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幻象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车耳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厉以宁  车耳是我的学生。他是全国恢复高考于1977年第一批被北京大学西语系录取的。在大学三年级时,他通过我的一位朋友的介绍,到北京大学蔚秀园宿舍来找我,向我请教如何才能考上经济系研究生。我在蔚秀园小山坡上的凉亭内,同他长谈了一个下午。他是学外语的,对经济和历史都感兴趣,于是我建议他报考外国经济史专业的研究生。我要他赶快旁听经济学高年级的专业课,并补上高等数学课。我还推荐了几本经济学名著让他细读。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他以优秀的成绩如愿以偿。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他选修了我开设的好几门课程。从那时到现在

内容概要

  《财富幻象》讲述了虽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美国每天却要向世界各国举债至少10亿美元,方能度日;虽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十位,高于日本和英国,但每年却有上百万的美国人申请破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的反差?人们眼中富足的美国,是否只是在危机之外所包裹的一层财富的幻象呢?基于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超过20年的金融业工作经验,《财富幻象》作者从美国的货币政策、经济现状、消费观念、金融政策、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生动地诠释了自己的“美国式错觉”理论,解析出了一个财富幻象之下的危机四伏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和美元贬值,正在逐步将全球经济(不仅仅是美国)拖入尴尬的境地,阅读《财富幻象》,将使读者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的经济、社会乃至文化根源,以及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货币战争与资本战争因何联系、美元贬值与次贷危机是否关联,厉以宁为什么作序。

作者简介

  车耳——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从事过海外投资以及私募基金投资咨询等工作,自1986年开始,曾先后在法国和美国担任总代表多年;曾参加“中国大百科”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入选“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已出版《第三条道路》、《投资西方》、《如此法国》、《如此美国》等多部著作,已发表关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的文章百余篇,曾获中国科学技术论文奖。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美国式错觉1 美国为什么强盛/3—四个过人之处/3—信用标准的运用/52 财富错觉/9—什么是货币错觉(Money Illusion)/9—什么是财富错觉(Wealth Illusion)/10—两者的区别何在/12—市场判断的错觉/13—收支习惯的错觉/14—借贷能力的错觉/15—错觉带来的后果/173 外包倾向/21—广义和狭义的外包/21—电话中心迁离美国/22—如果问讯遇到了外国人/22—如果加工中心建在海外/25—互联网的催化/27—政客们的发酵/29—空心化的倾向/32—通缩还是倾销/33—移民抢了饭碗/344 困局及挑战/37—美国人自食苦果/37—全球化有何漏洞/38—互联网这个魔鬼/40—美国人搬起石头/42第二部分消费错觉5 消费的社会/47—消费的本义/47—消费的示范/51—与生俱来的美国式消费/546 西方人花现金吗/61—支票干什么用/62—信用卡的陷阱/64—新的消费信贷/667 消费还是浪费/69—有钱就花式的消费/69—要节俭还是要奢华/71—最富裕的人最节俭/73第三部分信用制度8 身份管理制度的比较/79—西方国家没有户口本/79—社会安全号/81—驾照充当身份证/839 人事档案还是信用报告/87—繁杂冗长还是简明扼要/87—锁在柜里还是公开出售/90—永世不得翻身还是给人改错的机会/9210 何为个人信用报告/95—信用评分/96—费科积分/97—评级分标准/9911 美国征信机构的四大原则/105—三大征信公司/105—私有性原则/108—独立性原则/109—商业性原则/111—披露性原则/113—感悟道德律/117第四部分信用错觉12 美国的信用历史及其法律环境/123—信用是一种品质/124—信用是一种需求/126—信用成了一种制度/128—公平和平等/135—公开化原则和保护隐私并重/141—美国标准成了世界标准/14513 个人信用和个人破产/151—假如身份资料常常被盗用/152—假如破产成了一种生活方式/154—过度信贷导致破产/158—债务免责指的什么/16014 国家信用和企业破产/165—企业破产和诈骗/165—“最具创新精神”的骗局/168—睁大眼睛盯住美元/173—美国会赖账吗/175第五部分美国式错觉正在影响中国15 信用卡会成为银行的利润中心吗/181—三个假设/182—利润来源/183—背景介绍/18716 假如“杨白劳”在美国/191—“黄世仁”的困惑/191—“杨白劳”的权利/192—《教父》反映的世界/193—公众储蓄被糟蹋/19417 中国人开始博傻/197—如果当日冲销公司出现在中国/197—如果投资变成了投机/198—如果追风潮像流感一样蔓延/200—如果博傻成了一种生活方式/20118 外储盈余的囚徒困境/205—坦白还是不坦白/205—抛出还是不抛出/206—谁都不能先脚软/207—不得不加速处理过剩的美元/208—假如美国人有更大的金库/209—卖火柴女孩的故事/210后记美国还能强盛多久/215附录《中国经济时报》采访之一:反恐的代价/221《中国经济时报》采访之二:外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229参考书目及网站/239

