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南区域地质矿产评价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作者:唐永成,曹静平,支利庚 等 著  页数:220  

前言

  《皖东南区域地质矿产评价》一书,是作者在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安徽南部地区铜金多金属资源GIS评价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又对皖东南地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钨钼锡铅锌银及铜金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再次研究和认识,然后著成的。先后收集与综合分析了全区1:20万和1:5万区调资料及物化遥资料,以及140多份矿产勘查和科研资料,对部分典型矿床进行了野外地质观察和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GIS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作者研究和应用ArcGISEngine(V9.2)核心技术,研发了基于该技术的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GIS(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和“WMAR”资源评价方法,并据此进行了皖东南地区钨锡铅锌银金铜资源评价。该书有以下重要内容可供有关地质工作者研讨和参考。  对安徽东南地区变质基底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按3个构造分区分别建立了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岩石地层柱,吸收并应用板块构造和造山带理论,重新划分了皖东南地区的构造格架;确认北东向断裂系中的宁国墩一五城断裂是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也是皖浙赣断裂带中的主干断裂。本书较详细地总结了区内侵入岩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确立了晚中生代侵入岩与钨钼锡铅锌银及金铜矿化的关系。  较深入地研究并划分了区内多金属和金铜矿床的成矿系列与矿化类型,提出了区内存在与区域变质和强烈剪切作用有关的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以及产于中元古代西村岩组和青白口纪铺岭组中的铜矿是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新观点,进一步论述了区内上述金属矿产的成矿控制因素和时空分布规律。

内容概要

  《皖东南区域地质矿产评价》对安徽东南地区变质基底进行了系统研究,重新划分了该区的构造格架;总结了侵入岩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确立了晚中生代侵入岩与钨钼锡铅锌银及金铜矿化的关系;较详细地应用MRAGIS评价系统和WMAR评价方法进行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的程序和流程等。  《皖东南区域地质矿产评价》可供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研究的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一节 岩石地层一、基底岩石地层二、盖层岩石地层第二节 区域构造一、构造单元划分及构造分区二、断裂构造三、褶皱构造四、盆地构造第三节 岩浆岩一、侵入岩二、火山岩第四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及地球化学场特征一、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二、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第二章 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第一节 矿化系列与矿床类型一、矿化系列二、矿床类型第二节 成矿控制因素与成矿规律一、成矿控制因素二、成矿规律第三节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一、休宁天井山金矿床二、休宁县小贺铅锌银矿床三、宁国西坞口钨锡矿床四、泾县乌溪金多金属矿床五、祁门东源钨(钼)矿床六、祁门三宝铜多金属矿床七、歙县金谷山铜矿床八、歙县古祝钼(铜)矿床九、绩溪际下钨铜矿床十、绩溪逍遥钨、铜多金属矿床十一、休宁黄土岭铜矿床十二、歙县水竹坑铜矿床十三、黄山区留杯荡银矿床第三章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场特征第一节 物性资料综合分析一、岩(矿)石密度及主要密度界面二、岩(矿)石磁性三、岩石电性及主要电性层四、综合物性特征第二节 地球化学元素区域背景特征一、区域地球化学元素背景特征二、重要区段地球化学元素背景特征第三节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一、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二、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三、重要区段地球物理特征四、重要区段地球化学特征第四章 矿产资源评价基础资料第一节 用于资源评价的基础资料第二节 地质图修编处理一、修编基本准则二、修编工作步骤三、修编成果四、存在的问题及讨论第三节 物化探资料数据处理一、物探资料数据处理二、化探资料数据处理第四节 遥感资料处理一、遥感解译标志二、遥感解译方法三、遥感找矿信息第五节 自然重砂数据处理及汇水盆地一、自然重砂二、汇水盆地第六节 地质勘查资料第五章 矿产资源评价预测GIS技术应用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建设一、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二、矿产地数据库三、找矿信息数据库四、空间数据库图层文件汇总第二节 数字制图一、数字地质图二、数字地质矿产图三、数字评价预测找矿远景区分布图第三节 空间综合分析与信息提取一、空间分析目的与流程二、空间分析方法三、信息提取第四节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GIS)一、现实系统分析与MRAGIS系统边界二、MRAGIS系统流程三、MRAGIS系统开发四、MRAGIS系统主要功能五、数学模型应用六、MRAGIS系统特点第六章 基于MRAGIS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第一节 评价程序及工作流程一、评价基本程序二、评价工作流程第二节 矿化信息与找矿信息提取一、信息提取方法二、矿化信息的提取三、找矿信息的提取第三节 空间分析一、矿床(点)与面图层空间分析二、矿床(点)与线图层空间分析三、矿床(点)与点图层空间分析第四节 GIS评价预测综合模型一、建立评价综合模型的方法二、评价综合模型第五节 基于MRAGIS的评价预测一、评价预测的数据准备二、“WMAR”评价方法应用三、方法评述四、评价预测成果表示第七章 综述英文摘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皖浙褶断带  皖浙褶断带是指浙西地块西段安徽境内部分,主体在浙江境内。它处在白际岭岛弧带东南、南华纪及后南华纪的盖层褶皱区,北西边界为白际岭韧性剪切带和北东向江湾一街口大型滑脱构造带。由于受来自北西向南东的强力推挤作用,区内南华纪-奥陶纪地层产生紧闭褶皱和倒转褶皱,总体呈北东向展布。褶断带西南区的叶村,街口一带为北东向挤压褶皱带,两翼产状较陡,轴面微向北西倾斜。在街口,三阳坑及其以北地区,由于受北东向岭南-小川大断裂和近东西向祁门,三阳大断裂牵引剪切作用,在石塔、坑东和上金竹地区呈现向东弯曲,背向斜轴线亦呈向东微凸的弧形。主要褶皱有长春坞倒转复式向斜和千亩田复背斜。复式褶皱之间和次级褶皱呈现“裙边构造”现象。  总体上说,该褶断带在区域上褶皱构造更具线形特征,背斜向斜紧密相随,断裂发育,更接近华南褶皱系的特色。加里东运动褶皱变形在震旦纪一早古生代地层中表现明显,侏罗纪以来褶断带断块隆起,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强裂,以流纹岩为特色而有别于其他地区,成为皖浙交界处天目山火山岩盆地的一部分,岩浆活动总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皖东南区域地质矿产评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