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王滨有 主编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在预防医学领域,流行病学作为其一门基础学科.已倍加受到人们的青睐。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不同领域,为疾病的防制实践和科学研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处理以SARS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疾病负担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中,流行病学均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中可见流行病学学科的重要性及社会的认可与需求。 为适应防制疾病实践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流行病学教学应该达到使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解决防病实践的能力。为便于学生更好地复习掌握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深刻理解和熟悉课堂讲授内容,以及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为此,我们编写了本书。作为第6版《流行病学》的配套教材,本书期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掌握流行病学的知识要点,提高其学习成绩,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王滨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授,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省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196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于留学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美国贝勒医学院。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总编辑、疾病控制杂志编委、江苏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作为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7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7人。曾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佳中年教师,及获黑龙江省第三届名师奖。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卫生部科研项目3项,CMB项目一项,及WHO多国协作项目一项,参加承担国家863及973重大项目研究工作。曾先后获国家75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先后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近1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第四章 队列研究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推荐阅读章 随机对照试验第七章 筛检第八章 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第九章 偏倚及其控制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第十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第十五章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第十七章 遗传流行病学第十八章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第十九章 恶性肿瘤第二十章 心血管疾病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第二十二章 流行性感冒第二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第二十四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第二十六章 性传播疾病第二十七章 结核病第二十八章 地方病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要求 二、学习要点 (一)前言 流行病学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不仅在传染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病因研究与防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而且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 (二)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字epi(在……之中、之上)、demos(人群)和logos(研究),直译为“研究人群中发生的事情的学问”。在医学领域中指人群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此概念明确指出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而不是个体。 1.流行病学的发展史 (1)学科形成前期:人类有文明史以来至18世纪的一个漫长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初步认识到疾病可能由外界物质所引起,并可能在人群中传播。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了一定策略与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2)学科形成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流行病学以防制传染病 为总任务,以独特的调查分析方法为特点,并结合具体措施形成一门独立科学,称为传统流行病学。它以首先在发达国家内取得了控制天花、古典型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以及一批主要肠道和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伟大成就而进入现代发展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