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张继志 等主编 页数:440
内容概要
《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第3版出书迄今,已历时五载有余,深受精神卫生界同仁、临床各科医师和广大患者家属的热爱和欢迎,它已成为精神科医师最常用的参考书之一。医学和药学的不断发展,精神病学和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也随着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的成果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为与时俱进,对本书及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其内容更加符合精神科医师和有关专业工作者的需求。 此次修订,对章的顺序编排有些调整,使总体结构更加连贯、合理。具体各章节的编写基本上沿用了第3版的结构,并对药物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众所周知,精神疾病的诊治是一个长程治疗,包括急性期、继续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等,不是在短期内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本书根据循证医学的内涵,提出合理应用药物,就是要在众多药物中优选最佳疗效的诊治方案,又要尽力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也要考虑到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此,在现有药物中,尤其是对新型的药物,要有计划地进行规范化选药和治疗,让患者能较好地耐受和顺从长程治疗,从而尽早达到康复目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精神药物的简史和进展 一、精神药物的简史 二、从吩噻嗪类药物问世到精神药理学形成 第二节 精神药物在实践中对精神病学的影响 一、新型精神药物扩大了治疗的适应证 二、精神药理学的研究加强了对精神疾病的了解第二章 精神药物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神经化学传递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三、神经递质受体 四、神经元内的信号转导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 一、中枢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概述 二、生物胺类神经递质 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四、多肽类神经递质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与免疫 一、神经内分泌对免疫的调节 二、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节环路 第四节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一、精神分裂症 二、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三、焦虑、惊恐发作及强迫症 四、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孤独症 五、痴呆和谵妄 第五节 精神药物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一、抗精神病药 二、抗抑郁药 三、心境稳定剂 四、抗焦虑药 五、中枢兴奋剂 六、治疗痴呆的药物第三章 常用精神药物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一、典型抗精神病药 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第二节 抗抑郁药 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二、三环类抗抑郁剂 三、四环类抗抑郁剂 四、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五、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六、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拮抗剂 七、5-羟色胺拮抗再摄取抑制剂 八、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九、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第四章 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第五章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第六章 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七章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及处理主要参考文献中文名词索引英文名词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精神药物的简史和进展一、精神药物的简史精神病学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指出脑是思维的器官,并认为精神病是人体内四种体液的异常所致。例如,抑郁症是由人体内胆汁过多引起的。所以,希波克拉底不仅是医学之父,也被称之为精神病学之父。可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精神病的研究是相对滞后的,直到18世纪西欧工业革命兴起,才开始认识到精神病是需要进行治疗的疾病。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概要代表了精神药物的简史。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令人振奋和耳目一新的是氯丙嗪的问世并开创了治疗精神病的先河。回顾精神药物的研究史,吩噻嗪类药物阜在19世纪80年代已经合成。但当时只是两种染料的化学制剂,不属于药理学范畴,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介绍到临床药理学研究中来,这是因为观察到氯丙嗪能降低动物的体温,由此而试用于外科作为麻醉前镇静剂,同时也控制患者的焦虑不安状态。这一偶然发现促使Delay和Deniker(分别于1951年和1952年)将其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并获得了明显的疗效,从此揭开了精神病治疗的新纪元。
编辑推荐
《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深受精神卫生界同仁、临床各科医师和广大患者家属的热爱和欢迎,它已成为精神科医师最常用的参考书之一。《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第4版)》根据循证医学的内涵,提出合理应用药物,就是要在众多药物中优选最佳疗效的诊治方案,又要尽力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