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系列丛书(共10册)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江玉林  页数:全10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对国外可持续交通发展理念的形成,以及它的发展战略和主要政策,及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出发,结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时代需求,提出了国外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本书可供国内外交通运输专业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政府官员参考,亦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查用。
  本书出版得到沃尔沃研究与教育基金会资助。

书籍目录

《可持续交通发展国际经验》目录: 1国外可持续交通发展概述 1.1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1.2 国外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时代背景 1.3 国外可持续交通发展理念 2典型国家和地区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 2.1 美国 2.2加拿大 2.3 欧盟 2.4英国 2.5 日本 2.6印度 3国外可持续交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3.1 实施综合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3.2协调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3.3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运输系统效率 3.4切实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3.5加强交通需求管理,缓解交通压力 3.6降低交通能耗水平,鼓励替代能源的使用 3.7控制交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政策研究》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交通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国际论坛》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Strategy and Poli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China》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sues in China》 《Energy,Environment and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5.3 战略重点 5.3.1 加快运输通道建设,优化运输网络结构 运输大通道建设已成为解决运输能力问题的核心和快速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运输能力紧张问题集中体现在运输大通道的数量与能力问题上,要加快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强以水运和陆路为主体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及早形成以铁路及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国内综合运输网络。 农村公路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生产运输和生活出行主要依赖的交通方式,其建设是改善农村交通状况,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全国交通网络的覆盖度和通达率。 内河航运是最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运输方式,要扶植内河航运建设,使内河航运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 管道运输以其特有的占地少、污染小、运能大、成本低的优势需要获得快速的发展,加强油、气管网的优化运行,建设覆盖全国的油、气管网。 (1)加强以水路和陆路为主体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 要提高现有国际航运港口的设施、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沿海24个主枢纽港口的建设,逐步建成以集装箱枢纽港为核心的国际航运中心。 强化现有的中越、中蒙俄和中哈国际通道,增设过境客货运输设施,扩大通过能力;逐步开辟中吉乌、中缅、中巴、中尼、中锡、中老泰等国际新通道。 (2)强化以铁路及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国内运输大通道建设 要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全天候、能力大、能源多元化、能耗小、运输成本低、污染少、通用性好的优势。到2020年,建设营业里程达到l0万krn,复线里程达到5万km,电气化里程达到5万km,复线率、电化率各达到50%的全国铁路网。重点是修建客运专线,到2020年建设1万km高速客运专线、2000km城际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解决铁路干线能力不足;适应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建设大能力的煤运通道(煤炭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货种,运量占到总运量的40%以上),到2010年煤炭外运能力超过15亿t,到2020年,超过20亿t。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车辆行驶速度快,可以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灵活、迅速、可靠、“门到门”的优势,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和服务质量。

编辑推荐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系列丛书(套装共10册)》可供国内外交通运输专业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政府官员参考,亦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查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系列丛书(共10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