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7-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游敏惠,刘秀伦 页数:194 字数:30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立足于大学校园,在介绍有关创造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师、学生、管理、环境等方面出发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图书。主要内容包括:创造与创造学 、创造力及其开发、创造原理与创造技法、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创造品格的培养与大学生创造力开发、课堂教育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学校管理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以及大学生创造力测评。 本书力图让大学生在校园环境里切实地形成强烈的创造愿望和养成良好的创造习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结合大学生的心智特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书可以作为各类大学生的教材和自学材料,也可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创造学学习的实用读本,还可以作为教师和家长培训学生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创造与创造学 1 1.1 创造 1 1.1.1 创造的涵义 1 1.1.2 创造的特征 2 1.1.3 创造的分类 3 1.2 创造学 4 1.2.1 创造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 5 1.2.2 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 7 1.2.3 创造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 11 1.2.4 创造学的功能 12 1.3 创造学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13 1.3.1 创造性教育 13 1.3.2 创造学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15第2章 创造力及其开发 19 2.1 创造力概述 19 2.1.1 创造力及其内涵 19 2.1.2 创造力的基本结构 20 2.1.3 创造力的基本特性 23 2.1.4 创造力的分类 25 2.1.5 创造力与智力、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关系 27 2.2 创造力的开发 31 2.2.1 创造力开发的含义 31 2.2.2 创造力开发的依据 32 2.2.3 影响创造力开发的因素 33 2.3 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39 2.3.1 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的重要性 39 2.3.2 大学生创造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40 2.3.3 影响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障碍 43第3章 创造原理与创造技法 46 3.1 创造原理 46 3.1.1 综合原理 46 3.1.2 分离原理 47 3.1.3 组合原理 48 3.1.4 还原原理 49 3.1.5 移植原理 50 3.1.6 换元原理 51 3.1.7 迂回原理 51 3.1.8 逆反原理 53 3.1.9 强化原理 54 3.1.10 仿生原理 54 3.2 创造技法 55 3.2.1 智力激励法 55 3.2.2 类比模拟创造法 58 3.2.3 设问法 59 3.2.4 联想法 61 3.2.5 列举法 63 3.2.6 形态分析法 66 3.2.7 输入输出法 67 3.2.8 技术移植法 67第4章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69 4.1 创造性思维概述 69 4.1.1 思维的含义 69 4.1.2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知识 69 4.2 创造性思维的类型 72 4.2.1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72 4.2.2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73 4.2.3 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 74 4.2.4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74 4.3 创造性思维的突变方式 75 4.3.1 联想 75 4.3.2 想象 78 4.3.3 灵感 80 4.3.4 直觉 82 4.4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82 4.4.1 创造性思维的激励 82 4.4.2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85第5章 创造品格的培养与大学生创造力开发 88 5.1 创造品格概述 88 5.1.1 创造品格的含义 88 5.1.2 创造品格的主要特征 89 5.2 创造品格的培养 92 5.2.1 克服心理障碍 92 5.2.2 不向挫折和失败屈服 98 5.2.3 培育勇敢精神 99 5.2.4 磨砺顽强的创造意志 100 5.2.5 树立正确目标 101 5.2.6 保持健康的创造情感 102 5.2.7 激发积极的创造动机 103 5.2.8 确立正确的创造信念 104第6章 课堂教育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06 6.1 实行创造性课堂教育的必要性 106 6.1.1 对传统课堂教育的反思 106 6.1.2 树立创造性课堂教育的教育观念 110 6.2 创造性课堂教育的实现 112 6.2.1 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 112 6.2.2 创造性课堂教育的原则 113 6.2.3 创造性课堂教育的实现过程 116 6.2.4 创造性课堂教学方法 120 6.3 为创造性课堂教育的实现创造条件 124 6.3.1 创造性课堂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124 6.3.2 扫除实现创造性课堂教育的障碍 130第7章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32 7.1 校园文化概述 132 7.1.1 校园文化的涵义 132 7.1.2 校园文化的特征 134 7.1.3 校园文化的功能 135 7.1.4 校园文化活动的几种形式 136 7.1.5 校园文化建设 137 7.2 第二课堂活动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41 7.2.1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 141 7.2.2 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 142 7.2.3 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 143 7.2.4 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创造力的训练 144 7.3 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47 7.3.1 开展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47 7.3.2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49 7.3.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150第8章 学校管理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54 8.1 学校管理概述 154 8.2 教学管理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59 8.2.1 教学目标管理及其创新 159 8.2.2 教学计划管理及其创新 159 8.2.3 教学内容管理及其创新 160 8.2.4 教学组织管理及其创新 163 8.3 学生管理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64 8.3.1 学生管理的原则 164 8.3.2 学生管理的内容及创新 1658.4 宿舍管理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69 8.4.1 宿舍管理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170 8.4.2 在参与宿舍管理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170 8.4.3 在宿舍管理中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式 172第9章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 174 9.1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的意义和原则 174 9.1.1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的意义 174 9.1.2 大学生创造力测评的原则 175 9.2 创造力测评的内容 176 9.2.1 创造者的个性人格特征 177 9.2.2 创造者的创造性思维特征 1789.3 创造力测评的方法 178 9.3.1 创造力测验法 178 9.3.2 创造力实验法 183 9.3.3 创造性产品分析法 183 9.3.4 主观评定法 183 9.3.5 个案调查法 184附录 186后记 192参考文献 19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