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少华临证经验纂要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整理:阮劲平//孔令谦  页数:269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在已故著名医家孔少华先生临床医案的基础上,由孔少华先生后人、弟子整理编纂。  孔少华先生乃“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之子,自幼随父侍诊,秉承家学,师古不泥,立论新颖,临床近50年,无论在温病还是杂病方面均有着独到见解和显著疗效,尤其在以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内科杂病方面,颇有建树,自成体系。  本书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泛论孔老对温病和杂病的认识,力求结合临床,切合实际,其中重点阐述临床常见的外感热病、内伤病之湿浊中阻和内伤病之阴虚肝热脾湿三类疾病的辨证思路,使读者能尽快领略到孔老的学术观点。中篇为孔老关于常见疾病的治疗思路,此部分是以孔老临床医案为基础编写的,孔老临床多以中医辨证为主同时参考西医辨病论治,故整理时多按中医病证来编写,有部分有明确西医诊断的,为编写方便则按西医疾病来编写。下篇为孔老临证医案实录,其目的是为了反映孔老临证的一般思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医案是从日常医案中随机选取的,因为患者众多,孔老所写的脉案较为简洁,有的甚至缺如,或者有些医案缺少复诊或初诊,但为了反映孔老临证特点,这些都一并收人,希望读者阅读时参看前面的分论部分,以方测症,当能了解孔老临证的一般思路。因为整理者水平有限,对孔老学术思想理解不深,本书所整理的治疗经验,难免会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衷心希望医界同道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孔少华先生乃“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之子,自幼随父侍医,秉承家学,师古不泥,立论新颖,临床近50年,无论在温病还是杂病方面均有着显著疗效和独到特点,尤其在以温病理论治疗内科杂病方面,颇有建树,自成体系。    本书由总论、分论和医案三部分组成,重点阐述孔少华先生的实际临床体会,突出反映了孔门独到的辩证思路和处方用药经验,对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孔少华,1937年生人,卒于2004年。原名孔祥璎,字鸣之,“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之五子,孔子第75代后裔。  先生幼承庭训,天资聪颖,饱读诗书,熟读《内经》、《难经》、《伤寒论》、《温病条辨》,年稍长即随父侍诊,尽得真传,后师从温病名家张菊人,受益颇深。1957年在北京中医院参加工作,1961年调入总参二部门诊部,“文革”期间因受迫害停止工作,1978年恢复行医,一直辛勤为广大患者服务至晚年,日诊近百人,终因诊务繁忙,积劳成疾,离开人世。  先生秉承家学,继承和发扬了孔伯华先生的学术思想,尤其在温病方面,重视伏邪学说,并擅长以伏邪理论来指导治疗杂病。先生非常服膺徐大椿“用药如用兵”之语,临证有胆有识,治疗疑难杂症屡奏奇功。先生认为,今人体质阴虚湿热者多,外感热病多为伏邪温病。伏邪者,阴虚湿热也,故治疗上,清解不忘益阴,益阴不忘祛湿,三法同参,效如桴鼓;对于内伤杂病,先生认为今人阴虚肝热脾湿者多,故治疗上注重清滋平肝,渗化湿邪,立滋潜渗化和调方,随症加减,治疗阴虚肝热脾湿所致的多种疾病有良效。  先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博闻强记,经史子集信手拈来,看待问题的观点独到而深刻;先生性情坦荡耿直,对待患者,“贵贱贫富,普同一等”;先生历经坎坷,但天性乐观,心胸豁达,言谈幽默风趣,极具感染力,在给患者看病时,常能从心理上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常说,见了孔老,病就好了一半。先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故深受广大患者信赖和怀念。

书籍目录

上篇 孔少华谈医理    一、临证经验及特点    二、从伏邪论治温病中篇 孔少华辨治经验 第一章 内科   第一节  中医病证     一、风温感冒     二、暑湿感冒     三、风热乳蛾     四、无名发热     五、咳喘     六、眩晕     七、中风     八、胃痛     九、呃逆     十、腹胀     十一、泻痢     十二、痔疮     十三、痹证     十四、疝气     十五、男性不育     十六、腰痛     十七、失眠     十八、神志病、癫狂痫     十九、头痛     二十、梅核气     二十一、丹毒     二十二、面瘫     二十三、皮肤病    第二节  西医疾病     一、心脏病     二、胆囊炎、胆结石     三、慢性肝炎、肝硬化     四、肾炎     五、糖尿病     六、阑尾炎     七、高脂血症     八、甲状腺功能亢进     九、前列腺炎     十、帕金森病     十一、带状疱疹 第二章 妇科    第一节  中医病证     一、月经不调     二、崩漏     三、带下     四、癥瘕     五、不孕    第二节 西医疾病     一、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     二、更年期综合征 第三章 儿科    一、小儿外感    二、小儿内伤脾胃类疾病  三、小儿其他常见病处方 第四章 肿瘤类下篇 孔少华医案实录附篇 临床常见病方歌诀

章节摘录

  上篇 孔少华谈医理  一、临证经验及特点  孔少华先生自幼随父学医,览轩、岐、仲景之书,勤读《素问》、《灵枢》,明辨《伤寒论》之理论、《金匮要略》之成方,苦忆《温病条辨》之文章,几十年临证中,细心推求病之所在,因时因地,辨证施治,灵活用药,于危急险要之证,应手而愈者甚多,诚信徐大椿所云用药如用兵之妙。以下就其个人临床体会及用药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医案部分遥相呼应,便于掌握。  孔老认为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在临床中不仅均可以应用于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也均可有效指导各种内科杂症的治疗。伤寒学派善用古方,也称经方派;温病学派喜用凉药,属于时方派;两个学说一热一寒,似乎互相矛盾,但实质是一脉相承,互相补充。其实这正是医学领域里有所发现和创新之体现。所以,无论经方时方,只要方与证合,即可大胆放手使用,不必拘泥,但临床上须随证加减,灵活掌握,以辨证论治为第一要旨。  临床观察中发现,大多数疾病用经方能治,用时方也能治,但多以时方为稳妥有效。这是因为什么呢?孔老以为:这跟现代人的体质与疾病谱有关。尽管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各方面的保障增强,平均寿命也不断延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饮食方面。现代人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饮食多肥甘厚味,摄人多而运动量少,摄入的没有充分利用,也不能彻底代谢和排出,蓄积体内,则为湿邪,湿邪郁久易化热,热盛久又必伤阴,故易为阴虚湿热。二为情志原因。现代人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复杂,精神压力大,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伤阴。三是睡眠。入睡迟、时间短,中医认为,人体气血循环是一个天人相应的过程,白天卫气行于阳经,卫外而为固,人处于清醒状态,夜间卫气运行于阴经及五脏,人则卧寐休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少华临证经验纂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孔少华先生乃“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之子,自幼随父侍医,秉承家学,师古不泥,立论新颖,临床近50年,无论在温病还是杂病方面均有着显著疗效和独到特点,尤其在以温病理论治疗内科杂病方面,颇有建树,自成体系。
  •   孔老有家传,好事
  •   老妈想要的书,纸张质量也不错,只是需要一些中医功底才看得明白
  •   书不错,正品,价格也行,当当好
  •   看了一下,觉得很有用处。
  •   中医大师的经典之作,这套丛书都不错,买了好几本
  •   这本书是不错,但是对学医的更有用,平常老百姓就有些难度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