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李培生 页数:5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培生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大师。他早年在我社曾出版过《伤寒论翼笺正》、《伤寒论附翼笺正》、《伤寒论注疏正》三本书,影响很大。先生晚年再著《温病证治概要》一书,现和为一册。此书倾注了先生毕生心血,其内容既注意传统的中医理论又能结合临床实际,对当前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温病学》有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卷一 伤寒总论(14条) 太阳脉证(13条) 桂枝汤证上(20条) 桂枝汤 桂枝汤证下(19条) 桂枝证附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入参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桂枝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人参汤 葛根黄连黄芩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卷二 麻黄汤证上(15条) 麻黄汤 麻黄汤证下(11条) 麻黄桂枝合半汤 麻黄汤变证汗后虚证(9条)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葛根汤证(4条) 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大青龙汤证(4条)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五苓散证(11条) 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 十枣汤证(1条) 十枣汤 陷胸汤证(11条)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小陷胸汤 泻心汤证(10条) 生姜泻心汤 ……卷三卷四
章节摘录
卷一 伤寒总论(14条) 【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校勘】此条宋本载于第7条上段。 【注】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到底无热。发阴,指阴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阴阳指寒热,无凿分营卫经络。按本论云: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已发热,即是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是无热恶寒。斯时头项强痛已见,第阳气闭郁,尚未宣发,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病,故称发于阴,此太阳病发于阴也。又阳明篇云: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斯时寒邪凝敛,身热恶热,全然未露,但不头项强痛,是知阳明之病发于阴也。推此则少阳往来寒热,但恶寒而脉弦细者,亦病发于阴。而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矣。 【疏正】此条《玉函经》载于大论全书之首,故周扬俊、钱天来诸家皆宗之,柯氏亦从其说,自有见地。盖伤寒大病,受则难知,而发则易辨。故因其病之发也,提纲挈领,执简驭繁,从其常见之证候中,以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而总的有阴阳之辨。此与《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义,正相合拍,亦与仲景“撰用”之旨相符。惟发于阳、发 于阴之义,有释为阳病阴病者,如黄铉《活人大全》;有以三阳三阴之病为解者,如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更有重在太阳表病,而以风伤卫气为阳、寒伤营气为阴者,如喻嘉言之《尚论篇》;而柯氏此注,则据“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已发热,即是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是无热恶寒。众说纷纭,莫知所衷矣。窃思阴阳为伤寒(包括杂病)辨证之纲领,论治之准则,自非仅为太阳表病一证立法。故发于阳者,邪入三阳经而发病也,而太阳表病自在其中,所谓“阳胜则身热也”;发于阴者,邪入三阴经而发病也,自亦统括少阴里病而言,所谓“阴胜则身寒也”。亦即《外台》“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以四逆”是也。柯氏此解,不仅义太狭隘,且与列诸大论篇首之旨不合,僭为正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