章节摘录

  美国作为一个经济体,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实力来说,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除了人所众知的原因以外,本书将其强盛的根源总结为四点,那就是:挑战意识、法制观念、竞争机制和创新精神。而长期以来建立的个人信用体系则直接体现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美国社会的制度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了解美国的信用制度,就不能把握这个国家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长期进步的脉搏。  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制度化的推行和被市场普遍接受的程度。与一般的人事档案相比,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简单易行,更人性化,人人平等,可以勘误和纠错,而且还成了一种商品,能不断地被出售并创造价值。  对欠款必付的人来说,信用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对欠钱不还的人来说,信用则是一种代价。  财富错觉和信用错觉的相同之处是这两种错觉都产生于金融领域,都是高估而不是低估,是夸大而不是缩小。财富错觉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有一定的财富,信用错觉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有一定的信用。  两者不同之处是:财富错觉主要指人们高估自己的借贷能力和自己的波动性预期收入,而信用错觉则主要指给他人带来的错觉,或者被他人高估的错觉。形象化点说,财富错觉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觉,而信用错觉则更多的是指对别人的错觉。  就本书所提出的问题而言,美国给人们的错觉是:那里的个人征信系统是完善的,社会信用体制是健全的,所以没有欺诈行为;美国人对信用的爱护甚于生命,所以他们都是守信用的;美国企业治理是高度透明并置于市场监督之下的,所以那里的企业都重承诺且按时付款;美国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其政府又有无限的征税能力,所以投资美国总是有高收益的。  事实上,拥有世界上最普及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的美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这是一个宁愿付出30%的利息进行信用卡消费而只肯维持低于1%的储蓄率的民族!仔细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储蓄很少却消费很高,其经年累月的信贷消费还能持续吗?  研究者发现,在美国,当入不敷出的消费者发现自己无力支付个人贷款时,很多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违约信用贷款而不是违约抵押贷款。换句话讲,部分美国消费者一旦出现付款困难,他们会首先考虑放弃信用,可见,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爱护自己的信用历史是有前提的,或者说是有限的。  如果情况依旧,美国人就会想到破产,并把申请破产当作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有能力控制支出的时候尽情享用,在形势失去控制后却不肯紧缩开支,而是在提交破产申请之前到处申请信用卡大肆消费,甚至有目的地破产,恶意逃避对信用卡公司和银行的债务。  一些美国人确实在破产。当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每年都有上百万的百万富翁出现时,美国却有上百万的人破产。  美国的一些企业在破产,甚至包括一些富可敌国的巨型上市公司。企业破产并不是失败和耻辱的象征,有些企业家甚至将申请破产标榜为一种经营策略。  美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破产。几年前在美国一向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州长罢免和新州长的选举,原因就是加州政府财政面临空前危机、濒临破产,所以做过州长多年的“政坛常青树”被撤换。  到了中国,人们才知道什么叫储蓄;到了美国,人们才知道什么叫消费。  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07年底,美国信用卡负债已经增加到9 150亿美元,达到历史上的新高。美国各大银行也发布了新世纪7年来最差的财务报表。  2007年至2008年爆发的次级债问题,则更令美国住房市场情况恶化加剧。  因为,与传统的利率抵押贷款不同,有的次级贷款允许借款人在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有的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和零文件的贷款,怂恿借款人在没有资金甚至没有任何收入和偿还能力证明的情况下借款。  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放款机构认为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如果还贷出现困难,只需要收回房子就可以了。只是物极必反,一旦房产价格停滞或下滑,借款人就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卖出,房价也可能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这种形势之下,脆弱的抵押贷款市场因此发生振荡,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继续下滑,由此恶性循环,次级放贷的危机形成。  美国人高估了自己的履约能力,所以社会上才会有那么多的个人破产;美国企业高估了自己的履约能力,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企业破产;那么,美国政府不也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才年复一年地欠下那么多的贸易逆差吗?  有人认为,美国家庭实际负债总额超过30万亿美元,这还不算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负债。即使只算家庭负债,按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创造十几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30多万亿美元的债务也要让全体美国人差不多白干3年才能还清。  所以,我们以前对美国经济的期待存在一个巨大的错觉,而现在该是纠正这个错觉的时候了。  2007年底出版的《经济学家》杂志中,封面文章以“美元的恐慌”为题,指出美国次级贷的信用危机有使美元演变成“次级货币”的危险,并明确指出美国经济在未来很可能进入衰退期,美元的全面贬值会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会使美联储应对经济衰退的降息手段失灵,并引发全世界的紧张。    所以说,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则很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它是这“次级货币”的最大储备国家,不得不与之共进退。  对中国人来说,2008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年份,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年份,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都是不可避免的。