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颜正华 著 页数:525
Tag标签:无
前言
自汉代《神农本单经》起。迨至今日,本革文献汗牛充栋,各家学说纷纭繁杂。古人常用阴阳、五行、生成禀受、象敷及运气学说等来解释药性。从今天看来,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对药性的解释是可以肯定的,但其理论与实践渐行渐远。尤其是进入民国时期,当局对中医药采取歧视和排斥态度,使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中药的药性与实用的研究才被重新重视。 本人早年学医,攻读医典,师从名医,研习医案,满师归里。悬壶应诊,从此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本人参与创建新中固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先后在南京与北京两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主持中药学教研工作,重点钻研古今中药著作,深入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和临床应用,将临床中药学作为终身耕耘的沃土。并坚持带学生见实、实习,至今未辍。 学习中药,必须紧紧抓住药效这一点,熟练掌握中药的性能与主治,不但要深入了解中医如何用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学说概括解释药物的效能。而且要掌握中药的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宜忌、用法、用量及人体体质等对药物性能的影响.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 学习中药。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如果只会背条文。忽视临床实践,就不能正确遣药组方、合理用药。这就要求做到知药善用。灵活有验,在谙熟药性理论同时,掌握在不同外界条件和配伍应用时的性效变化。所以学习中药理论和反复实践是治学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本书是在本人多年主讲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颜正华教授的《中药学》讲稿基础上,并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临床实用中药学》,以及五版《中药学》等教材编写而成。 本书主要以中医药理论阐述药性,紧密结合实践,以中药的性能概要、功效主治及配伍应用等项内容,准确反映药性与实用的关系,使每味药的性能功效与临床实效相印证。所选择的中药品种、代表方剂、主要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以及本草文摘、现代研究等,都力求切合实用,满足临床需要。 本书可供临床医疗和科研参考,也可作为中医药院校学生、教师,以及中医药人员学习参考用书,希望对提高中医药临床技能和疗效有所帮助。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分为6章,简要介绍中药的起源、历代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及其主要学术成就,以及建国后中药事业的发展概况;阐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药性理傗;简要介绍中药采集、贮藏、炮制、制剂、剂量、服法,以及中草药化学成分简介等基本知识。
作者简介
颜正华教授,江苏丹阳人,生于1920年2月。童年拜师习读医经典籍,后再拜师学医,20余岁满师归里,悬壶应诊,誉满乡里。新中国成立后,任丹阳县导士区联合诊所所长兼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1955年考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南京中医学院成立,任中药学教研组组长。1957年调入初建的北京中医学院,历任中医系中药教研组第一任组长、中药教研室主任、中药学院名誉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任国务院第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医学药学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医药组成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暨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
颜正华教授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60多年,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中药学家、中医教育家。先后在南京与北京两所中医高等院校主持中药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药学科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主持编写了大量教材,自1956年编写南京中医学院第一本《中药学》讲义,到1991年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从而确立了当代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学的基本内容。1986年出版的《临床实用中药学》则是总结古今本草著作,深入研究药性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部现代临床中药学专著。1978年受聘为硕士生导师,1983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1990年受聘为继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师带徒)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对中医药事业有突出贡献”证书和特殊津贴,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证书。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药性理论 第三章 采集和贮藏 第四章 炮制与制剂 第五章 剂量和服法 第六章 中草药化学成分简介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四章 祛暑药 第五章 温里药 第六章 祛风湿药 第七章 消食药 第八章 驱虫药 第九章 涌吐药 第十章 泻下药 第十一章 渗湿利尿药 第十二章 补养药 第十三章 收涩药 第十四章 芳香开窍药 第十五章 安神药 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七章 行气药 第十八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九章 止血药 第二十章 外用药药名索引
章节摘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我国人民便利用这些药材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保障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我国,传统药物中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因以植物药为主,所以数千年来,一直把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由于医药的关系不可分割,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因此,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便称为“中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功效、主治以及使用方法等知识的学科,便称为“中药学”,也就是“本草学”。它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中医药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有时误食了一些毒物,而致发生吐、泻、昏迷等中毒现象,从而促使人们不得不主动去辨认这些毒物,以免中毒事件的继续发生。同时为了与疾病作斗争,人们又逐步将一些毒物加以利用。如当人体发生疾病的时候,便利用毒物的催吐、导泻等作用进行治疗。这就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可见,中药起源于我国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汉代《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正说明了这一实践过程的艰难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和需要都在不断增加。药物的来源逐渐由自然生长,发展到人工栽培和驯养。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也由“识识相因”发展到文字记载。 中药学的发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夏商周先秦时期 我国人民在生产活动与医疗实践中,对药物知识的积累不断丰富,特别是酒和汤剂的发明与应用更加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在甲骨文里有“鬯其酒”的记载。据汉代班固解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为鬯”。可见“鬯其酒”是指芳香的药酒。这说明在当时已能运用药酒来防治疾病了。后世还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以及“臀”字从酉(酒)等,都说明酒与医药的密切关系。用酒治病是医学上的一个进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