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韩媛媛  页数:1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在经济学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伟大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李嘉图坚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他揭示了地租、利润二者与工资之间的对立关系,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发现了利润率的变化规律,并且概括了货币流通规律。李嘉图高度推崇自由贸易,提出了进行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他大力倡导增加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并坚信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我调节功能,预言资本主义不会发生普遍的经济危机。  李嘉图的理论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李嘉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奇葩”。  本书集系统性和通俗性于一身,使读者能够轻松领略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理论,同时学会用大师的智慧来指导生活,借助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本书适合所有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金融衍生产品投机是引发当下金融危机的重大诱因之一。金融衍生产品价格高企,远远背离其价值,催生了众多的经济泡沫。危机的爆发,令炫目的泡沫纷纷破灭,令高企的价格逐步回归于真实的价值。
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曾说:“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所以,对自经济学产生以来曾形成重大影响的经济学理论和思想进行梳理回顾,尤其是重温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下则别有深意。
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核心,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李嘉图分析了地租、利润二者与工资之间的对立关系,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发现并确立了利润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成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源泉,亦成为了西方经济学诸多流派的基石。时至今日,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仍需要我们时时回归古典理论的价值基点。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思想缘起 一、时代车轮的印记  (一)走向“世界工厂”  (二)“权力应跟随财产”  (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公式”   1. 资产阶级的哲学——功利主义   2. 政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二、李嘉图的传奇人生  (一)“爱神战胜了财神”   1. 出生——犹太人后裔   2. 穿木底鞋——童年的“傻事”   3. 异国求学——少年时的荷兰印象   4. “游戏”——交易所里的少年明星   5. 离家叛教——爱情的魔力  (二)“谁都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富有”   1. 从穷小子到百万富翁   2. 正直而有魄力的公债承包者   3. 广置良田美宅的金融大亨  (三)“即使你同意我的观点,我也不会比现在更爱你”   1. 相见恨晚的偶然发现   2. 在“金价论战”中崭露头角   3. 从学生到导师:与詹姆斯·穆勒的友谊   4. 论敌和朋友:与马尔萨斯的理论交锋  (四)“纪念下院议员,大卫·李嘉图先生”   1. 活跃的议员   2. 与议会有关的写作   3. 匆匆离世的经济学泰斗 三、独具特色的社会观与研究方法  (一)“李嘉图是我精神上的孙子”   1. 边沁“精神上的孙子”   2. “共产主义之父”  (二)“从别的行星上掉下来的人”   1. 流芳百世的经典著作   2. 备受争议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 理论全貌 一、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一)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交换价值  (二)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1. 对亚当·斯密价值决定论的批判   2. 两类商品的价值源泉——稀少性和劳动   3. 价值量——耗费了多少劳动时间,商品就有多大价值   4. 价值与交换价值  (三)形形色色的劳动   1. 创造价值的劳动——抽象掉具体形态的劳动   2. 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3. 捕猎和制造捕猎工具的劳动——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否是个别劳动  (四)两个难看的理论“补丁”   1. “不翼而飞”的价值: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是一种例外吗   2. “多”出来的价值 二、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分配理论  (一)分配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二)地租不是“自然的恩赐”   1. 地租不是土地的产物   2. 从优等地到劣等地的耕种顺序:地租是怎样产生的   3. 地租的两种形态   4. 增长的地租——社会赘疣日益贪婪的胃口  (三)“生存最低限度”决定的“劳动的价格”   1. “劳动的价格”   2. “工资铁律”   3. 下降的工资——资本家无奈的支出  (四)“利润的自然趋势是下降的”   1. 利润的本质      2. 公平的分割:利润平均化趋势   3. 不断减少的利润——脆弱的扩大生产之源  (五)“历史斗争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源被抓住了”   1. 工资和利润的对立   2. 地租与工资、利润的对立 三、瑕瑜互见的见解——货币理论  (一)货币是“一种可变的商品”  (二)“货币只是实现交换的媒介”  (三)“一国所能运用的货币量必然取决于其价值”  (四)价格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   1. 受蒙蔽的见解——货币数量论   2. 货币数量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扩展   3. 货币数量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冲突  (五)稳定的通货应建立在金银基础上   1. 稳定通货的建议   2. 限制银行的建议 四、伸向全球的“看不见的手”——自由贸易理论  (一)国际贸易“最能保障整体利益”   1. 利润扩大的途径之一   2. “最能保障整体利益”     (二)“两优择其重,两劣权其轻”   1. 斯密的理论漏洞   2. 比较优势原理——“两优择其重,两劣权其轻”  (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非“荒谬绝伦的政策”      1. 废除《谷物法》的理论依据   2. 对自由贸易的呼吁 五、节流减赋——赋税理论  (一)“赋税是一个国家土地和劳动产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  (二)工资税等同于利润税  (三)“凡属赋税都有减少积累能力的趋势”  (四)最好的赋税是“税额最少的赋税” 六、资本主义往何处去——经济发展理论  (一)“国家财富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1. 财富增加的两种方式      2. 两类国家的致富方法  (二)猎人“总是要有一些资本才能捕猎鸟兽”   1. 原始社会的木棒也是资本吗   2. 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避免一切干预”是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  (四)英国资本主义的“积累不足”病  (五)资本主义没有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1.