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实用防治技术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李岳生 编  页数:278  

前言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2个血吸虫病历史流行省份中,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和浙江5个省份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四川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云南6省的流行程度也大为减轻。2008年全国已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  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血吸虫病传染源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人畜重复感染的威胁依然存在。目前血吸虫病疫情控制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防治工作稍有松懈,疫情就会反弹。2008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41.3万人,其中晚期患者3万人,现有钉螺面积37.2亿平方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期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血吸虫病防治作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推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向规划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针对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广大基层防治人员的工作需要,人民卫生出版社邀请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李岳生同志担任主编,组织一批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和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共同编写了《血吸虫病实用防治技术》。

内容概要

本书从血吸虫病防治实际需要出发,围绕防治方法及防治技术而编写的专著,以满足全国在201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供血吸虫病防治人员和疾病控制人员的工作手册。也可作为医学、卫生、生物、畜牧兽医等专业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及科研单位、防疫机构的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血吸虫生物学 第一节 形态 第二节 生活史第二章 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血吸虫病在全球的分布 第二节 血吸虫病在中国的分布 第三节 传播环节及流行因素第三章 钉螺生物学与控制 第一节 钉螺生物学 第二节 钉螺调查 第三节 药物灭螺 第四节 环境改造灭螺第四章 水体血吸虫感染性检测 第一节 哨鼠尾蚴测定技术 第二节 粘捞尾蚴检测技术 第三节 过滤尾蚴检测技术 第四节 哨螺毛蚴测定法第五章 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人群化疗 第二节 家畜传染源控制 第三节 动物宿主 第四节 粪便处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第六章 行为干预与血吸虫病防护 第一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二节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 第三节 血吸虫病防护第七章 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 第一节 血吸虫病突发疫情 第二节 突发疫情报告与应急响应 第三节 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处理方法与技术第八章 常用血吸虫病检测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 病原学检查 第三节 免疫学检查 第四节 病理学诊断 第五节 血吸虫病超声诊断 第六节 X线、CT和MRI第九章 血吸虫病监测方法和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吸虫病监测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节 血吸虫病监测的内容与指标 第四节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系统第十章 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基础 第三节 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 慢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五节 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节 晚期血吸虫病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第七节 异位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第十一章 抗血吸虫药物 第一节 吡喹酮 第二节 蒿甲醚 第三节 青蒿琥酯 第四节 青蒿素 第五节 双氢青蒿素第十二章 血吸虫病常用诊疗技术 第一节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第二节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 第三节 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术 第四节 结肠透析术第十三章 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治 第一节 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第二节 临床症状 第三节 实验诊断方法 第四节 化疗 第五节 预防第十四章 防治资料的管理 第一节 资料的收集 第二节 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 常用统计图表 第四节 血防常用统计指标与分析 第五节 Excel在血防资料统计中的应用附录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评估方案

章节摘录

  (二)垸内和水网地区  对于沟渠,沿灌溉水系,按干、支、斗、农、毛渠及田块的顺序,采取每隔5m或10m系统抽样法进行调查。对于涵洞、涵闸、低洼水塘、树底等复杂环境则采取环境抽查法进行调查。  (三)山丘地区  山丘地区地势复杂,要沿着水系,从源头到下游,从湿地到水凼,从平原到山上,开展系统查螺。查螺过程中要追查有螺水系的源头和末尾、钉螺扩散的范围、孤立的螺点以及历史有螺点。与钉螺分布环境相毗邻的地区扩大范围调查。  三、调查范围与频次  (一)现有钉螺环境 近2年查获有感染性钉螺、发生急性感染病例和人畜常到的生产生活区等易感环境,应每年调查1次。其他有螺环境,查螺地点的确定,原则上应采取轮查的方式进行,每年调查1/3的面积。  (二)可疑环境 与有螺水系相连或与现有钉螺环境毗邻的环境,从有钉螺分布地区引进植物、水生物的环境,以及洪水淹没区等可疑环境,每年调查1次。  (三)传播阻断地区 3年内查出钉螺的村,每年调查1次;3~9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3年调查1次;10~15年未查出钉螺的村,每5年调查1次;15年以上未查出钉螺的村,如环境彻底改变,已不适宜钉螺孳生,原则上可不再定期调查。  (四)非疫区 与有螺水系直接相通的地区,从有钉螺分布地区引进植物、水生物的地区,以及停靠来自有螺地区船泊的码头、船坞等可能有钉螺扩散的环境,每年开展螺情监测调查。  四、调查内容  (一)钉螺密度  活螺平均密度表示钉螺量的多少,有螺框出现率反映钉螺分布集散情况,是显示其传播强度与考核灭螺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查清钉螺面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了解钉螺密度。常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查螺,以每0.1平方米(0.33m×0.33m,俗称框)内全部活钉螺数表示。  (二)感染性钉螺  鉴别钉螺体内是否有日本血吸虫(尾蚴、胞蚴)是划分易感环境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了解钉螺面积和密度之后,常采用压碎法、逸蚴法检测钉螺体内是否存在日本血吸虫(尾蚴、胞蚴),存在尾蚴、胞蚴的钉螺称感染性钉螺或阳性钉螺。常以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作为指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血吸虫病实用防治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