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罗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04出版) 作者:罗彦
内容概要
《深圳市城市化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是作者罗彦在对城市化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辨析了外延式城市化和内涵式城市化的特征。通过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景观城市化和人居城市化四个方面,构建内涵式城市化的分析框架,并总结了包括政府、市场和民间三方面的深圳城市化动力。特别是针对目前研究相对不足的民间驱动力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方面。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研究意义 1.1.1理论意义:中国城市化的特色 1.1.2实践意义:为世界城市化研究提供案例 1.2研究目标与研究任务 1.3研究范围 1.3.1基本概况与行政区划 1.3.2深圳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4研究框架与体系架构 1.4.1研究框架 1.4.2研究体系架构 1.5研究方法与资料评估 第2章 城市化理论述评 2.1基本概念 2.1.1城市化 2.1.2非正规城市化 2.1.3城市化动力与动力机制 2.2国内外关于中国城市化研究进展 2.2.1国外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展 2.2.2国内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展 2.3国外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2.3.1经济作用机制的研究 2.3.2社会作用机制的研究 2.3.3城市管治作用机制的研究 2.4国内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2.4.1产业经济 2.4.2技术教育 2.4.3政策制度 2.4.4多元化因素 2.5深圳城市化的研究进展 2.6研究述评 2.6.1城市化内涵越来越丰富,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 2.6.2国内外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总体一致 2.6.3国内研究重点趋向于传统二元理论的研究 2.6.4转型时期的动力机制研究趋向多元化 2.6.5我国趋向于区域城市化视角,缺乏将城市作为面的研究 2.6.6城市化研究理论基础薄弱,体系不完善 2.6.7小结 第3章 深圳城市化特征分析 3.1人口城市化特征 3.1.1城市人口增长与分布演变 3.1.2城市人口结构 3.1.3城市人口阶层 3.1.4人口城市化的问题 3.2经济城市化特征 3.2.1非农产业发展演进 3.2.2非农产业结构 3.2.3行业发展特点 3.2.4产业布局演变 3.2.5非正规经济 3.3景观城市化特征 3.3.1土地利用特征 3.3.2城市空间形态 3.3.3土地开发强度 3.4人居城市化特征 3.4.1城市住房条件 3.4.2公共设施条件 3.4.3生态环境体系 3.4.4交通出行条件 3.5深圳城市化特征的特质性分析 3.5.1快速城市化进程明显 3.5.2人口结构倒挂现象突出 3.5.3城市化二元性明显 3.5.4城市化质量滞后于工业化 3.5.5外向型经济突出 第4章 政府力推动下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4.1改革开放推进城市化 4.1.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4.1.2人口政策改革 4.1.3土地政策改革 4.1.4住房制度改革 4.1.5产业政策改革 4.1.6行政体制改革 4.2城市规划推进城市化 4.2.1确定城市发展框架,为深圳城市空间拓展指明方向 4.2.2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指引指导经济城市化发展 4.2.3城市规划的差异性促使城市化发展存在效益差别 4.2.4城市规划的空间统筹性不足,造成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4.3政府固定投资推进城市化 4.3.1早期城市建设起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3.2城市空间拓展,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4.3.3空间资源约束,政府加快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 4.3.4政府投资政策性住房,解决中低收入需求 4.4深港合作推进城市化 4.4.1深港关系的发展过程 4.4.2深港合作对深圳城市化的影响 4.4.3香港对深圳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4.5案例:龙岗区城市化进程的政府力 4.5.1行政体制改革管理 4.5.2配套政策改革 4.5.3以城市规划为主导的政府调控 4.5.4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 4.6小结 4.6.1设计作用 4.6.2引导作用 4.6.3干预作用 4.6.4规范作用 第5章 市场力推动下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5.1资本市场对深圳城市化的影响 5.1.1深圳外资利用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5.1.2社会资本利用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5.1.3资本市场化的综合分析 5.2土地市场对深圳城市化的影响 5.2.1深圳土地市场进程 5.2.2土地市场对深圳城市化的影响 5.2.3土地市场的综合分析 5.3就业市场对深圳城市化的影响 5.3.1深圳就业市场的发展阶段 5.3.2就业市场对深圳城市化的影响 5.3.3非正规就业市场对深圳城市化的影响 …… 第6章 民间力推动下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第7章 深圳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 第8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1.2人口政策改革 (1)对外人口政策吸引大量国际人才,提高了人口素质 对于境外管理人员实行灵活入境手续,给港澳同胞、华侨、外籍人士来往特区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港澳同胞、华侨进入特区,可凭特区通行证或港澳身份证验证放行,免予登记;外籍人士到特区旅行或办理业务停留7天以内的,可免办入境签证手续,经常来往的可办理一次签证、多次有效的手续。要求罗湖口岸延长关闸时问,并逐步做到24小时都开放通行。并对于在深圳购买住宅、投资办企业的港澳同胞、华侨和外籍人士,允许乘私家车出入。如招商局工作人员来往当时蛇口工业区,在办理入境手续上面可以从简,并可以一次办理3个月多次往返的有效签证。灵活的对外人口政策为深圳吸引大量外籍人才参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人口素质。 (2)对内人口政策吸引了大量人口,满足特区经济发展需求 特区早期,对工业区所需工人,由招商局提供用人计划,提前1个半月送省劳动局,由省劳动局向全国进行人员调配和调动。在1983年,政府改革了劳动工资制度,建立合同工资制度,企业根据需要自行招聘和解雇职工,并建立了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大大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1984年深圳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办理特区居民证和暂住证,加强特区居民管理。1987年举办了首届深圳劳务交流会,开始人员招聘制度。1992年深圳市出台了《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在赞助人员中选调(招)干部工人条件的规定》,用于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使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比例趋于合理。1993年又取消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动员大会。2000年,拥有有效暂住证相互往来深圳、珠海不需办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这一时期的人口政策改革,为深圳快速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二线关的放宽,为大量高素质人才进入特区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伴随着深圳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06年开始,深圳实行了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外来非深圳户籍人口统一办理居住证,并享受社会保障。
编辑推荐
《深圳市城市化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认为民间力是政府力和市场力的重要补充,主要承担了纽带、补充、提升和促进作用。政府力、市场力和民间力相互交织和作用,构成了深圳城市化特征的综合机制。而这三个力是通过引导调控、集聚分散、制约参与等空间过程来构建城市化的规模、结构、分布和质量特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