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张文敬 页数:151
前言
科学探险 其乐无穷 科学探险,是指以科学发现为目的,以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探险活动。科学探险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特殊途径,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的一种重要手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都是始于科学探险。认识宇宙需要科学探险,认识地球需要科学探险,认识人类自身也需要科学探险。 “科学家带你去探险”丛书所记述的科学探险活动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科学探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高山科学探险、极地科学探险、沙漠科学探险和无人区科学探险等,也包括我国科学探险家带领我国青少年走近大自然,走向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然科学的科普活动。 本丛书的作者都是这些科学探险活动的组织者或参加者。作者在写作中力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普及我国科学家在这些领域的新发现,以真实的记述来揭示他们在科学探险活动中经历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乐,以珍贵翔实的图片来展示他们在科学探险活动中的环境,以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展现他们丰富的科学人生,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科学人生的真谛。 科学家们在科学探险中的主要体会是:亲近大自然,走向知天知己。所谓“知天知己”就是人类在逐渐溯源客观世界自然面目的过程中逐渐溯源自身的自然面目,并把自己的自然面目镶嵌在客观世界自然面目的恰当位置,从而能够比较愉快地生活和工作,比较有所成就,比较顺心地享受大自然,进而达到其乐无穷的境界。 “科学家带你去探险”丛书是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科普图书,整套丛书都坚持原创性。诚然,丛书一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恳请读者不吝指正,以使我们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改进工作,将更完美的作品呈献给广大读者。 我衷心期望通过这套丛书能与广大读者,特别是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产生共鸣:在接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规律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逐渐走向知天知己,达到其乐无穷的境界。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 高登义 2011年7月
内容概要
本书以作者张文敬亲历的形式记述了作者参加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讲述了科学家眼中北极地区的风土人情、科学发现以及很多鲜为人知的探险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壮观奇异的北极风貌。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关于北极的科学知识和人文景观,为读者打开了了一扇认识和了解北极的大门。
作者简介
张文敬,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和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从事冰川、生态与环境研究工作。曾赴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长江源头、雅鲁藏布大峡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喜马拉雅山南坡以及西藏、新疆、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中国西部各大冰川分布区进行数十年科学考察、研究和探险活动。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和科普散文200余篇,出版科学研究文集和科学普及著作10余部。其中《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合著)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青藏高原两万里》、《大峡谷冰川考察纪》先后获中宣部、科技部、广电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等颁发的一等奖和三等奖,有多部科学普及专著被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推荐为重点图书。
书籍目录
我的北极情
从北京到北极
隆重的壮行会
北极与中国
奔赴北极
北极史话
初到朗伊尔滨
北极重镇——朗伊尔滨
北极地区的“香格里拉”
朗伊尔号冰川
北极地区的冰川概貌
一次胜利的会师
高筑湖堤 低掏河堰
道不拾遗的地方
探秘北极生物世界
北极之王的故事
驯鹿、北极狐和爱斯基摩狗的天堂
美丽的雪绒花
北极植物化石的科学启示
冰雪王国里的彩色生命
没有雷电冰雹和暴风雨的地方
话说斯瓦尔巴
最佳种子储藏地
价值连城的“黑金”王国
北极科学城
再说斯瓦尔巴德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皮出售,价格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左右。在北极,除了北极熊皮可以出售之外,还有大量的海豹皮以及相关的皮毛制品可以销售,而且海关也允许放行。但是随着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扩大和普及,北极地区的土著人也在限制自己的行为了,尤其在保护北极熊的呼声愈来愈高的时下,北极地区目前只允许在人类受到北极熊攻击的时候才可以射杀它们,即使在北极熊比较集中出没的因纽特人居住的地区,也只能在极严格的控制范围之内捕猎少量的北极熊供因纽特人自身生存之用。在我们此行的考察中,当地有关部门还给我们配备了几条步枪,要求大家外出时必须带着武器,如果与北极熊不期而遇并将有可能受到攻击时保护自己射杀北极熊。不过我们真的没有那份福气,自始至终也没有见到这北极之王的伟岸身影。北极熊应该受到保护。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白鲸,还有北极狐、北极狼、北极驯鹿都应该受到很好的保护。特别是随着地球气候变暖趋势愈演愈烈,许多北极生物生存活动的北冰洋的海冰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受到巨大威胁。加上北半球的人为污染变本加厉,尤其是近年研究表明,有一种用于家具、衣物和地毯等物品中的叫做多溴联苯醚(PBDES)的阻燃剂大量出现在北极熊的脂肪中,以至于造成不少北极熊雌雄同体的变异畸形状况出现。北极熊不仅是北极地区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更是地球家园中十分珍贵的稀缺物种,我们的地球生物多样性大家庭里不能没有北极熊以及北极生物群落的一席安身立命之所啊!
