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秦泗河 等主编  页数:311  

前言

什么是脑性瘫痪?脑瘫与脑源性瘫痪(如卒中后遗症)有什么区别?我国内陆有多少脑瘫?外科治疗脑瘫的疗效如何?脑瘫有多少种手术类别?哪些手术方法已经规范化、标准化?外科治疗与内科、小儿神经科、康复科等治疗方法如何协作?中国的脑瘫患者其病因、病情特点及治疗需求与西方国家有什么区别?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手术方法其适应证如何掌握,针对个体手术方法如何选择,如何制定科学的外科治疗策略?这些与脑瘫外科治疗有关的概念和问题,仍处在研究与探索阶段。中国脑瘫患者数量超过500万,其中遗留较多未经矫形治疗、发生严重肢体畸形的青少年脑瘫。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较系统、全面的介绍脑性瘫痪外科治疗的专著,而国际上也缺少对青少年和成年脑瘫外科治疗的文献,因此,编著一部既能反映当前脑瘫研究和外科治疗的国际、国内进展,又能体现中国脑性瘫痪病因、病情特点的专著,是社会及医学工作者迫切的需要。近10年来在我院行矫形外科手术治疗的各类肢体残疾患者中,脑性瘫痪的比例上升,2007年脑瘫患者占我科矫形手术总数的25%以上。其中有1/4脑瘫患者幼童期没有实施合理的矫形治疗,致使肢体畸形发展到严重的程度,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期!出现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是近10年来,骨科学界主要从事脑瘫矫形外科治疗与研究的专家较少,致使众多患者难以得到科学、系统、规范的外科治疗。本书插图中一些严重肢体畸形的脑瘫形体照片,除了能使读者达到看图识病与看图识术的效果,也能够使社会和骨科学界得到一些中国脑瘫发病情况与病情特点的启示。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脑性瘫痪(包括脑卒中等脑源性瘫痪、遗传性痉挛型截瘫等疾病)外科治疗的专著,由矫形外科、小儿骨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等专家及研究脑组织移植的学者共同协作编著。全书基本反映了各位作者本人在脑性瘫痪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与临床经验,并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对痉挛型脑瘫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有些内容,如:成年脑瘫的外科治疗、骨外固定技术在脑瘫四肢矫形中的应用、组合性手术矫正脑瘫下肢复合畸形、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等,乃首次系统阐述和报告。为体现看图识病与看图识术的效果,附真实资料图700余幅,是当前国际上附真实图片资料最多的脑瘫专著,临床资料十分珍贵,因此,本书具有学术、临床和反映中国脑瘫病情特点等多重价值。    全书共分13章,第1~2章阐述了脑瘫的定义、临床分类、检查与评定,中国脑瘫的病情特点与外科治疗现状,国际对痉挛型脑瘫的研究进展;3~6章详细阐述脑瘫上肢、下肢、脊柱畸形的矫形外科治疗与功能重建;7~9章论述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瘫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进展,包括新近研究开展的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瘫;10~12章论述骨外固定技术矫正脑瘫四肢畸形,成人脑源性及遗传性痉挛型截瘫及脑瘫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外科治疗;为使患者、家属对脑性瘫痪有基本的了解,第13章用简朴、明了的语言,解答脑瘫患者及家属所关心的有关问题。    本书适合在校大学生、临床骨科医师、小儿外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康复医师,以及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学者阅读参考,也是脑性瘫痪、肢体痉挛型瘫痪、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就医前或在家自我康复过程中值得阅读的书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脑性瘫痪概论 第一节 定义、病因、病理与发病率  一、脑瘫的定义  二、病因和发病率  三、痉挛型脑瘫临床表现特点  四、病理与诊断要点 第二节 诊断与治疗原则  一、诊断的基本条件  二、基本的治疗原则 第三节 痉挛型脑性瘫痪研究进展概述  一、脑性瘫痪概念  二、脑性瘫痪分型与分类  三、痉挛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四、神经肌肉运动功能残损自然史  五、矫形外科治疗目的  六、矫形外科治疗策略 第四节 1090例脑性瘫痪外科手术治疗统计分析 第五节 中国脑性瘫痪患者的病情特点与外科治疗现状  一、延误治疗与需要矫形的青少年患者多、肢体畸形严重  二、我国青少年脑瘫重度肢体畸形与残疾图示举例第二章  脑性瘫痪临床类型与检查评定 第一节 脑性瘫痪的分型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运动障碍类型  一、头颈部运动失常的临床表现   二、上肢痉挛与畸形的临床表现  三、三肢瘫型的临床表现  四、单瘫型的临床表现  五、截瘫痉挛型的典型临床表现  六、双重性瘫痪与四肢竣的临床表现  七、下肢外科手术不当形成远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八、脑瘫运动障碍与步态特点的分析 第三节 脑性瘫痪临床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功能障碍程度评价  二、体格检查 第四节 头颅影像学检查与肢体X线检查  一、头颅CT扫描  二、头颅MRI检查  三、其他影像学检查  四、肢体畸形X线检查 第五节 肌长力与痉挛评定  一、肌张力及其分级  二、痉挛评定  三、痉挛结局评定 第六节 协调与平衡评定  一、协调评定  二、平衡评定 第七节 下肢功能评定  一、步行能力评定  二、临床步态分析法  三、临床常用的运动学定量步态分析法  四、步态分析系统  五、脑性瘫痪预后预测 第八节 脑性瘫痪运动障碍的常用评价方法  一、脑性瘫痪评价方法简述  二、机体受损方面的评估(第二维度)  三、三维与视觉步态分析概要  四、从功能受限方面的评估(第三维度)  五、从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方面的评估(第四维度)第三章  脑性瘫痪矫形外形治疗概论 第一节 脑瘫下肢矫形外科治疗检查记录表 第二节 矫形手术适应证与治疗的目标  一、脑瘫外科治疗的手术类别  二、矫形手术适应证  三、矫形手术禁忌证  四、脑瘫矫形外科目标的预测 ……第四章  脑性瘫痪上肢矫形第五章  脑性瘫痪下肢矫形第六章  脑性瘫痪合并脊柱侧凸第七章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第八章  周围神经切断术与药物解痉术第九章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第十章  骨外固定技术用于脑性瘫痪的四肢畸形矫正第十一章  成年人脑源性瘫痪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第十二章  脑性瘫痪神经系统并发症第十三章  小儿脑瘫家长应了解的基本知识

章节摘录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婴儿妊娠期、出生时、出生后4周,发育未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行动、感觉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静止性,然而骨骼肌肉系统的继发性病变会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直到骨骼发育成熟。患儿的运动能力和所需要的治疗随着患者的发育成熟也在变化,需要优先考虑的是患儿的语言沟通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新生儿期以后的脑组织炎症、损伤等疾病导致的脑瘫,属于症候性脑瘫。治疗目的是帮助患儿融人社会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患儿晚年时的生活能力。二、病因和发病率1.病因  出生时窒息不再是脑瘫的常见病因,分娩前的问题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其中50%的患儿为早产所致(图1-1-1)。另外,50%的患儿有出生体重低,常常不到1.5kg。只有5%的患儿是由于产后因素造成的。脑积水(图1-1-2)、双胞胎(图1-1-3)发生脑瘫的比率较高。

编辑推荐

《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适合于医学相关专业人员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送的速度很快,早上订,下午就有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