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陈喜强 编 页数:294
前言
本丛书根据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需求设计并创作,涉及的书目包含经济管理大类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及部分专业课教材。我们力图打造优秀教材,并认为教材质量的核心是内容质量,但由于编辑个人水平有限,依靠出版社自身的力量大幅度提高内容质量并不现实,故而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组建了本丛书编委会,为本套丛书审纲、审稿。在编委会专家细致的评审下,不仅筛选出一批优秀的作者,而且也帮助编辑和作者理顺了写作思路。可以说每种教材均凝结了众多编委会成员的心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本套教材将有希望涌现出几种堪称优秀的、能适应普通本科高校教学需求的、高质量的立体化教材。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普通本科的教学改革持续进行,不少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当前,高校教师对教学改革配套教材的需求呼声很高,但我们考虑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只适合作为已成熟教学改革方案的载体,未经过较长时间检验的教学改革成果直接体现在教材上并不合适,故而本丛书的各本教材均基于较为成熟的教学改革成果。教材虽然是传播教学改革成果的最佳工具之一,但仅靠教材本身很难将教改思想传达到位,而教材所配套的教案及其他辅助资料则能有效地达到传播教学改革成果的目的。为此我们力图将本丛书打造成主教材与配套电子资料包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提高教材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每种教材所配的电子资料包内均含作者精心制作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答案,有些教材还提供了案例分析、学习指导等更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或学习素材。配套电子资料包可参照教材所附的“配套资料索取说明”索取。立体化教材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高度相似,本丛书中一些教材源自已建成的精品课程,部分教材正在进行相关的精品课程建设,这些教材都有精品课程网站支持。为使教材更加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我们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坚持以活泼的创作风格和贴近工作、社会的内容提升教材的可读性和可用性。
内容概要
本教材沿着两条主线进行内容的整合,即以价格理论为主线的微观经济学内容的整合和以国民收入理论为主线的宏观经济学内容的整合,形成了包括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经济波动理论、稳定性经济政策与实践等内容的现代经济学体系。 本教材适合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基础课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管理干部培训班的阅读资料。
作者简介
陈喜强,经济学硕士学位,教授,广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资源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三、描述经济学理论的工具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供求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 二、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三、单个厂商供给与市场供给 第三节 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其他需求弹性 三、供给的价格弹性 四、弹性理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均衡 一、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四、需求规律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五、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一、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 一、价格效应 二、价格一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三、收入一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四、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第六章 要素市场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第八章 市场与政府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拓展(一)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拓展(二)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十六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主要参考文献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章节摘录
插图:(二)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与主流的经济学思想具有相容性。比如,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在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对价格水平几乎没有影响;在达到充分就业后,总需求的增加将使价格迅速上升而国民收入基本保持不变。换言之,通货膨胀发生在充分就业状态下,非充分就业状态下没有通货膨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我们知道,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所关心的两个最重要问题。菲利普斯曲线的发现给宏观经济决策者提出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两个控制目标互相冲突,难以兼顾。当政府希望通过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来增加就业的时候,客观上得到的结果是产出增加,就业增加,但必然以物价的上升为代价。反之,如果政府采取紧缩政策,虽然能够使通货膨胀下降,但必然要以失业的增加为代价。二、短期的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背后的理论基础,也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比如,美国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方法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弗里德曼认为,企业和工人真正关心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作出预期,并根据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来调整名义工资水平。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就会要求名义工资增加得越快。根据上述思想,弗里德曼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主线整合微观经济学内容,以国民收入理论为主线整合宏观经济学内容。力求简明易懂,通过案例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提供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答案等资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