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杂忆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彭一刚  

前言

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名人才有资格作传记,于是,传记便成了名人的专利。这自然有其道理:因为名人的所作所为关系到国家社稷,他们不时地要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各种批示,参与各种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在立功、立德、立言等方面为人表率,后人不仅对他们崇敬备至,而且还要模仿学习。至于一般的平头百姓,平淡的日子日复一日,自然也就无可记述。我是属于后者,既没有想到也没有资格来作所谓的“传记”。    只是到了老年,怀旧的心情日渐强烈,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许多往事总是萦绕在梦乡或心头,而时日有限,再不作一点记述,那就要尘封到了永年,这多少让人感到有所不甘,再翻到昔日所勾画的一些“记忆画”,于是便提笔记述童年时代的一些往事。哪里知道一发而不可收拾,继学龄前之后,又提到启蒙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而学习生活又和家庭紧密相连,这样,从文体上看俨然就像是一篇自传了。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不那么连贯了,只能是“一事一忆”,因而,名之日“往事杂忆”。诚然,即使是平头百姓,一生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无论是喜怒哀乐,凡对自己触动较深者,都想诉诸笔墨,写上那么几句,不是想要传世,而是留给自家人看看,让他们知道爷爷是怎么走过他的一生的。再扩大一点便是亲友,相处几十年,总想知道一点某人的来龙去脉。    一生中从未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加之,年老后记忆力衰退,许多事情孰先孰后,发生在哪一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是事情本身,也只是一片模糊、混沌的印象,好在无关大局,也用不着过于较真。    彭一刚  2011.12

内容概要

《往事杂忆》是一部自传文学,写了作者自己的童年、少年、成年时代的许多往事:从学龄前开始,继而提到启蒙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然后又是家庭生活。《往事杂忆》是作者彭一刚的自传,写了他的许多往事片段。

作者简介

彭一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名誉院长。1932年生于安微合肥。曾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六部,完成设计二十余项。著作和设计作品曾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2003年、2006年又分别获得梁思成建筑奖和中国建筑教育奖。

