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吴群红 编 页数:327
前言
2003年蔓延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危机,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灾难性的影响,也使“如何及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重要命题走人公众的视野,并成为2l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回顾人类历史,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无一不是在一次次与疾病、瘟疫的对抗与交锋中,在总结危机事件应对的经验教训中不断成熟和发展起来的。此书从迫切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人与生态、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等多维角度,对历史上发生的有关传染病、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化学物品急性中毒、大气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加以阐述。作者从事件的历史背景出发,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探究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对事件的应对与结果进行历史性的剖析。其中既有~定的理论阐述,又介绍了很多具体措施,并总结了处理问题的经验与教训。虽然本书的专业性较强、知识面较广,但是文字深入浅出,将事件产生的原因与机制阐释得简明易懂。作者本着公共卫生学者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对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进行了深入思考,认识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不仅仅要从技术与管理人手,更要从更新价值观和发展观中寻求应对危机的新策略,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内容概要
2003年SARS危机以及随后而来的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广大国人,特别是各级政府和卫生工作人员以很大的震动和启示。人们开始认识到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极端重要性。人类的文明进程便是在一次次与瘟疫斗争的血与火的洗礼中,以及一系列危机事件应对的经验和教训中不断成熟和长大的,本书就是通过对古今中外发生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深入的阐述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仅从技术角度,更重要的是从管理和决策角度,深入和系统地总结人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由此带给人类的一种启迪,一种思考,一种示范,一种指导,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与生态 第一节 来自热带雨林的幽灵——埃博拉 第二节 诡异的变脸之王——流感 第三节 人蚊大战——西尼罗病毒的肆虐 第四节 旅行者的梦魇——登革热 第五节 千年之乱——霍乱第二章 人与动物 第一节 横扫欧洲的死亡风暴——黑死病 第二节 与战争相生相伴的孽缘——斑疹伤寒 第三节 祸畜殃人的瘟神——口蹄疫 第四节 被忽略的超级杀手——狂犬病 第五节 同类相食的孽债——疯牛病第三章 人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色彩之消逝——烟雾事件纵览 第二节 工业史上的空前浩劫——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仁 第三节 不知火海的怪异舞蹈——日本水俣病事件 第四节 挥之不去的阴影——孟加拉圜地下水砷污染事件 第五节 猖獗的两湖之害——洞庭鼠患及太湖蓝灾第四章 人与社会 第一节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艾滋病 第二节 文明之殇——雅典大瘟疫 第三节 用道德的天平衡量生命的重量——三鹿奶粉事件 第四节 文明进程中的代价——反应停事件 第五节 威胁生命的杀手——农药中毒第五章 危机应对技术 第一节 被征服的天国之花——天花往事 第二节 黎明前的较量——脊髓灰质炎阻击战 第三节 众志成城——麻疹消灭进行时 第四节 不温不火的黄色危情——甲型肝炎 第五节 游走在冷与热之间的疾病——疟疾第六章 危机应对管理 第一节 21世纪的第一场瘟疫——SARS 第二节 卷土重来之恶魔——肺结核 第三节 潜伏在美食中的危机——二蟋英事件 第四节 伸向地铁的恐怖魔爪——东京沙林毒气事件 第五节 利与义的博弈——苏丹红与冠生园月饼风波第七章 危机应对综合谋略 第一节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H5N1型禽流感暴发事件 第二节 和平之光下的阴霾——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第三节 悲哀的人造瘟疫——美国炭疽热病菌恐怖事件 第四节 天河的叹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第五节 盛开花朵之梦魇——手足口病 第六节 生死不离的大地悲歌——5-12汶川大地震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节 来自热带雨林的幽灵——埃博拉第一章 人与生态第一节 来自热带雨林的幽灵——埃博拉在云南边陲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地有一种外形酷似黄鳝的毒物,叫做“化骨丹”,一旦被人误食,食者就会中毒而死,化为一滩血水,非常恐怖。这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类似于“化骨丹”的生物,它就是非洲雨林中的闪电杀手——埃博拉病毒。人们有理由恐惧埃博拉,因为它是众多神秘并且极其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病死时的恐怖景象令人不寒而栗。一位传染病专家曾这样描述:“病人体内外大出血,由于体内器官坏死、分解,他还不断地把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我觉得就像看着一个大活人慢慢地在我面前不断溶化,直到崩溃而死。”而曾在乌干达执行埃博拉控制使命的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是这样描述的:“埃博拉患者住的病房里到处都是鲜血,被褥上、地板上、墙壁上;他们吐血、便血……”埃博拉是人类迄今为止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之一,是世界医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那么埃博拉病毒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呢?我们不妨先与这种病毒简单认识一下。一,揭秘埃博拉人类首次认识埃博拉是在1976年的夏天,在非洲国家扎伊尔埃博拉河边的一个小镇,一位叫尼果·姆硕拉的医生首次记载了一种新型疾病的临床症状: “这种疾病传播迅速,能置人于死地。它使患者高烧39℃左右,许多部位大量出血,严重腹泻,脱水,皮肤干薄如纸,眼眶下陷……一切治疗方法都难以奏效,3天内迅速死去……”(图1-1-1)。后来,科学家们从一位患者的体内首次分离出了这种疾病的“元凶”。这是一种新病毒,由于发现地附近的一条河叫埃博拉河,因此将其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由它引发的疾病被称为埃博拉出血热。
后记
初有这部书稿的想法源于2003年中国非典疫情的暴发。这一影响深远的现代瘟疫在中国和全球的蔓延,成为2l世纪引发世人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时与危机管理的分水岭。sARs事件对中国的意义正如“9·11”之于美国,将已经逐步淡出人们视野的公共卫生重新拉回到政府议事日程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中。sARs危机后,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危机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分外活跃,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巨额投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593)和国家科技部863课题(2006AA022460)的支持下,我们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以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古今中外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编撰成这样一部集历史事实和应对反思于一体的书稿。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今天,重温过去已经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掀开每个典型事件的应对处置环节,梳理每个案例发生的深刻根源,提示后人如何更好地应对危机,在更广阔和深远的社会背景下反思事件对人类的警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代启示录》,从书的提名可略见我们编撰此书的初衷。希望读者能和我们一道穿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每一个历史瞬间,认真反思人类以惨重生命代价所换得的经验和教训,从每一次灾难中感悟其带给我们的关于人和自然——这一永恒命题的深刻启示和内涵,从而找寻到正确的方向。尽管我们竭尽全力,但仍会有很多事件无法避免,但我们却可以以更小的代价换得生机。如果读者能从这部人类应对危机的历史案例中意识到每一个体和组织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更理性地反思如何与自然共处、与生物共存、提升灾难和危机的应对技术及管理谋略,我们会在下一次危机和灾难面前,变得更从容、自若.这也是此书编写者的最大祈愿。
编辑推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现代启示录》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