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姚志彬 编 页数:504
Tag标签:无
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学科。它作为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石,医学生只有掌握了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后,才能识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它由宏观(大体)解剖学向微观(显微、亚显微和分子)解剖学发展,人们对其认识也随之深入细致。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新技术新方法在解剖学方面的广泛运用,给解剖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形成了许多新分支学科。我们应当这样认为:现代人体解剖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解剖学,而是进入了超微解剖学(分子解剖学)和动态解剖学时代。物理、数学、工程技术向解剖学渗透是现代解剖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今后解剖学领域必然还有新的研究方法、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因此,既高度分化又全面综合的现代人体解剖学的整体化趋势,才是当代解剖学崭新的内涵,传统的外延与之不相适应。人体解剖学正是经历了长期的渐进性和突变性相互交替的发展,形成至今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体现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强大生命力。同样,新技术的出现和医学的飞快发展也使解剖学教学面临着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被更替和完善。如扫描电镜技术对铸型标本进行扫描,获得机体细胞超微结构、组织层次和微血管神经的精细构筑的立体感强的图像照片用于教学,使学生耳目一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取消了解剖学课堂正规教学,代之以视听教学,计算机、x线机及电视机“三位一体”建立了一个活体动态彩色显示系统,使解剖学教学自动化,等。人们对解剖学的教学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医学模式已发生改变,基于解剖学本身的特殊性和人们对其传统认识的惯性,如何使解剖学教学适应其要求?新的学科、课程的出现对解剖学教学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解剖学教学带来的变革等,都需要认真研究。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三种解剖学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开课于前期和临床前期,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我国目前解剖学教学的主要模式;第二种是将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合并为一门课程,该模式目前正盛行于欧美等国,有取代第一种模式的趋势;第三种是将人体解剖学内容按系统或局部分解到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中讲授,是近年来才开始在国外少数院校试行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实际上,人体解剖学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这3门课程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不应当各自为政,但在实施中很难相互协调,主要是课时、师资和实验手段等方面的因素。
内容概要
本书在原用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国内20多所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了这部《医用解剖学》教材。 全书共分3个部分:①系统解剖,以系统论述的方式介绍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与形态;②局部解剖,详细论述身体各部的局部解剖及其系统总结;③中枢神经解剖,着重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及其被膜与血管。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部分 系统解剖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内脏学 第三章 脉管系统 第四章 内分泌系统 第五章 感觉器官 第六章 神经系统第二部分 局部解剖 第七章 下肢 第八章 上肢 第九章 头颈部 第十章 胸部 第十一章 腹部 第十二章 盆部和会阴 第十三章 脊柱区 第十四章 人体的主要断面解剖第三部分 中枢神经解剖 第十五章 脊髓 第十六章 脑 第十七章 传导通路 第十八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主要参考书目中英文名词对照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