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作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页数:5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吸纳了国内相关领域众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分最新进展、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实践与探索、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等五篇介绍低碳生态城市理念、技术体系与典型案例,后附专家论文汇编。本报告相当于一本年度白皮书,对于城市发展路径而言是一门方法论,对于城市建设技术而言是一本工具书,对于数据需求而言是一本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是从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书籍目录
代序 重建城市微循环——一个即将发生的大趋势(仇保兴)导言第一篇 最新进展1 起步与探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概览1.1 编制背景1.2 框架结构1.3 主要观点梳理1.4 总结与改善2 推广与深入:2010~2011年低碳生态城市发展2.1 政府层:政府高度重视,宏观层面引导2.2 学术层:学术交流频繁,理念日渐清晰2.3 技术层:技术日趋成熟,体系逐步完善2.4 实践层:实践探索加强,示范带动发展2.5 探索层:探索研究深人,理论实践结合3 应对气候变化:2010~2011年低碳生态城市国际动态3.1 技术动态:注重低碳发展策略3.2 实践动态:以低碳和零碳排放为目标,制订行动计划4 实施挑战与发展趋势4.1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挑战4.2 低碳生态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篇 认识与思考1 争鸣与讨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之必要性1.1 生态城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必然抉择1.2 中国生态城的迷失?1.3 中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总体思路2 传承与超越——中西方原始生态文明观的差异及对现代生态城的启示2.1 中西方古文化中的“自然”观之差异2.2 中西古建筑的美学之差异2.3 中西城镇选址模式之差异2.4 中西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之差异2.5 中西园林文化之差异3 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3.1 时代的背景3.2 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3.3 整体推行模式3.4 五大推行步骤3.5 小结第三篇 方法与技术1 低碳生态城市技术体系的重要性和构成2 规划与土地利用方法技术2.1 不同层面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2.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创新技术3 温室气体排放评估3.1 以排放为中心的IPCC和WRI/WBCSD温室气体排放模型3.2 以需求为中心混合生命周期方法3.3 美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3.4 中国当前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4 政策管理体系4.1 政策管理模式4.2 政策体系框架4.3 政策激励手段5 绿色建筑5.1 绿色建筑专项技术5.2 绿色建筑集成技术6 能源规划和利用技术6.1 能源规划方法6.2 能源利用关键技术7 水资源利用7.1 城市水系统规划7.2 非传统水资源开发技术7.3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技术7.4 源分离生态卫生排水系统技术8 垃圾处理与利用8.1 垃圾减量化技术8.2 垃圾资源化技术8.3 垃圾无害化技术9 交通9.1 低碳交通发展技术9.2 非机动交通(自行车和步行)规划技术10 生态环境保护10.1 生态规划技术方法10.2 生态设计技术方法11 小结11.1 存在问题11.2 发展趋势第四篇 实践与探索1 十大生态示范城市(区)实践分析1.1 深圳光明新区:绿色新城1.2 成都龙泉驿:田园城市1.3 无锡太湖新城:资源管理1.4 合肥滨湖新区:生态滨湖l.5 上海南桥新城:郊区卫星城1.6 中新天津生态城:探索先锋1.7 曹妃甸生态城:深化实践1.8 武汉王家墩:绿色CBD1.9 厦门集美新城:滨水环湾1.10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激励政策1.11 对比与分析2 低碳生态城市专项实践案例2.1 城市探索:深圳2.2 循环经济发展:武汉2.3 两型社会城乡建设:长沙2.4 低碳交通:昆明呈贡新区2.5 能源规划:厦门创新科技园2.6 生态修复:安徽淮南2.7 绿色新农村:四川盐边2.8 绿色地产:企业先锋实践3 小结第五篇 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体系构建及试评结果(公布)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1.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的研究背景1.2 生态宜居城市研究进展1.3 指数发布的意义2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的研究思路与指标构建2.1 研究思路2.2 研究假设2.3 研究方法3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3.1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结果一过程指数初步评估3.2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要素评价3.3 城市发展路径分析4 小结附录附录1 专家论文汇编专题一 技术体系低碳生态城市技术体系专题二 城市规划2010年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综述生态城市规划的若干思考——基于《城乡规划法》的理解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低碳发展的核心城市生态规划技术方法体系架构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进展专题三 政策管理体系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与管理体系专题四 产业经济低碳生态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专题五 绿色建筑低成本绿色建筑之路专题六 交通低碳生态城市的交通体系低碳交通的实践专题七 能源低碳生态城市的建筑能源规划专题八 水资源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水系统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水资源规划与水环境治理技术——如何营造清澈的城市nars自然水景低碳生态城市水系统的构建专题九 固体废弃物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固体废物处理策略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温室气体减排从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探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低碳化管理专题十 景观设计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和案例附录2 2010~2011年低碳生态城建设发展大事记附录3 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2011年学术交流汇编附录4 2011年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重要学术活动预报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有两种思路:一是整体论。长期以来我们试图从整体上、宏观上、高层上来对人居环境进行系统地设计、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这种思路并没有错,因为我们缺乏从复杂科学的办法来对人类聚居的模式进行整体地、系统地把握与分析。另一方面,应立足于组成城市的最基本元素——人与人和人与物微观行为分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