美国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和罗杰斯都预言过美元大跌,连言辞一向谨慎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都不看好美国的经济。因此,美国经济在2008年以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相当大,连带着还会在不远的将来严重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这也正是本书所思考和论述的结论。  什么是错觉?按词典的解释,错觉是由于某种原因所引起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客观事物被主观地曲解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只是有些错觉容易纠正,有些错觉不容易纠正,财富错觉属于后一种。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货币错觉(或者说货币幻觉)。它指这样的现象,即人们对货币心理上的估价往往忽视了它的真实购买力。这个错觉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只把货币同其表面价值相联系,对其实际购买力的变化却没有足够的认识。有货币错觉的人在工资加倍,物价上涨也加倍,而使其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仍有富裕了的感觉。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错觉的作用是很厉害的,因为人们的工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的货币工资水平而不是他的实际工资水平。所以,在一个人的货币工资下跌时,即使在物价水平也下跌使其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他也会拒绝工作表示抗议。反之,当他的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使其实际工资降低时,他却没有亏损的感觉,也不会停止工作。  货币错觉对居民消费会产生影响,在工资和物价同比上涨而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仍然会扩大购物,使实际消费水平增加。也就是说,人们在钱多些的时候会增加自己的消费,却忽视物价上涨从而会使自己的储蓄降低的后果。  财富错觉(或者说财富幻觉)是指人们高估自己的借贷能力或波动性的预期收入,2出现比以前更富裕了的感觉,由此产生过度消费的冲动,并在实际生活中增加支出。  财富错觉和货币错觉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错觉均产生于货币形态,都是对个人资产和收入的错误判断,并导致类似的消费行为。同时,产生两者的原因和背景都类似,它们都更多地出现在发达国家而不是非发达国家、现代社会而非传统社会、年轻一代而非年老一代中间。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时也会出现财富错觉,比如在储蓄率高涨的中国。有时,甚至在年老一代也会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富裕社会,比如在储蓄率极低的美国。这一特征还与一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银行的信贷政策、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个人性格和生活习惯有关。  从国内收入来看,美国政府有无限的征税能力。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做出减税和增税的决定,而居民们必须要遵守。在美国,理论上,每1美元的个人收入都是要报税并交税的。  从国际上看,美国政府以为自己有无限的筹资能力,至少目前如此。  尽管美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但是它至今没有发生支付危机。因为印美元的是美国政府,美元是世界上通行的贸易货币。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词汇就是外汇,对大部分国家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外汇是稀缺的资源,获取外汇的方式只能是通过本国商品和劳务的输出,究竟能获取多少外汇则取决于本国产品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由于美国经济太强大了,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美元简直就等同于外汇。世界上没有其他一种货币能像现在美元一样独具外贸结算货币、兑换参考货币、国家储备货币和金融危机时的干预货币四种功能。美元的这四种功能,欧元、日元短期内都无法取代。  所以美国政府发行债券无需提供担保,美元的国际认同性质和美国政府自身的征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上的担保。只要外国投资者继续认同这一点,美国人就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有无限筹资的力量,可以继续发行债券,以新还旧,把国债的雪球越滚越大。这种高估自己借贷能力的现象是财富错觉的第三个特征。  2000年时,美国外贸赤字达到368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5这意味着一年365天中,美国人每天要向世界借超过10亿美元才能弥补外贸赤字的缺口。 2004 年美国外贸赤字达到583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意味着美国每天要向世界借将近20亿美元。如果加上美国政府2004年度4130亿美元的预算亏空(2007年这项亏空减至1900亿美元左右),美国政府及其消费者每天借的钱接近30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美国外贸赤字在2005年上升到了6192亿美元,2006年据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的计算,这一数字达到了8567亿美元,2007年即便有所下降也达到了8081亿美元,2008年预计会达到8319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6%。6  尽管赤字在不断恶化,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却曾说过他不担心国际贸易赤字,他最担心的还是通货膨胀的隐患。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美国人不害怕自己在世界上的借贷能力,而害怕在本国市场借不到钱了。    外包现象显示出美国经济空心化的趋势。在近几十年来,美国企业已经把体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现在它们正在把工程、软件、产品设计和开发这些脑力密集型的工作转移出去,那么美国在未来还剩下什么呢?    今天盛行世界的全球化本应印证着这个古老的经济学原理,但是西方国家鼓吹的全球化却是不完整的,是人为扭曲的,或者说是狭义的。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在商品的资源、资本和劳动三个生产要素中,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财产资源,指土地本身、矿藏、森林等;资本包括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等一切人造的生产辅助物;劳动包括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人的全部体力和脑力才能。在19世纪以前的传统生产中,因为运输没有那么发达,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的流动性最小,资本次之,人员流动性最大。几百年间西方人发明的奴隶贸易就证明了这一点。