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羊惠君 编 页数:56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因全国数家医学院校的长期使用,以及解剖学界对以实地解剖操作为基础教学方法的肯定和推荐,《实地解剖学》第2版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过全国14位解剖学者近一年的辛勤劳动,《实地解剖学》第2版即将出版。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它充分体现了医学课程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强的特点。本教材坚持以实地解剖操作为基础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学习方法。希望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一方面,训练学生“扪摸”、“切割”、“分离”、“寻找”和“辨认”人体结构的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解剖学实验室中通过亲身实践,自主分析和归纳每一结构、每一局部各方面的人体解剖学知识,逐步掌握学习医学课程的方法,为后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本版保持了按总论、下肢、上肢、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颈部、脊柱区、头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这种传统的章节排列。第1版各章节“先解剖观察、后学习归纳”的方式得到保留。在上下肢章节增加了对关节的解剖,并把对关节的文字描述移到解剖之后,使全书对各部位和结构的文字描述与解剖操作一致、齐全。修订过程中,妥善处理了一些涉及两个区域(章节)以上结构的文字描述,尽量做到对同一结构的描述在前后章节不重复又有连续性。针对第1版部分章节插图较少,本版在腹部、盆部与会阴、脊柱区等章节增加绘制了21幅插图,尽量使全书各章节图文并茂,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与第1版相比较,本版还对一些涉及临床,但对大一、大二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内容,以及一些陈旧和已过时的内容做了删除;对一些繁杂的文字描述做了精简;增加了一些解剖学的新知识和新研究进展;坚持了“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
本版《实地解剖学》可用于5年制或长学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也可作为研究生、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的编写首先要感谢倡导和坚持“小系解大局解”解剖学教学方法的老前辈和全国使用这本教材的师生,你们的倡导、使用和经验,使解剖学的教学方式得以多样化,也使这本教材不断得以更新.
本书的编写过程得到四川大学等全国12所大学各级领导和解剖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山东大学朱丽萍老师为本书绘制了精美的插图,四川大学赵志伟老师作为本书兼职秘书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各位编委在编写过程中竭尽全力,认真负责,但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解剖学同仁和使用本教材的读者批评指正,为今后的修订和再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一使之日益完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导言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与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概况
三、人体解剖学的课程
四、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二)方位术语
(三)人体的轴和面
五、人体的分部分区
六、体型、变异与畸形
(一)体型
(二)变异
(三)畸形
第二节 构成人体的系统
一、运动系统
(一)骨
(二)关节
(三)肌
二、脉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一
(二)淋巴系统
三、内脏学
(一)內脏的一般结构
(二)消化系统
(三)呼吸系统
(四)泌尿系统
(五)生殖系统
四、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结构特点
(二)激素的作用特点
五、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系统的划分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四)神经系统的作用方式
六、感受器
七、皮肤
(一)皮肤的结构
(二)皮肤线
第三节 解剖器械与解剖方法
一、解剖器械及其使用
(一)解剖刀
(二)解剖镊
(三)解剖剪
(四)止血钳
(五)其他器械
二、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
(一)皮肤解剖法
(二)皮下结构解剖法
(三)深筋膜解剖法
(四)肌解剖法
(五)血管、神经解剖法
(六)浆膜腔探察法
(七)脏器解剖法
(八)骨性结构解剖法
三、上好解剖课的要求
(一)端正学习态度
(二)做好预习
(三)按步解剖
(四)认真观察、辨认
(五)分工、配合
(六)培养口头、文字的描述能力
第二章 下肢
第一节 下肢骨和体表标志
一、下肢骨
(一)下肢带骨
(二)自由下肢骨
二、骨性标志
第二节 下肢的浅层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浅血管
……
第三章 上肢
第四章 胸部
第五章 腹部
第六章 盆部与会阴
第七章 颈部
第八章 脊柱区
第九章 头部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
参考文献
英中名词对照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五节 臂前区、肘窝与前臂前区1.清除臂前区和前臂前区的浅筋膜保留浅静脉和前臂内、外侧皮神经的浅出段。沿臂前面中线切开深筋膜至肘窝尖,注意观察并保留自肱二头肌腱向内下连于前臂深筋膜的肱二头肌腱膜,在其尺侧切断翻起。将其余深筋膜翻向两侧,检查臂深筋膜伸入臂前、后群肌之间并连于肱骨形成的内、外侧肌间隔。摸认肱骨的内、外上髁,其连线是肘窝的上界。修洁构成肘窝内侧界的旋前圆肌和外侧界的肱桡肌,清除窝内的脂肪。清除前臂前面浅筋膜,保留头静脉、贵要静脉和皮神经。从肘窝尖向下纵切深筋膜至腕横纹,并在此小心横行切开深筋膜,勿伤及深面结构。向内、外侧揭起深筋膜,分别翻至尺骨后缘和肱桡肌后缘。注意前臂近侧部深筋膜较厚,有肌附着,可用刀小心分离。2.解剖臂前区的肌①喙肱肌在腋窝已见其起端,追踪它至肱骨中部的止点;②肱二头肌居喙肱肌外侧,其短头起自喙突,长头的腱出现于结节间沟,证实该二头在臂下部合成一肌,其腱进入肘窝,并止于桡骨粗隆;③肱肌位于肱二头肌的深面。沿肱二头肌外侧缘,将其与深面的肱肌分离。观察肱肌在肱骨下部前面的起点,追踪肱肌止于尺骨粗隆。3.检查臂前面的神经①肌皮神经穿过喙肱肌,行于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在肱二头肌腱外侧缘穿出,改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找出它至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的分支,证实前臂外侧皮神经为其终支。②正中神经从腋窝追踪它至肘窝潜入旋前圆肌为止,它在臂部无分支。注意观察它与肱动脉的位置关系。③尺神经从腋窝追踪它到臂中部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面,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入前臂。4.检查肱动脉及其分支自大圆肌下缘向下解剖出肱动脉及与其伴行的两条肱静脉。肱动脉在肱二头肌内侧伴正中神经下行至肘窝,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分别追踪桡、尺动脉至肘窝尖和旋前圆肌深面。寻认发自肱动脉起点附近的肱深动脉,追踪其伴桡神经进入桡神经沟。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找出桡神经,它在此发支进入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以后,即分为浅、深二终支。5.观察肘窝的边界,综观肘窝内容及它们的局部位置关系。
编辑推荐
《实地解剖学(第2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