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毛红梅 主编 页数:273 字数:437000
前言
自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在英国问世以来,地下铁道以其安全、快速、容量大、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成为现代化城市中的“绿色交通”。当前,我国地下铁道的建设方兴未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亟需此方面的建设人才。 本书面向高等职业院校交通运输与土建类专业,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下铁道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及必要的设计理论。主要内容有:线路设计、轨道工程、地铁车站与区间的结构、地铁明(盖)挖法、新奥法、盾构法、沉管法施工、高架结构设计与施工、地铁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地铁设备及地铁工程实例等。 本书的编写以职业岗位群对高职高专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要求为依据,旨在培养技能性人才;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重在施工技术的介绍,同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必要的工程实例来强化技术的应用;内容力求新颖,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汇集了目前地铁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 本书既可作为交通运输与土建类专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及从事地下铁道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学及参考用书。 本书由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编写。其中第一、第三、第六章由毛红梅编写,第二、第四、第十章由郭亚宇编写,第五章由裴巧玲编写,第七、第十二章由宋秀清编写,第八、第九章由刘杰编写,第十章由张玉鹏编写。全书由毛红梅负责统稿,由石家庄铁通学院张素敏副教授负责审稿。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介绍了地下铁道的设计与施工,同时就地铁必要的机电运营设备作了介绍,主要内容有:地下铁道路网规划、线路设计、轨道工程、地铁车站与区间结构、地铁明挖法、新奥法、盾构法、沉管法施工、高架结构设计与施工、地铁设备、地铁施工组织管理等。本书内容上侧重于施工技术的介绍,并对各种施工技术提供了工程实例予以说明。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铁道工程、交通工程、城市轨道、地下铁道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及从事地下铁道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线路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限界 第三节 线路选线及车站分布 第四节 线路平面 第五节 线路纵剖面 第六节 路基 第七节 案例(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轨道结构 第一节 钢轨 第二节 轨枕 第三节 扣件 第四节 轨道和道床 第五节 道岔及车挡 第六节 轨道工程施工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地下铁道结构 第一节 地铁车站的类型 第二节 地铁车站结构 第三节 区间隧道的结构与构造 第四节 设计荷载 第五节 结构设计原则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明(盖)挖法施工 第一节 明挖法施工 第二节 盖挖法施工 第三节 排桩围护结构 第四节 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 第五节 土钉墙围护结构 第六节 支锚工程施工 第七节 基坑开挖与回填 第八节 主体结构施工 第九节 案例(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车站工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六章 新奥法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开挖方法 第三节 支护与衬砌 第四节 辅助施工法 第五节 量测 第六节 辅助作业 第七节 案例(浅埋暗挖法地铁施工)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盾构法施工 第一节 盾构法概述 第二节 盾构的基本构造 第三节 盾构法施工 第四节 盾构法施工地面沉降机理和防治 第五节 案例(成都地铁盾构4标)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八章 沉管法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沉管隧道设计 第三节 沉管施工 第四节 基础处理 第五节 案例(南京长江沉管水底隧道方案)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九章 高架结构设计与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架结构设计计算原则 第三节 单轨交通高架结构设计 第四节 区间高架桥施工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十章 地铁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 案例(×××轨道交通一号线施工组织总体安排)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多种站型 地铁4号线的线路设计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车站对站台的选择。多数车站为岛式站台车站,而像临平路车站,则为岛侧式站台车站,而由于前述的原因,在南浦大桥车站形成了上下重叠式侧式站台车站。从车站层数来说,由于标高的变化、地下开发及处理与其他地铁线路的关系等原因,形成以二层车站为主,兼有一层半(如溧阳路车站)及三层(如上海体育场车站,浦东南路车站)车站。 (三)换乘点多。换乘方式多样 地铁4号线线路的走向及其功能决定了其势必与规划路网中的诸多地铁、轻轨交通线相衔接,形成较多换乘点,17个车站中有11个车站与其他线路形成换乘,而在宝山路及虹桥路接轨段,实现与明珠一期的共线换乘。本工程以既定的规划路网为依据,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换乘形式,如表2—9所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