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成才之路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  页数:7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精)》由刘英锋、黄利兴、杨龙会、王思成主编,为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当代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的总结研究"成果,以当代百名中医名家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各位名老中医个人成才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他们如何成为一代名医的基本经验和共性规律。该研究成果对于培养新一代中医,加速名医的成才速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书籍目录

上篇 概论
当代名老中医成才共性规律研究
第一章 成才因素与共性规律研究
第二章 中医内科类
第三章 中医骨外类
第四章 中医妇儿类
第五章 中医针推类
第六章 中西医结合类
附篇
当代名老中医警句铭言

章节摘录

  4.四诊都很重要  望、闻、问、切乃中医诊病之基本与必要的手段,不可厚此薄彼,只能努力学习,领会运用,不可因自己学艺不精而有所偏废,谓之某法不可信不可用,卢老师临证运用四诊有自己的方法和步骤。  (1)患者入门,全身望诊:从患者入门开始,卢老师就已迅速地对患者从头到脚进行观察,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虚实已在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患者的面色、神气、形体、动态无一不传递着疾病的信息,这需要平日即将这些变化所指示的意义熟记于心,对患者出现的这些变化能准确把握,重点变化部位仔细察看。这一切都要在短时间内结束,切不可到了患者已坐在自己面前不少时间了,仍不停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观望,以免使患者产生疑虑。其次在望诊中必须重点观察舌象,分别观察舌质和舌苔以及舌体的变化,但一定要练好基本功,迅速将这几部分的变化看到眼中,时间不可超过3秒,否则舌质舌色均变深,误导诊断,一次不行,可稍停后,请患者再伸舌一次,绝不可反反复复,看来看去,在患者伸舌前一定要告诉患者不要翘舌,缓缓的自然伸出,否则即使望舌,也达不到既定的目的。  (2)坐到桌前,先行诊脉:有许多患者认为到中医处就诊就是认为中医单凭诊脉就可以搞清楚他得的什么病。因此一坐到诊断桌前,胳膊一伸,一言不发,等你给他断病。更有一些农村或周边省区偏远地区来的人,你要一问他,他倒反说你,你不是中医吗?怎么连脉也不会摸?还要问我呢?对你产生不信任情绪,医患之间关系骤然紧张。对此一方面可以耐心解释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使自己顺应这种要求,先行诊脉,促使自己要认真对待中医脉诊这个手段。脉诊并不是玄学,并不是可有可无,对诊断疾病确有帮助,绝不可因自己学艺不精,而推说脉诊不重要,可有可无,动不动舍脉从症。卢老师初学医时的老师顾厥中先生在诊脉方面就很有一手,仅凭脉诊即能准确说出患者病状或西医病名,感到很神奇,惜当时年轻,对此未作深究,后老先生曾有研究《伤寒》、《金匮》脉法文章,但因自己学艺不精,竞读不明白,至今思之,甚为后悔。朱良春先生与之曾有交往,亦目睹其诊脉技术之奇,曾撰文称其诊脉技术为“门外汉诧为神奇,同行者叹为观止”。因此卢老师在临证之时,先诊脉约1分钟,仔细体会指下脉象,与望诊或闻诊所得资料共参,才向患者发问,多数情况下能直中患者症状,这时连那些顽固相信脉诊的人也会主动告诉你他的症状,这样接着进行问诊就顺利了,也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诊脉一般不少于2分钟。因此,脉诊也很重要。  (3)围绕主诉进行问诊:在取得患者配合之后,首先要搞清患者的主症,有些患者说了不少症状,你必须去分辨,确定患者最希望解决的主要症状,然后才能围绕主症去询问其发病情况,治疗情况,伴随症状。在诉说时偏离主题者,要适时引导。为防遗漏,一般按“十问歌”所列内容,顺序询问与该患者相关情况。对本次就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证候必须要问到并记录,这样患者的基本情况就可以搞清楚了。  (4)其他部分切诊随病证施用:但卢老师在诊脉之时顺便触其腕部肌肤,探其温、凉、燥、润,以拭其有无发热,抑或畏寒,或有汗、无汗等情况,帮助诊断。闻诊不必专门去做,患者在面前,其言语、气息及气味等征象多可以得到。因此说,诊病时四诊都是重要的,不可偏废。   ……

编辑推荐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  “当代名老中医成都之路总结研究”分课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名老中医成才之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中医必读之书。
  •   希望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中医的知识。
  •   很喜欢这本书,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