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布拉德利·希勒 ,王福重 页数:333 字数:57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在美国已确立其市场领导者地位的经济学教科书,被誉为“学生们真正在读的一本经济学书”。
全书共分15章,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理,是一本公认的将“清晰与简洁”、“现实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的教科书典范。本书作为双语教材,对英文版的重点内容、生词与术语等进行了翻译和注释。
本书适合做经济学专业的双语教材,同时也适合广大对经济学尤其对英文原版内容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布拉德利·希勒教授拥有40多年的经济学教学经验,曾在美洲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圣克鲁斯分校)、马里兰大学和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任教,并在200多所大学发表过演讲,从加利福尼亚的弗雷斯诺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他的独到之处在于能把经济学基本理论与社会经济现状、经济环境、公共政治决策相联系。这一特点在本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希勒博士对政策的关注,源于他作为政府顾问的广泛经验。他还是一些最重要的联邦政府机构、国会委员会以及政治候选人的顾问。另外,他还为一些政府项目作评估,并参与设计许多项目。他撰写的关于收入不公平、贫困、歧视、培训、税收改革、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工资支付形式等文章经常出现在专业及流行刊物上,他还经常做客电台、电视台,以及为报纸等媒体发表经济政策评论。
希勒教授于1965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士学位,并于1969年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闲暇时间,他一般喜欢打打网球,或者滑雪。
王福重,知名学者,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曾任北航国际贸易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译著十余部。书斋笔耕之余,特别关注经济现象,担任《上海证券报》、《国企》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主笔,香港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嘉宾,其评论风格清新,引起广泛关注。他多次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做为嘉宾发表时事论点,其分析风格理性清晰,深受观众好评。同时作为《财经郎眼》最给力嘉宾之一,和郎咸平搭配,相得益彰。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基 础
第1章 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第2章 供给与需求
第二编 微观经济学
第3章 消费者需求
第4章 供给决策
第5章 竞争
第6章 垄断
第7章 劳动力市场
第8章 政府干预
第三编 宏观经济学
第9章 商业周期
第10章 总供给和总需求
第11章 财政政策
第12章 货币与银行
第13章 货币政策
第14章 经济增长
第15章 理论和现实
详细目录
第一编 基 础
第1章 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稀缺性的核心问题
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选择机制
政治过程
市场机制
中央计划
混合经济
非合意的选择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经济学到底为何物
宏观与微观
理论与现实
政治学与经济学
适度的目标
政策透视:没有免费的堤坝
附录
第2章 供给与需求
市场参与者
目 标
约 束
专业化与交换
市场中的相互作用
两个市场
货币与交换
供给和需求
需 求
个人需求
需求的决定因素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需求的移动
沿着曲线的移动与曲线的移动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应用
供 给
供给的决定因素
市场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的移动
均 衡
市场出清
盈余和短缺
均衡的变化
非均衡价格
价格上限
价格下限
自由放任
政策透视:夏威夷的便宜汽油
第二编 微观经济学
第3章 消费者需求
消费模式
需求的决定因素
社会精神病学的解释
经济学的解释
需求曲线
效用原理
价格与数量
价格弹性
需求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
价格弹性和总收益
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消费者行为的其他变化
收入变化
政策透视:买者注意——广告的角色
第4章 供给决策
产能约束:生产函数
效 率
生产能力
边际物质产品
收益递减规律
短期和长期
生产成本
总成本
哪个成本重要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
供给水平
短期生产决策
长期投资决策
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
经济成本
经济利润
政策透视:投资劳动力还是投资资本
第5章 竞争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没有市场权力
价格接受者
市场需求与企业需求
企业生产决策
产出和收益
收益与利润
利润最大化
价 格
边际成本
利润最大化产出率
总利润
供给行为
单个厂商供给
市场供给
行业进入与退出
进 入
零经济利润趋势
退 出
均 衡
低进入壁垒
市场特征
政策透视:竞争的力量
第6章 垄断
垄断结构
垄断者=整个行业
价格与边际收益
垄断者行为
利润最大化
生产决策
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
进入壁垒
进入威胁
专利保护:宝丽莱与柯达之争
其他进入壁垒
比较结果
竞争与垄断
近乎垄断
生产什么
为谁生产
如何生产
垄断亦有益
研究和开发
对企业家的激励
规模经济
自然垄断
可竞争市场
