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余斌 页数:362
Tag标签:无
前言
自从笔者出版了《微观经济学批判》(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之后,就有人问笔者何时出《宏观经济学批判》。笔者当时的回答是,留给别人去写吧。在笔者看来,宏观经济学并不是所有西方经济学者都认同的,而微观经济学则是他们共同的基础。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经济学教授戴维·罗默所著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中,开篇第一章 讲的就是索洛增长模型,而这个模型及该书后来提出的新增长理论的基础都是笔者在《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彻底否定了的生产函数。既然《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已经敲碎了西方经济学在马克思身后用数学工具搭建的最后的庇护所,再批判宏观经济学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但是,笔者很快就发现自己过于乐观了。尽管西方经济学在学术逻辑上已经遭到了彻底的否定,但是,正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未能将基督教驱逐到历史的垃圾堆中一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只要西方经济学所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还在世界上广泛存在,那么不科学的它也就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例如,当笔者在深圳的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学学术会议上应邀介绍《(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的思想时,一些经济学教授在台下就坐不住了,指责笔者砸了他们的饭碗。这一方面说明他们承认笔者的批判是对的,是他们无法反驳的,否则也砸不了他们的饭碗。另一方面则说明他们既不想改弦易辙,也不懂得变通。
内容概要
作者以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17版)》为蓝本,对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经典理论和传统观点进行了批判式的深入分析。不仅指出了西方经济学不能解决的诸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也为读者开辟了一个看待身边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余斌,男,1969年生,湖北武汉人,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华北电力大学MBA社会导师等。
主要作品有《经济学的童话》、《管理中的定量分析——中国本土案例解析》、《微观经济学批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耻辱——彻底否定资本结构无关论》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1.1 稀缺的资源——欲壑难填 1.2 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1.3 假设与模型——理论还是现实? 1.4 宏观与微观——真正的区分 第2章 市场与政府 2.1 市场是什么——远非万能的机制 2.2 贸易与专业化——所有人从中获益? 2.3 政府的经济职能——被无形掌控的“手” 第3章 供给与需求 3.1 需求——想要的与能得到的 3.2 供给——如何满足我们的需要 3.3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买者与卖者的战争 3.4 总供给和总需求——纸上的平衡 第4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 4.1 GDP的计算——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4.2 GDP计算的问题——亚当·斯密的错误 4.3 GDP的分解——GDP的实质是什么 4.4 误差与遗漏——我们的GDP少了什么? 4.5 GDP的意义——不要让GDP蒙住眼睛 第5章 实际GDP与价格指数 5.1 实际GDP与名义GDP——五十步笑百步 5.2 价格指数——指鹿为马 5.3 通货膨胀率——让你失去正常的感觉 第6章 消费与投资 6.1 消费与收入——凯恩斯还是马克思 6.2 储蓄——国民总储蓄不等于所有国民的储蓄 6.3 投资——没有消费的并不都是投资 第7章 总需求理论与乘数模型 7.1 商业周期波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7.2 总需求理论的基础——苹果加电脑不是苹果电脑 7.3 乘数模型——颠倒因果的一堆流沙 7.4 乘数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似是而非的荒唐辩解 第8章 货币和利率 8.1 货币——定义、形式和作用 8.2 利率——为什么存钱要给利息 8.3 现值——谁夺走了我们的财富 8.4 货币需求——数量与形式 第9章 银行和金融体系 9.1 银行与货币供给——银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9.2 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风险在哪里发生 9.3 金融资产与股票市场——你的资产为什么会缩水 9.4 金融经济学——金融贵族的游戏 第10章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 10.1 中央银行与美联储——加息是好事还是坏事 10.2 货币政策的基本要点——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准备金 10.3 货币传导机制——政策作用的链条 10.4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印多少钞票才合适 10.5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国际银行家趁火打劫的工具 10.6 货币的长期影响——供给量不断增长的倾向 第11章 经济增长的进程 11.1 经济增长的意义与要素——如何为最大多数人发展经济 11.2 经济增长理论——一种现象,多种说法 11.3 美国经济增长的模式——贡献最多的与受益最大的 第12章 经济发展的挑战 12.1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贫困和国际掠夺的抗争 