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李铁男 编 页数:449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上篇、下篇、附录三部分。上篇为中药学,共23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为中药学总论,主要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第四章至第二十三章为各论,收载常用中药370种,其中附药16味,按其功效分为20章,每章先列概说,按概念、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适应范围、配伍应用、使用注意等6项论述,各药均以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功用鉴别、药理研究、附药等项论述。下篇为方剂学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介绍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五章至第二十一章为各论,共17章,收载常用方剂140首,其中正方111首,附方29首。每章先列概说,按概念、立法依据、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5项论述。每首方剂,分列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运用、使用注意、功用鉴别、附方、方歌等项论述。书后附录有参考书目、中药、方剂索引及教学大纲,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学参考。
书籍目录
上篇 中药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 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归经 第五节 毒性 第三章 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 配伍 第二节 用药禁忌 第三节 剂量 第四节 中药的煎服方法 第四章 解表药 第五章 清热药 第六章 泻下药 第七章 祛风湿药 第八章 芳香化湿药 第九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章 温里药 第十一章 理气药 第十二章 消食药 第十三章 驱虫药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七章 安神药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九章 开窍药 第二十章 补虚药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第二十二章 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三章 拔毒生肌药下篇 方剂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与辩护 第四章 剂型 第五章 解表剂 第六章 泻下剂 第七章 和解剂 第八章 清热剂 第九章 温里剂 第十章 补益剂 第十一章 固涩剂 第十二章 安神剂 第十三章 开窍剂 第十四章 理气剂 第十五章 理血剂 第十六章 消导剂 第十七章 治风剂 第十八章 治燥剂 第十九章 祛湿剂 第二十章 祛痰剂 第二十一章 治疡剂附录
章节摘录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称为治燥剂。燥证有内燥与外燥之分,外燥多为秋季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由于秋季气候有温凉之异,故外燥又有凉燥与温燥之分。一般而言,初秋有夏暑的余热,多感受温热燥邪,发为温燥,属热;深秋有近冬之寒气,多感受风寒燥邪,发为凉燥,属寒。两者证候不同,治法迥异。内燥是由脏腑津液亏损所致,其因多为过食辛辣、房劳过度、热病伤津、发汗、吐利太过等所致。从发病部位看,内燥有上、中、下之别,上燥,多属肺燥阴伤,症见咽干舌燥,干咳痰黏;中燥,多属胃燥阴伤,症见呕逆不食,消瘦;下燥,多属肾燥阴伤,症见消渴或津枯便秘。治疗燥证,首先要分清外燥和内燥,外燥又须分清是凉燥还是温燥。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治疗燥证当以濡润为法。外燥宜轻宣,使燥邪外达;内燥宜滋润,使脏腑津液复常,故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两大类。外燥证多由外感所致,其病常始于肺卫,致肺气失宣,故治宜轻宣祛邪、濡润生津之品与宣肃肺气之药相配伍;内燥证多以脏腑阴亏津伤为主,致虚热内生,故治宜甘寒养阴、润燥生津之药与清降虚热药相配伍。燥邪易化火,伤津耗气,故治燥剂除以轻宣或滋润药物为主外,常需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津之品。辛香苦燥和苦寒泻火之品均宜慎用。治燥剂多为濡润之品组成,易妨碍气机,助湿生痰,故脾虚失运,痰湿内盛,胸阳不振者均当慎用。第一节 轻宣外燥轻宣外燥剂,适用于外燥证。治疗凉燥证,多以辛温解表药如紫苏、葱白,与宣肺化痰止咳药杏仁、桔梗、前胡等为主,酌配润燥药组成方剂;治疗温燥证,多以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薄荷与养阴润肺药如沙参、麦冬,以及止咳化痰药如杏仁、贝母、桔梗等组成方剂。
编辑推荐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中药方剂学(第2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