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编 页数:96
Tag标签:无
前言
每当我有机会在各处分享“儿童关怀”的相关主题时,许多在学校做生命教育的义工,以及希望增进亲子关系的父母,甚至是想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老师们,都反应了同样的困难——不知道如何开启跟孩子的谈话、如何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如何不让自己的“建议”变成“唠叨”、如何能让孩子愿意透露他们的想法和心情、如何适当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由于儿童心理咨询、游戏治疗、艺术治疗等不但需要专业咨询技巧,还需要有一定的设备和空间规划,对于一般关心孩子的父母,以及热心的老师们来说实在遥不可及,而孩子们也不太可能一有需要就送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辅导;再者,书店里虽然有许多关于儿童辅导的书,但理论和实务总是有一段差距。因此,和我一样站在教养儿童第一线的帮助者,常常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因此,我兴起了撰写此书的念头。 本书不着重于儿童辅导或心理治疗理论,也不是教导读者如何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而是根据我在辅导、教育领域的学习及多年的咨询实务经验,澄清有关与儿童谈话的观念,并提供一些实际可应用的问句,让那些想教养好孩子却不一定有机会接受专业训练的父母们和教育相关者,能随时通过这本口袋书,善加运用不需特殊道具、不用特定教室的“谈话”,来达到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及积极引导的最大效果。 盼望通过恰当的“言语”和“行为”,让我们所爱的孩子们能在人生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更健康地成长! 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帮助大家将教育中的理论和实务、态度和言行之间的落差降到最低,示范出实际可行的方法。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怀着谦虚、探索的心,一起踏上成长的旅程!
内容概要
《好妈妈口袋书》系列的作者均为专业儿童心理咨询师。系列01/02为台湾作者李贤国女士,她从事20余年的儿童教育、咨询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教育智慧的母亲,经常在台湾各地及亚洲各国就家庭教育、儿童咨询方面做培训、演讲。应广大听众的要求,写下的这两本富含儿童咨询经验和技巧的口袋书,深入浅出地通过理论和大量案例,以及直接的技巧展示,帮助妈妈摆正心态、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台湾一经售出就一版再版,非常热销。相信在内地也会非常契合父母教育孩子的具体需求!
《孩子,我愿意聆听》,直接帮助父母解决“与孩子如何进行顺畅深入的谈话”的问题。前半部分告诉父母与儿童谈话需要具备的基本技巧(全部是作者根据多年咨询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所提炼出来的实用技巧),后半部分直接提供给父母50句与孩子谈天和谈心时可以用上的问话——这问话中蕴含了极其专业的心理学功力,父母用起来不会觉得难,却会非常有效和实用。
作者简介
李贤国,儿童教育专业出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台北市阳明全人关爱协会主任暨协谈部督导,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讲师,真善美幼儿教育协会讲师,北京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讲师,马来西亚文桥传播中心生命花园讲师,从事儿童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儿童咨询辅导经验,常被邀请担任亚洲多国教养机构的讲员和培训师。深知和孩子的互动不是使用技巧灌输知识、不是运用方法纠正错误行为,而是用生命陪伴,用心和他们建立关系,尽力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一位悉心养育了3个优秀儿子的好妈妈,有一位全力支持她的好丈夫。作者结合自身教养经验和专业知识,用实用浅显的口袋书形式,给爱孩子却有些无所适从的父母和教养者随时随地的专业帮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创造有价值的谈话
P2 孩子需要的谈话
P6 谈话的准备
P6 正确的态度
P10 适宜的时间
P11 适当的地点
P12 双方的身心状况
P13 双方的关系进展
P21 谈话的技巧
P21 技巧一 同理
P24 技巧二 关注
P28 技巧三 问话
P33 技巧四 确认
P36 技巧五 指认情绪
P41 谈话范例
第二章
50句问话
P59 25句谈天问话
P61 25句谈心问话
第三章
了解谈话对象
P68 各年龄层孩子的特征
P73 孩子的心理社会发展
P77 孩子的情绪发展
章节摘录
