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许济群//王绵之 页数:6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20年期间,曾在台湾地区合作出版,其中有的品种先后多次印刷,有的被选为研究生辅助教材,对提高中医教学水平与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这套丛书的优势和特色,为了适应新世纪中医药教学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吸收和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保持原来的系统性、完整性、稳定性、权威性、代表性、实用性的特点,吸收各版教材的合理成分,组织全国各学科带头人以及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知名教授,根据各学科的组织工作和学术发展状况,对这套丛书进行了第2版的修订工作。在修订中既考虑教学的需要,又考虑临床实际的需要;既精选古代医家有代表性的精辟宏论,又汲取现代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各书在框架结构的设置上,保持原有架构的合理部分,进行了适当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完整。编写中力求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博采众说,阐发己见,对其源流、形成、沿革、发展溯本求源,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给以展望,旨在为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中高级以上人员提供一系统、全面、完整、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许济群,教授,男,汉族,1921年3月生于江苏省邗江县,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学方剂学专家。1955年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医科师资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留校初期担任《内经》教研室主任,主持了国内最早的中医教学研究班的《内经》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1959年主持筹建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次年组建中药系,许济群教授为第一任系主任。七十年代初回到中药系担任中药系副主任兼方剂学教研室主任,此后一直致力于中医方剂学的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先后培养了方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9名。八十年代中期又担任了《南京中医学院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兼编辑室主任、南京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许济群教授从事医学教育事业40余年,对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和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方剂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及完善教学改革等方面颇多建树,主编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方剂学》(五版)和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方剂学》,公开发表了多篇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获得省级二等奖,成果享誉海内外。临床擅长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尤其是对肺系疾病的治疗别具特色,疗效卓著。王绵之(1923—2009),男,江苏省南通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医方剂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学学术带头人。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方剂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
书籍目录
上篇 绪论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三章 和解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五章 祛署剂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 第八章 补益剂 第九章 安神剂 第十章 开窍剂 第十一章 固涩剂 第十二章 理气剂 第十三章 理血剂 第十四章 治风剂 第十五章 润燥剂 第十六章 袪湿剂 第十七章 袪痰剂 第十八章 消导化积剂 第十九章 驱虫剂 第二十章 涌吐剂 第二十一章 痈疡剂附篇
章节摘录
一、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方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的祖先发现药物、使用药物治病,并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几种药物配合用于医疗时开始形成的,是运用药物治病的一个飞跃。刘恕《通鉴外纪》云:“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尝草木之滋味,曾一日而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罗泌《路史》则有:“黄帝初命巫彭与桐君共作处方”的记载。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也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这些记述都如同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药物一样,所谓炎帝、黄帝、巫彭、桐君、伊尹等只是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方剂是在发现药物、应用药物治病之后,由许多从事医疗实践的人发明的。
编辑推荐
《方剂学(第2版)》在框架结构的设置上,保持原有架构的合理部分,进行了适当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完整。编写中力求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博采众说,阐发己见,对其源流、形成、沿革、发展溯本求源,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给以展望,旨在为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中高级以上人员提供一系统、全面、完整、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