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人民卫生 作者:任应秋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医各家学说》是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集毕生治中医学的学术思想而作,成书于20世纪60年代初,原名《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更名为《中医各家学说》。全书共分作上中下三篇:上篇,医学流派;中篇,基础理论各家学说;下篇,临床各科各家学说。本书是根据1979年任应秋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限于录音资料,只涉及《中医各家学说》上篇,在内容的详略方面与教材形成互补之势。该书整理的重点放在展现任应秋的讲学风格,明晰他的教学思路,揭示他的治学方法等方面,避免简单重复讲义内容,让每一章节均能收到和讲义相得益彰之效果。尤其是任应秋研读中医经典文献的心得,对临床案例的分析,以及对历代医家学说的提炼和归纳等,更具启迪意义,对中医教育、中医研究,以及中医临床都是十分生动而难得一见的宝贵资料。
作者简介
任应秋(1914—1984),男,汉族,四川江津人。曾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专业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等职。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任应秋从事中医研究、教育、临床50余年,在中医古籍整理、创立中医流派学、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等方面,成果卓著,享誉全国。他一生专著36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的临床以信息丰富、思路开阔为特点,即使是对疑难病种,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他从教30多年,在本科教育中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必修课程。他重视中医药文献整理和研究,他研究《伤寒论》的诸多著作和他编写的《中医各家学说》,以及他主编的《内经章句索引》等,都是他运用系统思维在中医文献研究方面的代表作。
任应秋将一生收藏的4000多种中医书籍全部赠送给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他为中医事业的献身精神在行业人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丰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中医各家学说》的性质 (一)《中医各家学说》的形成 (二)《中医各家学说》的任务 (三)《中医各家学说》的科学性和理论性 (四)《中医各家学说》的历史性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医各家学说 (一)学习《中医各家学说》是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的具体措施 (二)学习《中医各家学说》是强化中医学教育的手段- (三)学习《中医各家学说》是开拓思维的方法 三、怎样学习《中医各家学说》 (一)打好学习基础 (二)全面了解学说 (三)以人为线索 (四)勤于比较分析 (五)强调预习第二章 医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派演变发展的滥觞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雏形 三、中医学派渊源之假说第三章 医经学派 一、医经学派概说 二、校订注释诸家 (一)校勘诸家 (二)注释诸家 (三)校订注释诸家小结 三、分类研究诸家 (一)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 (二)张介宾的《类经》 (三)滑寿的《读素问钞》 (四)李中梓的《内经知要》 (五)沈又彭的《医经读》 (六)黄元御的《玄解》 (七)分类研究诸家小结 四、专题发挥诸家 (一)秦越人的《难经》 (二)张仲景的《伤寒论》 (三)华佗的《中藏经》 (四)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五)刘完素的《宣明论方》 (六)骆龙吉、刘浴德、陈无咎 (七)王冰、刘温舒与七篇大论 (八)专题发挥诸家小结第四章 经方学派 一、经方学派概说 二、诸家经验方的佚遗 三、对诸家经验方的评价 (一)《肘后方》 (二)《备急千金要方》 (三)《千金翼方》 (四)《外台秘要》 (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七)对诸家经验方的小结 四、经论方的突起 五、近代经方家 (一)曹家达 (二)吴榷仙 六、经方学派小结第五章 河间学派第六章 易水学派第七章 伤寒学派第八章 温热学派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言 《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程,在原中医学教育计划中是没有的,从“文革”前六年制的同学开始讲授,“文革”中停了,直到“文革”后期(1972年)招生以来,就没有开过这门课。现在(1979年)又恢复了,今后五年制的同学都要恢复这门课程。 首先大家要了解《中医各家学说》是怎样的一门课程。我要讲有关的三个问题:第一,《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性质;第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第三,怎样学习《中医各家学说》。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使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大家才能有所收获。 《中医各家学说》的性质 (一)《中医各家学说》的形成 《中医各家学说》是整理前人的经验和理论而形成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研究前人是怎样从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的过程,揭示历代医家的学术观点是怎样提出来,又怎样自成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学说。因此在《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里,既介绍“经验”又讨论“理论”。 理论都是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通过若干人、若干代,反复实践的积累,不断地系统化而形成的。《中医各家学说》要介绍的各医家的理论,基本上都是自成体系的。我们说某人的某种“学说”,就包括了他在这个方面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这两方面。中医各家学说产生的基础是大量的医疗实践,是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这些“学说”是构成中医学具体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各家学说涵盖了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经验,以及他们的学术观点,和由这些学说观点构成的理论体系。理论是要指导实践的,中医各家学说对今天的临床实践,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