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李士懋,田淑霄 页数:137 字数:15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汗法,是中医治病的八法之一,是驱邪外出的重要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惜近年来此法渐趋萎缩,治疗范围日窄,用之者日稀,深入了解者日疏,令人扼腕。为继承发扬中医学,笔者不揣浅陋,对汗法斗胆论之,以期发扬古义,唤起对汗法的重视。 在本书中提出下列见解: 一、汗法不仅用于表证,亦用于里证;不仅用于实证,亦用于虚实相兼证。 二、提出汗法的概念、汗的分类、发汗法的分类、汗的本质、汗出的机制、纹理网络概念、辅汗三法、测汗法、汗法使用指征、对仲景禁汗及汗后转归的探讨。 书中列个人汗法实践医案一百余则,以俟明者评判。
内容概要
汗法是中医驱邪外出的重要方法,但现多仅仅局限于外感的治疗。李士懋先生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汗法颇有心得,除外感疾患外,将汗法运用于内伤杂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类风关、前列腺炎)的诊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并总结出汗法运用规律和经验,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士懋,男,1936年生于山东省黄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品审评专家,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获河北“大名医”称号。 田淑霄,女,1936年生于河北省蠡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大女附中(北京实验中学),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医临床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获河北“大名医”称号。夫妻二人参加工作49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62~1979年在大庆油田总院任中医师、主治医师,1979年至今任教于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擅长内科心脑血管病,田淑霄擅长妇科。学术上坚持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尤重脉诊。已出版《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温病求索》、《相濡医集》、《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中医I临证一得集》、《李士懋、田淑霄脉学心得》等七部专著。
书籍目录
上篇 汗法十一论
一、汗法的概念
二、汗的本质
三、汗出机制
四、汗的分类
五、测汗法
六、汗法分类
七、关于其他几种汗法的讨论
八、应用发汗法的辨证要点
九、发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
十、汗法的禁忌
十一、汗后转归
下篇 汗法医案
一、发热
二、冠心病
三、高血压
四、寒客胃肠
五、痹证
六、寒客下焦
七、咳喘
八、眼、喉疾患
九、头痛
十、广义汗法
十一、误汗
章节摘录
谷人于胃,脾化生精微,转输至周身,渗入骨而骨可屈伸;注于脑而补益脑髓,髓海充盈,精气旺盛;外达肌肤,润泽皮毛。这两个条件,一是阴阳旺盛,二是阴阳升降出入道路通畅,方可阳加于阴而为汗。 《素问·评热病论》日:“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故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精血同源之说。这些经典论述揭示了一个重要理论,即正汗,不是简单的水液外泄,而是人体津液、谷气、精血、阴阳充盛,且腠理发泄,阴阳升降出入畅达的体现。所以正汗的本质,是人体的精气,是阴阳充盛调和的结果。 三、汗出机制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句话是理解生理之汗、邪汗、正汗、发汗法、测汗法的理论渊源。悟彻了这句话,就掌握了有关汗的所有理论的关键。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若能从理论高度对汗有个深刻的认识,就可以把握全局,运用自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身的常汗、正汗,就是阴阳充盛,且升降不息的结果。 后世论汗者,皆遵《黄帝内经》之理论,如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进一步阐明汗的机制,日:“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张锡纯日:“人身之有汗,如天地之有雨,天地阴阳和而后雨,人身阴阳和而后汗。” 人身之阴阳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阴阳充盛,二是阴阳升降出入道路畅通,方能高下相召,阴阳相因,阳加于阴而为汗。 阳之充盛:阳气根于肾,此为先天之阳;脾为后天之本,化生饮食精微,卫阳出中焦;卫阳赖上焦宣发,故又日卫出上焦。阳气,又由心主宰,肝的一阳升发疏达。所以阳的充盛与运行涉及五脏六腑及经络血脉各组织器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