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崔福德 编 页数:52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药剂学(第7版)》第一篇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物理药剂学);第二篇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第三篇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本书的三大部分,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药学类院校各专业学生对药剂学内容的需求不同、兴趣志向不同可选择必修、选修或自学。如第一篇以物理化学方法解释和处理药剂学所涉及的配制理论,这是学习药剂学的坚实理论基础;第二篇偏重基本剂型的特点、制备及设备等,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领域,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第三篇偏重国内外研究的新技术与新剂型,属于药剂学前沿领域,研究性较强,有些内容的实际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本教材适用于药学类院校各本科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从事药物制剂开发与研制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
第四章 微粒分散体系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第七章 流变学基础
第八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第二篇 药物剂型概论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十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包衣)
第十二章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
第十三章 半固体制剂
第十四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
第三篇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第十六章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
第十七章 包合物的制备技术
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第十九章 缓控迟释制剂
第二十章 靶向制剂
第二十一章 经皮给药制剂
第二十二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附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有关制剂的常用检查方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一)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药物被增溶在胶束内,药物从胶束中扩散的速度和程度及胶束与胃肠生物膜融合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药物可以顺利从胶束内扩散或胶束本身迅速与胃肠黏膜融合,则增加吸收,例如应用吐温80明显促进螺内酯的口服吸收。表面活性剂溶解生物膜脂质,增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吸收,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改善头孢菌素钠、四环素、磺胺脒、氨基苯磺酸等药物的吸收。但长期的类脂质的损失可能造成对肠黏膜的损害。(二)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而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小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小鼠口服0.063%氯化烷基二甲铵后显示慢性毒性作用,而口服1%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仅有轻微毒性,而相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则没有毒性反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口服一般认为无毒性,例如成人每天口服4.5 ~6.0g吐温80,连服28天,有的人服用达4年之久,都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编辑推荐
《药剂学(第7版)》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第七轮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