那时的西方国家工业如果劳动力匮乏,就直接在国际上招募,甚至公开抢夺,不远万里,将劳动力从非洲和亚洲运往北美。  现代经济中这个关系则倒了过来,人员的流动性最小,资源次之,资本流动性最大。当代发达国家不可能让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进入本国承揽建设项目。西方国家给人的印象是开放的经济、人员自由流动的市场和民主法制的社会。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西方国家另一个侧面是开放的经济在吸收产品时有针对性地设置限制,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主要面向西方人自己,主要表现为:限制性商品市场准入、严格限制的劳动力市场准入。    以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可预见的将来,完全摆脱掉美元储备对各国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以原来的价值将外汇花掉,人们事实上已经陷入经济学界近年来提及的囚徒困境中了。    由于美国人经年累月的双赤字,即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元下跌的趋势不可避免。那么这个困境中的博弈,其可能的结果如下。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各国中央银行都继续持有美元而不抛售,甚至增持美元,其结果是等着美元慢慢地下跌,这样的损失最小,就如同囚徒都不坦白只被判较轻的一年罪名一样。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一个国家中央银行能够悄悄地大量抛售美元,转持欧元、其他外汇或者黄金又不引起其他国家注意,而且其他国家也不抛售的话,那么它就可能在美元大跌之前得以脱身,从而损失很小,而其他国家则会遭受惨重损失。如同囚徒之一坦白从宽被无罪释放而另一人被重判8年一样。  第三种情况是,大家都抛售,结果都造成惨重损失,两败俱伤。就像囚徒的两个人都坦白并都被判5年一样。  在博弈的囚徒之间,最可能也是必然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争相坦白同时幻想着对方不坦白,因为如果对方坦白而自己不坦白自己就会面临最坏的局面。那么,在各国银行处理过剩美元盈余的策略中,究竟哪一种局面最可能发生呢?  有最好的结果吗  第一种情况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不可能发生。尽管各国央行没有像囚徒般地被隔离,他们如果想订一个攻守同盟的话没有人能阻止他们,而且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各国银行之间的协调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每个国家都以本国利益为最高目的,无法做出对美元不抛售的协调,就像不能与虎谋皮一样,并且不会有任何一种协调结果会令所有人都满意的。  第二种情况也不会发生,就像囚徒不能指望别人不坦白而自己坦白一样。没有人天真到会相信别人能替自己赔钱。在金融信息快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从世界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情况下,各国中央银行不可能悄悄地将他们的美元储备抛出又不惊动他人。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其实都是透明的,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从一种货币换作另一种货币的交易不可能隐藏到不被披露出来。  最可能发生的是第三种情况,就是两败俱伤、几败俱伤的结局。因为每个美元储备过剩的国家都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的储备而又不引起其他国家太多的关注。他们知道自己对美元大规模的抛售必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大量抛售,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加速美元的崩溃,损失的是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美元持有人。  所以他们每走一步都要看对方的动静,看市场的反应。    美国人则是在这个可能的崩溃中损失最小的,因为美元贬值幅度越大,意味着他们的外债负担就越小,如果美元像一些经济学家讲的那样贬值50%的话,就意味着美国在海外的债务被减免了一半,而且不需要任何国际协议和承诺,对美元的外国持有者来说,则是他们的储蓄缩水了一半。    就像这个小女孩一样,中国人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以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日趋枯竭的代价,用自己勤勤恳恳的双手,以几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价格向美国人出售了火柴般廉价的商品和劳务。只是我们比小女孩幸运些,得到了一只只“火鸡”并把它们储存起来以备饥荒。毕竟中国人贫穷过、饥饿过,战略储备一直都是中国人不能割舍的。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突然发现,自己那些“火鸡”竟然不值那么多钱了,而且所有人都想抛售手中的“火鸡”!  假如我们将自己火柴般廉价的产品留着一点点卖的话,同样多的火柴能买到比现在多得多的“火鸡”以备饥荒;假如我们不是把“火鸡”像黄金一样地存着,而是把它分给家里人吃的话,至少家人能更健壮;假如我们不仅仅大量储存美国人的“火鸡”而且也大量储存欧洲人或者日本人的“火鸡”的话,未来的生活则更有保障……  人们最终会发现,我们用火柴般廉价的商品温暖了富裕的美国人,而自己还没有发育好的身躯却可能被冻伤。    埃曼纽·托德则在《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还指出:“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结尾,凯恩斯形容道,埃及建那些金字塔的法老们,虽然乱花钱,却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美国就是我们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是由全世界的劳动所支撑起来的。”  世界各国对美国人的最大错觉也在这里。几乎全世界都把美国看做不会倒塌的金字塔,当成最大的消费品市场,都把美国当成个人和企业信誉最好的地方,因此人们向美国输送产品和劳务,又向它提供各种形式的信贷,以至于到了2007年,美国人仍然以每天二十几亿美元的速度向世界借款。如果它还不起或者不想还了,就会将美元贬值。其他国家以美元购置的资产和证券价值就会立即缩水。    根据《美帝国的衰落》的作者、法国知名的社会学家埃曼纽·托德的计算,在“9·11事件”发生的2001年度,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830亿美元,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是680亿美元,对欧盟的贸易逆差是600亿美元(其中对德国的贸易逆差是290亿美元,对意大利的贸易逆差是130亿美元,对法国的贸易逆差是100亿美元),对墨西哥的贸易逆差是300亿美元,对韩国的贸易逆差是130亿美元。甚至对以色列、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贸易逆差都分别达到45亿美元、30亿美元和5亿美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美国人出口的货物少于进口,其消费是以向世界借贷为基础的。美国人不仅向发达国家借贷,还向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借贷。美国人向全世界借钱以满足他们花钱的需求,维持他们的消费习惯,即便是“9·11事件”这种毁灭性的打击也制止不了美国人的购物欲望。

