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6-01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作者:陈庆春 著 页数:193
内容概要
《临南洼陷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应用当代油藏地球化学新理论和新方法,从成藏地球化学机理的角度总结了多年来临南洼陷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气相色谱指纹技术与含氮化合物分析技术在油气运移、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原油组成的影响以及在合采井单层产能贡献分析、油藏连通性评价、剩余油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著。 本书可供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广大地质工作者及有关院校石油、地质专业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油藏地球化学理论及其进展第一节 创立阶段第二节 完善阶段第三节 国内外发展趋势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一节 地层特征第二节 构造特征第三节 构造沉积演化第四节 石油地质特征第三章 烃源岩及原油地球化学第一节 有机质丰度第二节 有机质类型第三节 有机质成熟度第四节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第五节 原油族(组)群类型划分第六节 油藏流体非均质性主控地质因素第四章 油气运移第一节 油气运移动力和时间第二节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第三节 油气运移模式第五章 原油指纹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第一节 原油指纹组成随储层性质的变化第二节 原油指纹组成随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的变化关系第三节 原油指纹组成随时问和温度的变化第四节 原油指纹组成随注水开发过程的动态变化第五节 指纹稳定性分析及其变化规律第六章 合采井单层产量贡献分析第一节 基本原理与技术第二节 合采井单层产量贡献研究第三节 夏52块合采井单层原油产量计算第四节 夏32块合采井单层原油产量计算第五节 临2块单层产量分析第七章 油藏连通性研究第一节 商8块砂层连通性评价第二节 商l3块砂层连通性评价第八章 储层地球化学在油藏评价与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第一节 油水层的地球化学识别第二节 水淹层的地球化学识别第三节 高含水层的识别技术第四节 指纹技术在其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第九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油藏地球化学理论及其进展 第一节 创立阶段 油藏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油气勘探中,烃源岩的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近30年来,随着干酪根降解生油学说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我国涌现了诸如“源控论”、“煤成烃”以及“低熟油气”等对于油气勘探富有指导意义的新理论,这标志着石油地球化学已经日益取得石油勘探家们的首肯与共识。 传统的有机地球化学主要面向油气勘探,例如鉴别与评价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包括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热演化程度等)、进行油源对比或油一油对比、确定区域性的有机质成熟度和热演化史、计算生油量(资源量)等,从而为勘探决策提供依据。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领域的扩大和勘探难度的增加,地球化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烃源岩评价、资源量计算等传统领域。在新的勘探形势下,许多石油公司把重点从区域性油气勘探转向专事油田开发生产和解决现有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问题。同时,精密仪器迅猛发展,相关学科交叉、渗透更为深入。在此背景下,油藏地球化学(Reservoir Geochemis-try)应运而生。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新兴的一个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油藏地球化学充分体现了传统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与油藏工程的紧密结合,主要采用现代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结合各项油藏工程资料,直接研究油藏中流体和矿物的相互作用、油藏流体非均质性及其形成机理,探索油气充注、聚集历史与定位成藏机制。从学科应用的空间位置来看,油藏地球化学介于油气田勘探、油气田开发与油藏工程的结合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在油气田评价、油气成藏机理、油气田开发动态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