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季伟苹 等主编 页数:299
前言
医案是临床实践的记录和重要文件,客观而生动地反映了医家的诊疗经验,从严格而灵活的辨证论治中不仅可以看到医家在中医学方面的造诣和功底,也显示其圆机活法的智慧及独特的学术思想或见解。因之医案的整理、研究为医家所重视,并成为中医学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医家继承创新的绚丽光彩。如《史记》首载西汉医家淳于意诊籍25则,为世界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医案,北齐徐之才后人所撰《徐氏八代医方》则成为现代医案专书之滥觞。宋元之后,医案开始盛行,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至明代则有进一步发展,出现对医案的专门研究,如江璀、江应宿父子所撰《名医类案》,影响嗣后数百年众多医家相继探究,问世多本《名医类案》之续编。时至今日,对医案的撰写和研究亦从未间断,已成为医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传承的载体。国家二部一局制定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方案”中也将医案列为必修和考核内容。由于当今中医临床无论门诊或病房都已不是纯中医行为,从诊断到治疗很难与西医决然切割,要准确反映中医药疗效,则应如实记录。因此,如何从医案中体现出中医临床的特色和优势,及其科学性和示范性,在当今林林总总的医案专著中可择之善者,似仍一本难求。今岁中秋前夕,沈小珩教授送来由她和季伟苹教授共同主编的《上海新中医医案精粹》书稿,嘱审并索序,遂有幸纵览,顿觉全书内涵丰富,特色昭然,斯范本也。该书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作者运用中医学思维,坚持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如实地反映了中医药疗效,但又合理应用西医学诊断技术,辨证与辨病结合,因而增强了治疗结果评判的科学性,可重复性。清.喻吕《医门法律》曰:“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本书也充分显示了其精、理、博、约的特点。作为一种研究成果拓宽了与西医学界和海内外同道的学术交流范围和层次,亦足资后学者习究医案为之蓝本。昔汉高祖刘邦有《大风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弘扬中医学遗产,继承创新,推动现代化,以其特色优势为全民族健康服务,并造福人类,这一艰巨任务、时代使命已经历史性地落在我们的肩上。作为先睹本书的读者,我欣喜地看到一代新秀和学者在成长、成熟,他们正成为九州大地坚守中医药事业阵地的猛士。
内容概要
上海市在中医人才培养工作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举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班、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研究班、高层次中医紧缺专科临床人才培训班、高层次针推伤科临床人才培养项目、高级中西医结合研修班等多项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积极选拔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中医临床医师参加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等,培养了一批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 本书就是精选他们之中的佼佼者——27名上海新中医,中医临床各专业的精英骨干。书中的每一位专家,通过感悟箴言、小传、医术、医案、主要论著等展现他们成才的经历与成果,末附门诊时间和地点以方便患者咨询和就诊。 本书重点通过医案记述的详细诊治过程,反映了新一代中医专家的临床独到经验、用药特色、思维方法和时代信息。同时,通过本书向辛勤培育他们的中医前辈交出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向中医业内人士展示了新一代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思想,向中医药院校学生昭示了中医成才之路,向社会提供了上海新一代中医的临床诊治特色。 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参考。
书籍目录
王亚平王运律王拥军叶玉妹朱凌云刘平刘胜苏励杨悦娅李斌吴敏吴焕淦何立群余小萍沈小珩张静喆陈建杰范忠泽周永明房敏胡国华唐红凌昌全董耀荣詹红生虞坚尔魏江磊
章节摘录
王亚平一、小传王亚平,男,1955年9月出生,籍贯陕西丹凤。1983年7月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1月~2000年1月:人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二批),师从中医名家金洪元教授。2004年4月~2007年4月: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师从中医名家张云鹏、夏翔、朱良春、路志正等教授。现任职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科行政主任。现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综合性医院中医发展研究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肝病(感染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瘀证研究会委员,《新疆中医药杂志》编委,《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2007年10月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
编辑推荐
《上海新中医医案精粹》由季伟苹和沈小珩共同编写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