丸。【五气滞涩】《保生秘要》日:气涩于肝,则肝气不顺,或搠胁而疼,或成疸证,或成目疾,或成风患。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春月木旺,常宜嘘吸为补泻之法,和其肝气,勿食诸肝,以免死气入肝伤其魂也,宜烧苍术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以祛一年不正之气。大抵阳春初升,景物融和,当眺览园林,寻春郊外,以畅春生之气。气涩于心,心为一身之主,统领血海,故心血少则神不定,寝不安,百病集作。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当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诸心切勿食,秽气伤我灵。夏至夜半后,地气一阴生,大热勿食冷,受寒霍乱侵,更忌房中事,元气离命门。大抵甚暑天,善于养心则无秋患,时当饮六一灯心汤、草蔻香薷水,饱醉勿顶风前卧,慎此则无患矣。气涩于肺,则肺气不清,液凝滞而生痰。

编辑推荐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临证各科卷(综合6)•杂病源流犀烛》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临证各科卷•综合6:杂病源流犀烛)》,由田思胜整理。《杂病源流犀烛》30卷,系丛书《沈氏尊生书》之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30卷,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以及身形门,共6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