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政策透视:航空服务垄断
第7章 劳动力市场
劳动的供给
收入与闲暇
市场供给
劳动需求
派生需求
边际物质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
收益递减规律
雇用决策
厂商的劳动力需求
市场均衡
均衡工资
均衡就业
改变市场结果
生产率的变化
价格的变化
法定最低工资
工 会
政策透视:首席执行官的薪金封顶
第8章 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本质
市场失灵的来源
公共物品
共同消费
搭便车者的两难困境
外部性
消费决策
生产决策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政策选择
市场权力
有限的供给
反托拉斯政策
不公平
宏观不稳定性
政策透视:信任政府吗
第三编 宏观经济学
第9章 商业周期
评估宏观表现
GDP增长
商业周期
实际GDP
不规则增长
失 业
劳动力
失业率
充分就业目标
通货膨胀
相对价格与平均价格
再分配
不确定性
衡量通货膨胀
价格稳定目标
第10章 总供给和总需求
宏观视角
宏观结果
宏观决定因素
稳定还是不稳定
古典理论
凯恩斯革命
总供求模型
总需求
总供给
宏观均衡
宏观失灵
非合意的结果
不稳定的结果
移动因素
短期不稳定理论的比较
需求方面的理论
供给方面的理论
折衷的理论
政策抉择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供给学派政策
政策透视:变化着的政策工具
第11章 财政政策
总需求的构成要素
消 费
投 资
政府支出
净出口
均 衡
财政政策的本质
财政刺激
更多的政府支出
减 税
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财政紧缩
缩减预算
增 税
财政方针
政策透视:不平衡的预算
第12章 货币与银行
货币的应用
货币的种类
货币供给
现金与货币
交易账户
基础货币供给
准货币
总需求
货币的创造
派生存款
垄断银行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多家银行并存的世界
货币乘数
派生存款的局限
将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资本
银行的宏观角色
融资总需求
货币创造的局限
政策透视:电子货币
第13章 货币政策
联邦储备系统
联邦储备银行
理事会
美联储主席
货币工具
法定准备金
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
强有力的杠杆
移动总需求
扩张性政策
紧缩性政策
利率目标
价格与产出效应
总需求
总供给
政策透视:固定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第14章 经济增长
增长的性质
生产能力利用上的短期变化
生产能力的长期变化
名义GDP与实际GDP
增长指数
GDP增长率
人均GDP:生活水平的衡量标准
单个工人的GDP:生产率的衡量标准
生产率提高的源泉
劳动力素质
资本投资
管 理
研究和开发
政策杠杆
教育和培训
移民政策
投资鼓励政策
储蓄鼓励政策
政府财政
解除政府管制
经济自由
政策透视:我们需要更多的经济增长吗
第15章 理论和现实
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供给学派的政策
理想化的应用
情形1:衰退
情形2:通货膨胀
情形3:滞胀
微 调
经济记录
为什么办法不总是起作用
目标冲突
测度问题
设计问题
实施问题
政策透视:固定还是随机
章节摘录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very goo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t the beginning of that century, life was hard and short. Life expectancywas only 47 years for whites and a shockingly low 33 years for blacks and other minorities. Those people who survived infancy faced substantial risk of early death from tuberculosis, influenza, pneumonia, or gastritis. Measles,syphilis, whooping cough, malaria, typhoid, and smallpox were all lifethreateningdiseases at the turn of the last century. Work was a lot harder back then, too. In 1900, one-third of all U.S. familieslived on farms, where the workday began before sunrise and lasted all day. Those who lived in the cities typically worked 60 hours a week for wages of only 22 cents an hour. Hours were long, jobs were physically demanding, and workplaces were often dirty and unsafe.People didn’t have much to show for all that work. By today’s standards nearly everyone was poor back then. The average income per person was less than $4,000 per year (in today’s dollars). Very few people had telephones and even fewer had cars. There were no television sets, no home freezers, no microwaves,no dishwashers or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and no computers. Eve indoor plumbing was a luxury. Only a small elite went to college; an eighthgrade education was the norm. ……
编辑推荐
1.《经济学基础》是希勒教授的得力之作。 2.《经济学基础》被誉为“学生们真正在读的一本经济学书”。 3.《经济学基础》是一本公认的将“清晰与简洁”、“现实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的教科书典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