12.2 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垄断时代的国家干预 12.3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为什么没有最佳路径 第13章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 13.1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与美元霸权 13.2 汇率的决定——谁决定钱的价格 13.3 国际货币制度——经济危机暴露的问题 第14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4.1 对外贸易与经济活动——代价与风险 14.2 全球经济中的相互依存——不对等的依存 14.3 当前国际经济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 第15章 失业与总供给的基础 15.1 总供给的基础——长期还是短期? 15.2 失业——恩惠、运气还是阴谋 15.3 工资——资本家凭什么拿最多的钱 第16章 保持价格稳定 16.1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影响——从蚕食到鲸吞 16.2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转嫁罪责的高手 16.3 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两难困境——穷途末路的死胡同 第17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 17.1 古典学派兴起与凯恩斯革命——两种利益集团代言人的斗争 17.2 货币主义——对金融资本投降 17.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货币主义争宠 第18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 18.1 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政府欠债绑架了谁 18.2 稳定经济——美好而艰难的理想 18.3 新世纪经济前景——金融风暴吹走“虚伪的遁词和空话”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那些有租金控制的城市里,房东用各种机制来配给住房。有时,住房分配给那些愿意暗中向大楼管理者送钱的人。实际上,这些贿赂使公寓的总价格(包括贿赂)接近于均衡价格。在自由市场中,房东努力使自己的房子清洁而安全,因为令人满意的公寓可以得到较高的价格。与此相比,当租金控制引起短缺和排队等待时,房客得到了低房租,但他们也得到了低质量的住房。决策者往往通过实施增加的管制来对租金控制的后果做出反应。但是,这些法律实行起来困难且代价高昂。当取消租金控制,并由竞争的力量调节住房市场时,这类法律就都没有什么必要了。在一个自由市场上,住房价格的调整会消除引起不合意房东行为的短缺。既然政策的目的是帮助穷人解决住房问题,那么,自由市场上的房租的上涨能增加穷人租得起的住房吗?在这里,曼昆仅仅只是捍卫有钱人(房东)的利益而已。实际上,在市场上,只要是穷人的住房,即使提高房租,房东也不可能努力使自己的房子清洁而安全。任何一个公正的观察者都能看到,生产资料越是大量集中,工人就相应的越要聚集在同一个空间,因此,资本主义的积累越迅速,工人的居住状况就越悲惨。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实行的城市‘改良’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的:拆除建筑低省地区的房屋,建造供银行和百货商店等等用的高楼大厦,为交易往来和豪华马车而加宽街道,修建铁轨马车路等等。
后记
萨缪尔森等在“告别辞”中指出,“历史已经让人们亲眼目睹:经济学逐步变成了一门最为激动人心的和最富有开创性的学科之一。初步学习也让我们看到,市场这个我们始终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成为经济繁荣的万能引擎和消除巨大不公平的重要工具的。”但是,他们随即又不得不承认,“倡导市场的经济学家将会告诉你,‘不公平’是我们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所付出的代价……在冷酷无情的市场的背后也并非没有一丝希望。……尽管失业率已经降低到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的‘最低可持续水平’之下,但货币工资的增长和物价水平的上涨却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且能够一直比较稳定。……美国人收入差距的扩大,许多人穷于无出路的工作和困于潦倒的左邻右舍,不过是市场经济加剧不公平的一种并非夸张的写照。”而他们对“生活在这个无情经济之中的劳工”的建议却是:“从宏观角度看,知足常乐恐怕还是一种美德。”但是,当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保持稳定的时候,劳工的生活将被维持在固定的水平上,所有的经济增长都与劳工无关,经济的繁荣只会加剧而不会消除巨大的不公平。恩格斯在考察爱尔兰的历史时发现,“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最多。马考莱就是一个例证。他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而成了不如他机灵的高德文·斯密斯的一个望尘莫及的理想人物。他的那些捏造正是为了这一目的”。而马克思身后的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向我们表明,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也要伪造科学。伪造得最符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科学著作,所获得的报酬和欢呼声也最多。邹恒甫也恰恰是被在伪造科学方面比他机灵的人物扫地出门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作者本人还是对其他人来说,作品都绝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者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他自己的生存。 ——马克思
编辑推荐
《经济学的真相:宏观经济学批判》:经济学家的言论频频遭到质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纷争?房价上涨,股市震荡,医疗改革,教育调整,经济学家究竟该为谁说话?一针见血的批判,还是故弄玄虚的噱头,让我们一起探究经济学的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