媒体关注与评论

  19世纪初,一位年轻的法国贵族托克维走遍美国的乡间和都市,写了《美国的民主》一书。此书以眼见所闻分析美国何以充满活力,走向富强,成了经典著作。今天,车耳,一位年青的中国学者,经济学家和商人,遍访世界,以其贯通中西文化的背景,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又不失“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心态,独到地描绘和分析了今日美国繁华和昌盛的盲点以及潜在的危机,值得一读。  ——邓琨  美国拉扎尔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  车耳先生的新书《财富幻象》与他有关欧美经济文化的“如此”系列著作一样,以独到的眼光,诙谐的笔法,对其生活和研究中的观察娓娓道出,深入浅出,颇有新意。用财富错觉的概念剖析美国社会消费、收入,财富和信用等经济社会现象,既有创意,又生动形象,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美国目前次贷危机的成因,令读者耳目一新。   ——沙石  瑞士银行全球期货执行董事

编辑推荐

  美元贬值,次贷危机,谁在掠夺我们的财富!股市震荡,资产缩水,如何保住手中的财富!揭秘货币战争,透析资本战争,探源次贷危机,厉以宁教授倾情作序!  看似富有的美国,每天却要向世界举债十亿美元,才能维持运转,可以说,是世界各国对美元的盲目追逐吹起了美国财富幻象的泡沫,因此,一旦美元贬值加剧,引发经济衰退,受伤害的也绝不仅仅只是美国。  富有学术精神的生动阐述,逻辑清楚、人人都能读懂的金融评论。  虽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美国却背负着数千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虽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十位,高于日本和英国,但每年却有上百万的美国人申请破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的反差?人们眼中富足的美国,是否只是在危机之外所包裹的一层财富的幻象呢?  基于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超过20年的金融业工作经验,《财富幻象》作者从美国的货币政策、经济现状、消费观念、金融政策、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生动地诠释了自己的“美国式错觉”理论,解析出了一个财富幻象之下的危机四伏的美国。  次级债危机和美元贬值,正在逐步将全球经济(不仅仅是美国)拖入尴尬的境地,阅读《财富幻象》,将使读者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的经济、社会乃至文化根源,以及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富幻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