孩子需要的谈话 我们每天都会跟孩子谈话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请再回想一下,我们谈话的内容通常是什么?又多半会用什么口气来表达呢? 是“赶快来吃饭”,“快点去洗澡”的“命令句”吗? 是“你作业做完了吗”,“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说话”的“疑问句”吗? 是“你穿这样会冷喔”,“多吃一点”的“问候句”吗? 还是“我跟爸爸今天下午要去参加一个宴会,你跟弟弟自己去外面吃”,“刚刚小毛打电话给你”的“陈述句”呢? 以上这些句子都不是我所要探讨的“谈话”,因为它们大多是单向地、临时地、直接地传达一个信息;而我所说的“谈话”——具有特定价值的对谈,应是双向的、互动的、经过设计的,并且具有既定的目的、方法和过程,它是: 以关心孩子为目的,以正确聆听为方法,帮助孩子了解、接纳自己,并学习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及心理的需要,以便能更健康地成长。 大环境的改变、信息的发达,让我们的孩子每天坐在电脑前打电子游戏、做报告、交网友的时间日益增加,虽然带来不少刺激感、新鲜感和方便,然而孩子们的思考能力、书写文字的能力以及沟通的能力却因此相对下降。这实在值得做父母、老师的我们好好思考:什么是对孩子最有益的教育途径?如何才能很好地生活在时代潮流中,不被潮流吞没? 不过,无论环境如何变动,我想唯一不会变的是人心对“爱”的需要。孩子没有龟脑、没有电子游戏,照样可以健康地活下去,但若孩子没有了爱,不但内心会枯萎,甚至还有可能失去生命。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呢?我想营造有价值的“谈话”永远是一个不败的方式!不但如此,用正确的方式跟孩子谈话,还可以引导他们更了解、接纳自己,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事、物。因此,创造一个有价值和有效的谈话,正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 其实不只是孩子,所有的人在生活中一一特别是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带着关心和爱来跟自己谈一谈,常常在谈过后,内心就会得到支持和力量,甚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二三十年来,以“谈话”为主的心理咨询蓬勃地发展,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和价值。 然而,我们要如何开始呢?是把孩子叫来好好教导一番吗?或是为孩子报个心理课程?还是尽量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让孩子快快乐乐、没有烦恼呢?事实上,这些都不是孩子最想要的。 根据“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在2004年进行的儿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88%的小朋友希望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心声,但也有30%以上的孩子表示自己是无人可“谈”的,也就是当他们有烦恼和压力时,没有人能听他们说话、了解他们的心情。 孩子如果常常处在“有苦无处诉”的状况,日后他们就会习惯性地把问题及烦恼留在心底。若长期累积不处理,孩子心灵上的伤口就会愈来愈大,未来的发展很容易被扭曲,对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我的一位女性咨询者,谈到她孤单成长的经历时,流着泪说:“我的父母重男轻女,我常常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突然毒打我一顿,好像我是他们的出气筒一样。没有人了解我、听我说话。我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就是空气中的灰尘,或是幻想‘在灯泡中的小天使’……”虽然她已人到中年,但想到小时候的境遇,仍然像受了伤的小女孩,哭泣颤抖不已。也由于她从小就不被了解、无人倾听,到了中年,她要真实地爱自己、接纳自己,爱别人、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已经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谈话的准备 我们渴望能成为了解孩子、聆听孩子说话、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教养者吗?如果是,那么我们要先问问自己: 是否愿意付出时间和心力陪伴他们? 是否愿意放下自己主观的看法和习惯的说话方式? 是否愿意学习以爱和接纳跟他们“谈”,带着真心与耐心“听”他们的心声?P2-6
编辑推荐
《孩子,我愿意聆听》的前半部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进行有意义的谈话需要做的准备,以及极为实用的谈话技巧。因为作者李贤国有丰富的咨询会谈经验,她所提炼出的技巧,是简单易懂又有效的。但同时又非常发人深省:父母需要放下自己的所谓焦虑所谓权威所谓优越,通过谈话和聆听孩子,让关爱与信任直抵孩子的内心,最终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外在困难与内在需求。后半部分提供的与儿童谈天、谈心的50句问话,层层深入,看似平常,其实包含了高度的专业技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