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求本从肾论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瞿岳云  页数:385  

前言

  中医学之肾,是神奇的!藏象学说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水火之宅,人之性命所系也。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肾主水液,主纳气,主命火,肾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其华在发,在体主骨,齿为骨之余,与膀胱相表里,五行中属水,通于冬季。从现代医学角度视之,中医学肾的功能,广泛涉及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等诸多方面,因而从病理的角度而言,临床上诸多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最终皆迁延伤损于先天之本的肾,导致肾之阴阳精气亏虚。据此之理,中医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从肾虚辨证论治的丰富经验,并形成了中医学领域的“肾命学派”,其理论与实践现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  盖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阴元阳,“五脏之阳非此不能温,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故诸多疾病从肾虚论治,乃治病求本之施,并不拘泥于“肾脏系统”疾病。证之临床实际,西医各科诸多病症,皆可呈现出中医肾虚之证。特别是一些疑难顽固性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世界医学界近几十年来,对疑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其中若干疾病病因病理的阐述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治疗上鲜有突破性进展。中医在此方面,据症、征从肾虚辨证论治却有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系统研究这方面的规律,不仅能丰富中医辨证学的理论,更能为临床开拓、启迪慢性顽固性疾病新的辨证论治视角和思路,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明代名医张景岳曾说:“医不贵能愈病,而贵能愈难病;病不贵能延医,而贵能延真医。夫天下事,我能之,人亦能之,非难事也;天下病,我能愈之,人亦能愈之,非难病也。惟其事之难也,斯非常人可知;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故必有非常之人,而后可为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医,而后可疗非常之病。”(《景岳全书·传忠录·病家两要说》)在中医学术上有所建树者,不是理论上有所突破,就是在疑难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新方新法,疗效卓著。  医案,案者,按也,有据可查也。它是宝贵的名医经验库,是临证治疗最真实的记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由于医案均为临证事实,故在某种意义上说,医案比医学教科书的价值更大。正如恽铁樵所说:“我国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实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方药,议论多空谈,药效乃事实,故选刻医案乃现在切要之图。”(《清代名医医案大全·序》)。

内容概要

《治病求本从肾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医肾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中医学对肾的认识,肾虚病机与发病,肾虚的辨证与治法,论肾虚为诸虚证之根,论内伤杂病重在治肾,补肾滋阴温阳名方组方的特点,常用补肾中药,肾虚本质的现代研究及肾本质的科学构想等。同时,对中医传统所言"肾病主虚无实"之说提出了"异议"。下篇为从肾虚论治诸病,是《治病求本从肾论》重点。内容涉及当代专家学者从肾虚论治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骨伤科、皮肤科及眼耳鼻喉口腔科66种疾病的证治,而主体是内科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验案。采用西医病名编排,其中同一疾病录有多个验案,既体现了中医"同病异证异治"的特点,又汇集了各名家临床经验之长。每一疾病分为理论探析与临证验案二项。前者着重探讨、辨析该病从肾虚论治之理;后者则为验案实录,以冀求理论与实践的连贯性、一致性。《治病求本从肾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便于查阅,实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及杏林后学选读之佳作。

书籍目录

上篇 中医肾的基本理论 一、中医学对肾的认识  (一)肾的生理功能  (二)肾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肾与脏腑的关系 二、肾虚病机与发病  (一)肾的生理病理特点  (二)肾虚与脏腑病证 三、肾虚的辨证与治法  (一)补肾法的源流  (二)肾虚证的分类  (三)肾及相兼虚证  (四)补肾法的分类 四、论肾虚为诸虚证之根 五、论内伤杂病重在治肾 六、补肾滋阴温阳名方组方的特点  (一)滋补肾阴名方组方之特点  (二)温补肾阳名方组方之特点 七、常用补肾中药  (一)补肾填精药  (二)补益肾气药  (三)滋补肾阴药  (四)温补肾阳药  (五)固肾涩精缩尿药 八、肾病主虚无实说异  (一)析肾主虚无实之源  (二)肾实证历代医著有论  (三)肾无实不符合理论规范  (四)肾实证责之他脏问题  (五)肾实病因与证候  (六)治肾实证的方剂  (七)治肾泻实的药物 九、肾虚本质的现代研究  (一)肾虚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研究  (二)肾虚与性激素的关系研究  (三)肾虚与相关基因的关系研究 十、肾本质的科学构想  (一)肾藏精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二)肾主纳气与肾小管酸碱平衡调节功能  (三)肾主水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下篇 从肾虚论治诸病 一、慢性病毒性肝炎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三、阻塞性肺气肿 四、支气管扩张 五、支气管哮喘 六、慢性萎缩性胃炎 七、溃疡性结肠炎 八、肝硬化 九、高血压病 十、低血压病 十一、冠心病 十二、脑动脉硬化症 十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十四、慢性肾小球肾炎 十五、肾病综合征 十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十七、白细胞减少症 十八、尿崩症 十九、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二十、糖尿病……

章节摘录

  (二)肾实证历代医著有论  虽然自宋以来,持“肾无实证”之医家甚多,但历代明言肾有实证的亦不少,现略举数例以证之。  《黄帝内经》中有关肾实证的论述就很多,如《灵枢·本神》:“肾气虚则厥,实则胀。”认为肾气虚弱,元阳不足,则手足厥冷;肾为胃关,实则开关不利而发生腹胀。这是“阴盛则内寒”的实寒,而非虚寒证。《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愿闻五实、五虚。歧伯日: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五实”即五脏的邪气实。二便不通属肾实,王冰注解说:“脉盛,心也;皮热,肺也;腹胀,脾也;前后不通,肾也;闷瞀,肝也。”高士宗谓:“肾受邪,故前后不通。”张志聪注云:“肾开窍于二阴,前后不通,肾气实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此论肾病证候,后句特指其虚,前句所述腹大、胫肿、喘咳等当属实证。《素问·刺热》:“肾热病者,先腰痛腑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腼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文中肾热病诸证,出现于病初起,为邪热与正气交争,证属实热而非虚热。“腑寒”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原病篇》中释之为热极生寒。《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高士宗注解说:“肾脉搏坚而长,则邪实于肾。”搏坚而长是脉象坚实有力的表现,实热证多见(《内难经选释》)。腰痛如折,肾脏湿热蕴结及瘀血阻滞均可见。两者皆属肾实论。《素问·脏气法时论》日:“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王冰解释说:“苦能补其坚也,咸泻其软也。”此从治疗学的角度,明确提出了肾的实证当用咸味药泻之。若肾无实证,何以经云泻哉。  《华氏中藏经》一书,专有“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一章。其中有谓:“肾者……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口舌干焦小便涩黄,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痛,面黑耳干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  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肾病的证型有过专门的描述,如其在《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就载有“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仲景所云“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即与《素问·玉机真脏论》之五实证中的“前后不通”同义。  晋·王叔和在《脉经》中云:“左手关后、尺中阴阳实者,肾实也。苦恍惚,健忘,目视疏肮,耳聋,怅怅善鸣,刺足少阴经。”文中还同时列有“肾实”,“肾膀胱俱实”之脉证共六条之多。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肾病候》中说:“肾气盛为志有余,则病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黑,小便黄,是为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肾脏邪气盛实,主水无权,水邪泛滥,上凌肺脾。凌脾则运化失司而腹胀飧泄,凌肺则宣降失职而出现体肿喘咳,面目黑等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治病求本从肾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教你如何分辨肾的问题。还有很多案例和治疗方法。
  •   很有用,很实用
  •   正是我喜欢需要的资料
  •   本书所强调的是肾的作用,但内荣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大的集合而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