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2. 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不会发生  (六)机器与失业关系问题上的“相当大的改变”第三部分 时间洗礼 一、光芒万丈长——源远流长的经济思想  (一)“李嘉图革命”还是“李嘉图谬误”  (二)李嘉图的“真心弟子”   1. 责难与诡辩——19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学论战   2. 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开始——詹姆斯·穆勒   3. “最可悲的样板”——麦克库洛赫  (三)“我同欧文先生提出的所有主要原理都有分歧”   1.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的奇思妙想   2. 世外桃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四)《资本论》出世前“不可超越的东西”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的李嘉图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五)“回到李嘉图去”   1. 李嘉图遗风——新古典学派的古典情结   2. 新李嘉图学派:“回到李嘉图去”   3. 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繁衍 二、生活之树长青——对现实经济的影响  (一)“李嘉图彻底征服了英国”   1. 自由贸易——强者的经济哲学   2. 步履维艰:《谷物法》的废除   3. 披荆斩棘:自由贸易的实现   4. 破灭的神话:保护主义的复归   5. 福祉还是祸患:“李嘉图陷阱”   6. 比较优势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二)“黄金的高价就是银行纸币贬值的明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思想缘起  一、时代车轮的印记  (一)走向“世界工厂”  大卫?李嘉图生活在1772年至1823年间的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蜕变。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的英国,第一个迈进现代工业社会,成为18—19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然而,英国的领先地位绝非无源之水。早在18世纪之前,英国就积聚了发生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与契机,例如,通过海盗式掠夺积累起巨额资本;科学发展和工场手工业奠定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廉价劳动力;200多年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新教思想影响下,英国人民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试图以现实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光荣革命”后英国国内政治稳定,普通国民信赖政府,他们愿意纳税支持政府;18世纪初期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有利于英国的欧洲外交格局。在诸多有利条件下,英国开始大肆开拓海外殖民市场。商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生产根本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由于纺织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爆发点首先出现在纺织业。为了加快生产速度,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接连不断,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随着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等发明的出现,生产规模大大扩展了,生产中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但是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弱点,这就是为了获得水利动力,都无一例外地选址在靠近河流的地方,这种靠自然提供动力的情形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因此,哪个国家能够率先适应工业化需求解决机器动力问题,它就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当时的英国为此做了许多努力,它制定了各种制度,鼓励人们发挥聪明才智。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就产生于英国。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下,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崇拜之中。此前一个世纪里,欧洲经历了历史上的科学鼎盛时期。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发展。艾萨克?牛顿的出现,宣告着科学时代的来临,基础科学成果为18—19世纪诸多科学研究发明铺平了道路。  1765年,瓦特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蒸汽机,这种新机器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用煤量大大减少,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了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瓦特因此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  英国的农业也发生了变化。在自有土地和租赁土地上从事耕作的自耕农经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主经济。在业无产阶级形成了,他们成为工厂工人的后备军。  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英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让这个岛国成为世界霸主。19世纪上半叶英国生产总值世界第一,拥有海上霸主、世界金融中心、殖民大国、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等称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成为了一个神话,一个无法超越的纪录。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英国社会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受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冲击,英国社会原有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分化并重新组合,人数众多的工厂主和投资于工业的商人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消失了,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被迫加入到工人阶级行列。工业革命后期,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已基本简化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大基本阶级。由于当时无产阶级还处在童年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不突出,这样,把握国家政权的地主阶级和具有经济优势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旧是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利益冲突导致这两个阶级在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针锋相对。  (二)“权力应跟随财产”  “光荣革命”后,控制议会逐渐成为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英国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17—18世纪,上院凭借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陈规旧习控制着下院的多数选票。工业革命开始以来,这一现象逐渐阻碍了英国的持续发展。这一时期的英国议会控制在地主阶级手里,地主阶级通过议会制订各种法律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些法律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利于资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要求“权力应跟随财产”,即议会代表权应根据财产公平分配。资产阶级利用当时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展开了改革议会和修改选举法的斗争。经济上失意、政治上大权在握的地主阶级自然不情愿拱手让出政治权力,于是双方展开了长期的争权夺利。  然而,更激烈的斗争是由反法战争带来的经济领域的纷争。首先是拿破仑战争后纸币贬值引发的“金价论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即与奥地利、俄国等国家组成反法同盟,出兵干涉。拿破仑执政后,不断对外扩张。为了维护“世界工厂”的霸主地位,英国被迫第二次与其他国家结盟。为了成功结盟,英国用大量金钱和物资资助同盟国。聪明的拿破仑意识到,如果不能打败英国,那么最好跟英国签订和约,否则无法取得和平。虽然英法两国在1802年3月25日签署了亚眠和约,但和平不可能长久,因为双方政府对条约内容都心存不满,都没有全面履行和约。重开战端不可避免。直到1815年6月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反法战争才宣告胜利结束。然而,不管胜利带来了多少光荣,让英国人民深刻铭记的却是巨额战争花费所带来的苦果。  1793年初,法国大革命使法国的金银大量外流至英国,这使得英国银行系统资金十分充裕。但是,当1795年法国纸币大幅度贬值后,用于日常支付的货币极为缺乏,那些对英国有债权的人都向英国兑换金银以填补缺口,英国的金银开始外流。同时,长期的反法战争,使得英国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国库极度空虚。为了弥补亏空,英国政府在金银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玩起了发行纸币和国债的把戏,导致黄金价格疯涨。当法国特遣舰队出现在威尔士海岸的菲什加德湾时,引起了英国民众的恐慌,民众纷纷将钞票兑换成金银。发生在1797年2月的英格兰银行挤兑事件使该银行惊慌失措,被迫在1797年5月实行银行限制法,停止用纸币兑换黄金,这一做法持续到1821年才结束。这样,英格兰银行获得了发行不可兑换纸币的权力,纸币越发越多,币值越来越低,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蔓延,影响着各个阶级中的每一个人,所以纸币发行成为英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围绕发行纸币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此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金价论战”。  同时,关于《谷物法》的存废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谷物法》是12世纪以来英国管理谷物(尤其是小麦)进出口法律的总称。1791年,《谷物法》从以鼓励出口为主转为以限制进口为主,这给土地利益集团带来了垄断国内谷物市场的暴利。拿破仑战争中,法国的大陆封锁让英国人吃了不少苦头。由于无法进口粮食,英国国内出现了粮价飞涨等现象。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英国痛定思痛,为了保护国内的农业,确保粮食安全,保守的托利党政府再次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小麦必须涨到每夸特80先令(殖民地的价格涨到67先令)才准进口。《谷物法》的颁布,在英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谷物法》生效以后,不断有商人和行会组织等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要求修改甚至废除这部法律。在这场争论中,立场最为坚定的是资产阶级,其原因在于,1815年的《谷物法》是土地利益集团企图保持谷物高价的产物,而谷物高价不仅使工人生活困难,而且造成维持工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提高,而工资的提高挤占了资本家的利润。  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迫切需要在哲学、经济学理论上论证自己争取更大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合理性。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共同催生了一批伟大的哲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首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题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研究论文,政治经济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社会经济发挥重要影响。李嘉图就生活在被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黎明时期的那个充满活力、英雄辈出的时代,并被其深深影响。  (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公式”  1.资产阶级的哲学——功利主义  对李嘉图具有重要影响的边沁(Jeremy Bentham,1782一1832)是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法学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他对英国经济学界的影响,不是来自于他的经济学著作,而是来自于他的功利主义哲学。边沁将“功利”看作外在事物给人带来的利益快乐或祸害痛苦,并认为,避苦求乐是人的本性,既决定人的行为动机,又评价人行为的是非。快乐和痛苦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差别,因此可以计算。  功利主义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功利主义衡量一切社会行为(个人或政府)善恶的根本原则。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利益是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利益的总和,个人在追求利益时,自然增加了社会利益,只要每个人都在追求他的最大利益,社会全体的最大利益就会实现,由此,应该重视的是个人利益。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博士作序,中国人民大学宋涛、黄卫平、贺耀敏、高德步、张宇、陈璋、陈享光、杨志、韩玉军、邱海平10博导联袂推荐。  商品价值,即用来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而不取决于支付这一劳动的报酬大小。  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大卫·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系统介绍了大卫·李嘉图的生平、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在作者笔下,这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屹立于劳动价值论的磐石之上,一手奋力拨开分配领域的疑云,一手奋力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为经济学历史画卷增添了无限光彩。《大卫·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大众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高德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卫·李嘉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李嘉图真是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   质量不错,通俗易懂,有助于很好的理解大为李嘉图本人。
  •   大师的传记,让人有很多感悟
  •   要关注经济发展,不可少读的一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