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7-9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黄霏莉//佘靖 页数:544 字数:896000
内容概要
本书系作者在系统研究美容基本理论、美容实践操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中医美容学专著。该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中医美容学的现状,在基本概念、专有名词、诊断、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全书共分上、中、下、附四篇。上篇主要论述中医美容的理论基础,治则治法等内容。中、下篇主要立足于临床应用,对30余种美容缺陷或损容性疾病,从药物、食膳、针炙、推拿按摩、气功、西医治疗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保健或治疗方法,每病后还增添了临床述评一项,对中医美容目前的治疗水平、今后研究的重点等进行了简要评述。附篇主要介绍中医美容门诊的建设、卫生部有关医疗美容法规,美容处方及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本书适应面较广,既可作为各医学院校美容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也可为医院或医疗美容院的美容医务工作者、美容爱好者研习使用。
作者简介
黄霏莉,从事中医美容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20余年,曾为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师联合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曾被《中国美容时尚报》评为“20世纪末影响中国美容业科技专家十五人”之一。她担任主编并出版有关中医美容的学术著作和中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7本,担任副主编的著作4本。其中,1997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美容学》(第1版)是中国第一本中医美容学的大学教材。她2003年到香港,现任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中医药学院中医美容学和中医外科学的高级讲师,兼任香港中西医美容医学学会副主席。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医美容学的概念
二、中医美容与非医疗美容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中医美容的特点
四、中医美容的分类
五、中医美容保健、美容治疗的范围和分类
六、中医美容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围
第二章 中医美容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医美容的起源——远古至先秦时期
一、远古时期人体审美意识的萌芽
二、修饰美容的发展
三、中医美容的起源
第二节 中医美容学的萌芽——秦汉三国时期
一、修饰美容的发展
二、中医美容学的萌芽
第三节 中医美容学的形成——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一、修饰美容丰富多彩
二、中医美容学的形成
第四节 中医美容学的发展——宋金元明清时期
一、修饰美容的发展
二、中医美容学的发展
第五节 现代中医美容学的兴起——近现代
一、修饰美容的发展
二、现代中医美容学的崛起
第三章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医美容学中的体现及应用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基本范畴
一、阴阳五行
二、天人合一
三、中和之美
四、文质之美
五、神韵之美
六、心物与审美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医美容学中的体现及运用
一、对自然美的崇尚与追求
二、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美容学理论中的运用
三、中和之美与美容养生、美容治疗
四、中医美容重“质”亦重“文”
五、神韵与中医美容学
六、中医美容学中的审美评价
第三节 中医美容学的人体审美
一、人体美和医学人体美概念
二、古代人体审美
三、现代中医美容学人体审美参考标准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六淫侵袭
二、七情内伤
三、饮食不节
四、劳逸损伤
五、各种外伤
中篇 头面部美容
下篇 躯体四肢部美容
附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医学人体美概念 医学人体美就是现实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它是从医学的角度去审视的人体美,不完全等同于前述的人学意义上的人体美。美容医学以自然属性的人体美为主要对象,并以医学的手段去维护、修复和塑造这种美,而较少涉及社会属性的人体美。内在的精神美,一般而言不在医学人体美的范围之内,不过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内在美也开始受到医生的关注。但中医美容始终是重视心灵美和品德美的。 二、古代人体审美 (一)人体审美内容 中医美容学的人体审美以第三层次为最高境界,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人体的审美主要包括人的容貌、肌肤、毛发、体型、姿态、风度美。 容貌美:指人头面五官的轮廓、结构、形态、质感及其神态和气色美。是人体美的重要内容。 肌肤美:指人的肌肉和皮肤的美。包括肌肤的颜色、性状(质地、质感)。 毛发美:指人的头发和胡须的美。包括头发和胡须的颜色、质地、发型或胡型。 体型美:指人外形、轮廓的美。包括人的身高、体重指数的合理以及各部分(如坐高、腿长、胸围、腰围、臀围等)比例关系的适当。 姿态美:指人的姿势美。包括人的坐、立、卧时的静态的美和举手投足间的动态的美。 风度美:指人的气质上的美,是人们在言谈、举止、情趣、态度、文化修养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上的美,即中医美容所称神韵、气韵之美。 (二)古代人体审美标准 美感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心理素质、文化习俗等,因此对人体的审美并非一成不变。 1.容貌美我国古代对容貌美是重视的。脸型,偏好鹅蛋形,或“方额广颐”。“秀颈”,修长白净,“领如蝤蛴”(《诗经·卫风·硕人》)。五官,一般倾向于欣赏细长清秀稍上翘的丹凤眼;眉型,有蛾眉、柳叶眉、八字眉等,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浓或淡,并无定规;丹唇,樱桃小嘴;牙齿,洁白晶莹整齐,“齿如瓠犀”(同上),“齿如含贝”,元代除要求齿白外,还追求齿缝黑,如《御药院方》记载有不少“黑牙缝”药,可“令牙缝黑,牙板白”,‘‘齿白问黑”。在古代文献中,对耳和鼻部美的描述相对较少,偶有“耳长”、“耳白”的记载,鼻要求直挺,即“其准丰隆而艳美”(《汉孝惠张皇后外传》),“修耳悬鼻”(《汉杂事秘辛》)。 2.肌肤美对肌肤的要求,一般都是色白、细腻,如《诗经·卫风·硕人》所描述的‘‘肤如凝脂”,杜甫《丽人行》的:“肌理细腻骨肉匀”。面色,则要求红润,一般都崇尚“红妆”,但也有偏爱“黄妆”的,如从元朝开始,有往脸上涂黄的习气,“额黄浸腻发”(牛蛴词),“宫人正靥黄”(李贺“御沟诗”)就是写照。
编辑推荐
《中医美容学(第3版)》系作者在系统研究美容基本理论、美容实践操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中医美容学专著。《中医美容学(第3版)》适应面较广,既可作为各医学院校美容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也可为医院或医疗美容院的美容医务工作者、美容爱好者研习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