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晏峻峰 编 页数:290
前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医药院校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创新思考和创新质疑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培养造就信息社会中的合格医药卫生人才。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8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开展的具体条件,我们按照简化课程门类、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路,对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体系及多维度开展教学活动方法做了一些探索,期望能够通过以下教学环节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对医药领域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自己的专业方向联系起来,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坚实基础:通过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础知识,强化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能力,以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相关技术。 强化技能:通过介绍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文档处理能力与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介绍网络技术与相关的网络医学资源及管理软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管理能力。 引导思维:通过介绍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与中医药信息处理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跟踪计算机技术发展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并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提出基于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自己专业方向的数字化项目构架、设计等打下基础。 本书就是基于以上教学思路而设计的。全书可以较好地解决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如下问题。 课程内容时变性与多样性问题。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广度是有目共睹的,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时刻保持掌握与时代同步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本书适合开展立体化的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在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让学生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接受最新的知识。
内容概要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医药信息技术基础》是面向高等医药院校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设计的教材,旨在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对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及信息技能要求日益强化,而现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本行业人员需求的问题。《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医药信息技术基础》可以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能够在课时不足、对医疗卫生领域了解不足以及学生操作计算机能力差异大的情形下,能够伸缩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医药信息技术基础》立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能力,通过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计算机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并将技能的训练与学生思维的启迪相结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在方法与内容的选择上提供指导。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与医药信息学、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医学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中医药信息处理。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医药信息技术基础》配套的实践指导教程适合教师开展立体化的教学活动,多角度引导读者开展学习活动。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医药信息技术基础》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本科、专科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也可作为医药卫生领域科技人员开展信息技术基础培训的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与医药信息学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1.1 计算机概述1.1.1 计算机的起源1.1.2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1.1.3 计算机的分类1.1.4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1.1.5 计算机在医药学中的应用1.2 医药信息与医药信息学1.2.1 医药信息及其分类1.2.2 计算机与医药信息的获取1.2.3 计算机与医药信息的处理1.2.4 计算机与医药信息的分析1.2.5 计算机与医药信息的利用1.2.6 医药信息学1.3 循证医学与医药信息技术1.3.1 循证医学的概念1.3.2 医药信息技术对循证医学实践的影响1.3.3 循证医学对中医数字化发展的启示1.4 医药信息素养1.4.1 医药信息素养的内涵1.4.2 医药信息技能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2章 计算机硬件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2.1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编码2.1.1 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2.1.2 各进制数的相互转换2.1.3 二进制数基本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2.1.4 数据单位及编码2.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系统组成2.2.1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2.2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2.3 微型计算机2.3.1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2.3.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2.3.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3章 计算机软件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3.1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3.1.1 系统软件3.1.2 应用软件3.2 计算机语言3.2.1 机器语言3.2.2 汇编语言3.2.3 高级语言3.3 程序设计方法3.3.1 结构化程序设计3.3.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4 软件工程概述3.4.1 软件危机3.4.2 软件工程3.4.3 软件生命周期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4章 操作系统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4.1 概述4.1.1 操作系统的功能4.1.2 操作系统的分类4.2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4.2.1 磁盘4.2.2 文件4.2.3 文件目录4.2.4 文件的操作4.2.5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4.3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功能4.3.1 设备类型4.3.2 设备管理功能4.3.3 设备驱动程序4.3.4 设备控制块4.3.5 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5章 计算机网络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5.1 计算机网络基础5.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5.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5.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5.2 Internet基础5.2.1 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5.2.2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5.2.3 Internet服务5.2.4 Internet地址与域名系统5.2.5 Internet的接入方式5.3 Internet应用5.3.1 WWW5.3.2 电子邮件5.3.3 文件传输5.3.4 即时通信5.3.5 博客5.3.6 因特网上的道德行为准则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6章 Office办公软件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6.1 Word文字处理6.1.1 Word概述6.1.2 Word基本操作6.1.3 文档编辑6.1.4 格式化及排版6.1.5 使用表格6.1.6 图文混排6.1.7 页面设置与打印6.1.8 综合应用举例6.2 Excel电子表格处理6.2.1 Excel概述6.2.2 Excel基本操作6.2.3 数据管理与分析6.2.4 数据图表绘制6.2.5 页面设置与打印6.2.6 综合应用举例6.3 PowerPoint幻灯片处理6.3.1 PowerPoint概述6.3.2 PowerPoint基本操作6.3.3 编辑对象6.3.4 设计幻灯片6.3.5 演示文稿的放映6.3.6 页面设置与打印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7章 网络医学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7.1 医药信息检索7.1.1 搜索引擎检索7.1.2 网络数据库检索7.2 医药信息交流7.3 医药文献管理7.3.1 文献管理工具简介7.3.2 医学文献王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8章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8.1 医院信息系统8.1.1 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8.1.2 医院信息系统的特性8.1.3 医院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8.1.4 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的层次8.1.5 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8.2 电子病历8.2.1 电子病历概述8.2.2 电子病历的关键技术8.2.3 电子病历的实现和应用8.3 远程医疗8.3.1 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与功能8.3.2 远程医疗的核心技术8.3.3 远程医疗和电子病历的关系8.4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8.4.1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8.4.2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8.5 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8.5.1 信息标准化概念8.5.2 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内容8.5.3 国内外医学信息标准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第9章 中医药信息处理引言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9.1 中医药信息化9.1.1 中医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9.1.2 中医药公共信息系统建设9.1.3 中医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9.1.4 中医药科技和继续教育信息系统建设9.2 数字中医药9.2.1 数字中医药的含义及内容9.2.2 数字中医药的意义9.3 四诊客观化9.3.1 四诊客观化概述9.3.2 望诊客观化9.3.3 闻诊客观化9.3.4 问诊客观化9.3.5 切诊客观化9.4 中医电子病历9.4.1 中医电子病历概述9.4.2 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的特殊性9.4.3 构建中医电子病历的意义9.4.4 中医药信息标准化9.5 中医药文献数字化、规范化9.5.1 中医药文献数字化概述9.5.2 中医药文献数字化及基本流程9.5.3 数字化工具软件介绍9.5.4 中医药文献规范化与主题标引9.6 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9.6.1 中医药信息分析新技术--数据挖掘9.6.2 中医辅助诊疗决策支持系统9.6.3 中医专家系统9.6.4 中药信息研究9.7 常用中医药基础数据库介绍小结习题本章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计算器的发明计算机的原来意义是计算器,人类发明计算机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处理复杂的数字运算。而这种人工计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亲曾担任税务局长,当时的币制不是十进制,在计算上非常麻烦。帕斯卡为了协助父亲,利用齿轮原理,发明了第一台可以执行加减运算的计算器。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加以改良,发明了可以做乘除运算的计算器。之后,虽然在计算器的功能上有改良与精进,但是,真正的电子计算器,却等到公元1944年才制造出来。 3.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当时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教室一般大。它当时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这在当时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在以机械方式运行的计算器诞生百年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由机械向电子时代的过渡,电子器件逐渐演变成为计算机的主体,而机械部件则渐渐处于从属位置。二者地位发生转化的时候,计算机也正式开始了由量到质的转变,由此导致电子计算机正式问世。下面就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主要事件。 ……
编辑推荐
《医药信息技术基础》开启医药信息学之门,铺就自主学习之路;秉承现代计算机技术,捕捉医药信息脉搏;坚实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医药信息思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