书籍目录

依稀记忆中的童年 我的中学生活 短暂的大学生活 天津大学中的几处住所 以床代桌,著书立说 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唯占人和 学习苏联,还是学习西方 忆恩师徐中 桃李满天下俊秀三五枝 民兵操练场上的一场争论 坚辞民盟天津的负责人 第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 第二次赴日参加学术会议 1995年赴威尼斯参加学术会议 1995年在巴塞罗那参加国际建协(UIA)19届世界建筑师大会 两次海峡两岸建筑师学术交流会 1998年美国之行 两次欧洲之游 【附】记院士彭一刚夫妇 2001年俄罗斯之游 2004年再度赴美 2004年捷、匈之行 离“右派”还有多远? 从恐惧到逍遥——“文化大革命”洗礼 1997年在上海与初中同学相聚 2000年高中同学在合肥相聚 初涉江南“乐家乐”旅游区规划 无心插柳柳成荫——记甲午海战馆设计 1989年合肥、皖南之行 2000年的长春、吉林之行 国家大剧院的方案评审 【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抉择——由国家大剧院方案评审所引发的反思 上海世博会的方案评审工作 【附】要体现的是全球华人建筑师的才华和智慧——参加世博会中国馆方案评选有感 北戴河 青岛 《建筑师》编委会 业余爱好 节日茶聚 每周一次的小酌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郑板桥爱竹,尤其擅长画竹,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均是他画竹的心得体会,在画竹之中还有许多咏竹的题跋:“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赞竹之高雅溢于言表。其实喜爱竹的人远非他一人,竹、兰、菊、梅古人以“四君子”称之,松、竹、梅又称为“岁寒三友”。作为南方人我从小就喜爱竹子,只是成年之后,久居北国,便很少见到竹子了,憾哉! 除了鹅鸭之外,房东家还养了一些鸡,当然是放养,用不着喂食。他们用来买油、盐的零花钱主要就是靠卖鸡蛋换来的。我们家就从她们那里买过不少鸡蛋。我母亲是一位善于勤俭持家的主妇,到了后来,我们家也养起鸡来,主要是为了生蛋,所养的多为母鸡,但也必须有少量的公鸡作为种鸡,这样,孵小鸡的全过程我从小便看全了。刚出蛋壳的小鸡特别可爱,呈浅黄色,毛茸茸的,但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鸡的天敌是黄鼠狼,我家搭建的鸡笼就在窗户之下,每当夜间听到鸡的骚乱和呜叫那必是黄鼠狼来作乱,开门一看,一地鸡毛和血迹,那就是黄鼠狼得逞了。平时,每当天明,公鸡便要打鸣,就像报时的钟。“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我从小就有切身的体验。 继养鸡之后,母亲又萌生出养猪的念头。她观察过房东家养猪的情况,认为一点都不难。而且,如果养了一口猪还大有利于生活的改善,于是在我家房子的南头山墙之外围了一个简易的猪圈,买了一口小猪,养到了年底就长成了一只100多斤的大猪,春节前雇人杀了,除鲜肉、内脏供当时食用,其他部分便腌成腊肉,灌制腊肠,供常年食用。这样就不必经常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买肉了。猪确实比较笨,不像狗或猫那样讨人喜欢,从而变为宠物。但临到杀的时候也很可怜,因而,在杀猪的那几天,我便一见到猪肉就反胃,连一口也吃不下去。 近日在电视中看到一则广告:“厨邦酱油天然鲜,晒足180天”,于是回想到我母亲做酱的事,这自然也是从房东家那里学来的。先把黄豆煮了,放在席子上铺成一寸多厚让它发霉,长出一层绿色绒毛,看起来颇恶心,晾干之后用盐水泡,慢慢地就变了质,最后放在一个陶盆中用太阳晒,是否晒足180天我不知道,但确实越晒越鲜,尽管酱和酱油不尽相同,但道理可能还是相通的。 由黄鼠狼骚扰鸡笼便联想到生物的多样性。如今野生动物确实愈来愈少、罕见,有的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但小时在大别山却并非如此。对人有安全威胁的虎豹的确没有见过,但狼和野猪据房东说在不远山里还是时有发现的,特别是狼,有时甚至会窜到村边觅食,夜晚走山路人们还必须防范。昆虫飞禽之类的小生物却多得不胜枚举。孩子们最喜欢的多为蝴蝶、蜻蜒,其品种、花色之多也是数不胜数,凡是稀有和好看的都极大地引起兴趣,但捉起来却并不容易。例如蜻蜒,无论你多么小心翼翼,也无论你从哪个方向接近它,都会引起它的注意,不待你伸手它就飞走了,长大后方知道它长的是“复眼”,是可以眼观六路的。至于鸟类,更是多种多样,特别是水乌,其羽翼之色彩真是五彩缤纷。它们的呜叫声也十分悦耳。

后记

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本“杂忆”的写作,颇感欣慰。然而,杂忆不同于传记,说“完”与“未完”,只能是相对的,因为多忆少忆全由作者自己做主。况且,人还活着,当前的事情过了几年就可能成为回忆的对象,哪里会有完呢?!    我的时间观念十分淡薄,以往发生事情,有时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如果是传记,就必须认真对待,而在杂忆中则可以模糊处之,因为它是一事一忆,前后并不一定要相互关联。    我很喜欢读名人传记,但常常略去它的前三分之一。这是因为他们尚未成名,没有什么骄人事迹,特别是对他们的祖宗八代更不感兴趣,我不相信什么“龙生龙,凤生凤”之类的臆说。就是出名之后,我更看重的也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而更喜欢知道的倒是他的生活细节。伟大业绩常常带有虚夸成分,而生活细节却更能真实地反映人们心灵的本色。    我的这本杂忆,所着重描述的也是个人及家庭生活,当然也包括与我相处的某些同事和朋友。    作者    2012年5月

编辑推荐

《往事杂忆》适合传记文学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往事杂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