后记
我多年来养成了两个好习惯,那就是喜欢记日记和读书。 在几十年的科学考察生涯中,我几乎每天都要记日记。无论风霜雨雪,无论乘车行路,无论心境好坏,都要记;哪怕一言半语,哪怕玩笑野史,哪怕寒夜幽梦,也要记下来;尤其是偶有心得,即使在颠簸的车里,还是在漫跑的马背上,也要掏出笔记本记上几笔,虽然歪歪斜斜,但是多少年之后拿出来翻看,时间、地点、关键词,多么珍贵呀! 俗话说:“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有人解释为:只要行过万里路,就等同于读过万卷书,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又是一种托辞,如既有行万里路的感性阅历,又有读过许多书的理论知识修养,那么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游弋,在人生的道路上幸福地徜徉。一般地说,行万里路易,破万卷书难。主要的是要坚持读书,开卷有益,读书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可以随意翻阅,可以大致浏览,可以通读,可以泛读;可以有选择性地读,对于好的文章可以精读,甚至背诵……总之要读书,要多读书,要多读好书。 我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学养成的。那时候家里穷,可是班上有的同学手中有不少的小人书。为了方便借阅,每逢大扫除洒水搬凳子倒垃圾时我就抢着多干,因为从小父母亲就教育我说“力气使不完,井水挑不干”。意思就是说,人就应该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是美德。 所以同学们都喜欢我,有小人书时也爱优先给我翻阅。 记得那时看得最早最多的小人书就是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的内容。有时候看得入了迷,上课也看,下课也看,回家放牛割草也忘不了先翻完手里的小人书。不过我无论是看小人书,还是后来看小说、看中外名著,都会注重自己的心得体会,除了消闲之外,还要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小学作文中,我在描写人们做繁忙的工作时,就会用小人书中的词汇去形容:“说时迟那时快……”有一次我在给其他同学讲小人书里的故事情节时,将“探子来报”说成了“深子来报”,那时在我才念小学一二年级,认识的字不多,但大家都以为那是对的,我也以为没有错,可是后来在家里听父亲讲故事时却说的是“探子来报”。于是以后凡是见到书上似是而非的词语时,我就会问老师问同学,或者去查字典。 在几十年艰苦而有时似乎也很枯燥的野外科学考察中,我都会带几本书,有专业的,也有自己喜欢的小说或其他的“闲书”。在天气不好刮风下雨时,就钻进帐篷取出来看,然后与同事相互传阅。这样,一个考察行程结束后,也会读到不少的书,甚至可以读到不少的好书。 在北极考察中,更是要阅读不少的书籍,尤其是外文书。我是研究冰川与环境的科学工作者,又是第一次来北极,此前对北极的了解和认识十分有限,于是就通过老高和叶新教授从挪威北极联合大学借阅有关北极冰川积雪的论著。其中有一本关于北极地区吹雪和雪积累过程的学术论文集Drifting Snow and Snow Accumulation in Complex Arctic Terrain,我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来泛读,再细读,有的地方还要精读,对我认识北极冰川与环境有很大帮助。 作为我国较早进行北极科学考察的科研人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的体会和感想诉诸于笔端,形成文字,讲给更多的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听,也许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有一天也会去那里考察,即使没有机会,也会对地球的这一地区投入必要的关注,因为地球上任何的山山水水,包括南极和北极,都是我们人类美好地球家园的一部分。就在这一部分土地上,还有太多太多的奥秘需要我们去考察去解读,需要更多的后来者用他们更智慧的钥匙去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真理的大门,更科学地揭示和接近地球极地秘密。 如果本书能够为那些后来者起到敲门砖之用,或者成为一块问路的投石,也就足慰我心了。 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们,是他们辛勤的劳动和细致的编排将这块“敲门砖”或“投石”推放到读者面前。如果这块“敲门砖”的敲门声还不太响,这“投石”的问路效果也不明显,那只能说作者自己的火候还不到位,作者自己的“投石”砥砺雕琢得还不到家。我当检讨自勉,勤奋笔耕,继续做好“敲门砖”和“投石”的事情。 2011年6月底再次修改于成都五极居
编辑推荐
《科学家带你去探险:说不尽的北极故事》听科学家亲述探险故事。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绮旎风光,领略鲜为人知的异域风情。学习野外生存的技巧,揭示地球的无穷奥秘,分享科学发现的喜悦,感悟科学人生的精彩与生命的美丽。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渺无人烟的大沙漠,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潮湿酷热的热带雨林……科学探险就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