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方大怀 著 页数:287
Tag标签:无
前言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不仅深刻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更为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交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行业的灵魂,是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交通运输是支撑经济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服务是其本质属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交通发展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出了“发展现代交通业,建设一个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现代公路水路交通系统”。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也正是我们基于交通运输的本质属性和交通行业的神圣使命所作出的价值选择,是交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引导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内容概要
交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行业的灵魂,是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交通运输是支撑经济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服务是其本质属性。
书籍目录
总序导论前言第一章 航道的发展和历史状况一、航道的萌发二、航道的演变三、航道的管理体制第二章 航道文化的探幽寻微一、正本清源说航道二、航道与水运相映生辉三、开辟美好生活的新航道四、漫步航道文化第三章 航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一、航道乘载人类走向文明二、城市丽影闪烁江畔三、流域经济大发展四、旌旗猎猎映航道五、得天独厚数航道六、航道浇灌文化繁荣第四章 航道的科技文化一、行轮的眼睛——航标二、航标的“心脏”——能源三、航道维护的“利器”——工作船艇四、航道工程技术的发展五、航道测绘技术的发展六、“数字航道”的兴起第五章 航道的地域文化一、自然地理环境与航道文化的形成二、人文因素与航道文化的形成三、地域经济与航道文化的形成四、疆界因素与航道文化的形成第六章 航道的建筑文化一、灯塔与信号台——船舶的守望者二、船闸——船舶上下的楼梯三、纤道——人类用肩膀拉动文明前行四、坝和桥——与航道相伴相生五、周边建筑——航道的另一道风景第七章 航道文化的人文内涵一、航道人的生存状态二、航道人群体文化的形成三、航道人的精神追求第八章 当代航道人文化建设探索一、长江航道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新时期江苏航道精神展示三、邵伯船闸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四、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文化建设实践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住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航道。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古巴比伦的传说,故事说一位巴比伦国王的祖先梦见他遇到了神。神告诉他,洪水就要淹没大地,来惩罚人类的罪恶。因为他一向对神十分虔诚,所以神要搭救他。这个人听从神的吩咐,造了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带了几只动物和一些种子。没过多久,乌云布满天空,黑暗笼罩了大地,狂风暴雨袭来,滔滔洪水淹没了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风住了,河水平静下来。这时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动物放出方舟,将种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开始了。西方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是从这个传说演变而来的。故事一方面寄托着古巴比伦人逢凶化吉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巴比伦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舟楫。 古埃及人很早就懂得乘船在尼罗河上航行。在古埃及语中就有“到北方”和“到南方”的单词,其意义分别是“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说明利用尼罗河航行已是古埃及人当时重要的交通方式。另外,.从史前时代的瓶画中可以看到人们乘着大船在尼罗河中航行的景象。由于尼罗河是天然的交通大道,不论是上行或下行,船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古埃及人建造的船舶大约有两大类,一类是小型的日常交通用船,一般是用纸沙草编织而成的,由于制造和原料取得都很方便,船便成了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至于要运输货物和重物,如石材等,都必须用比较大的木船。古埃及人很早还明白了用帆的道理,有经验的水手,当他们向南航行时,就升起风帆,利用北风推帆逆流而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