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纪颖波 页数:15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科学地提出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梳理了国外建筑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一般特征;建立了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参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宏观条件和各阶段发展目标;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建筑认定标准体系;提出了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需要制定的技术标准、变革行业体制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将对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和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纪颖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系。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主要从事预制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管理研究和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曾经承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保险质量检查机构研究》,并参与出版《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与风险管理培训教材》一书。近两年主要致力于建筑工业化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各种检索文章20余篇,研究成果被《中国建设报》头版头条报道。
书籍目录
1 建筑工业化概念界定1.1 工业化的含义1.1.1 工业化1.1.2 工业化与产业化1.2 建筑工业化的含义1.2.1 国外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1.2.2 我国对建筑工业化的认识1.2.3 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与住宅产业化1.2.4 建筑工业化的新内涵——可持续发展1.3 建筑工业化程度的衡量1.3.1 建造标准1.3.2 使用功能1.3.3 经济标准1.3.4 环境标准1.3.5 社会标准2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分析2.1 典型国家和地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概况2.1.1 美国2.1.2 瑞典2.1.3 日本2.1.4 新加坡2.1.5 中国香港地区2.2 国外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一般特征2.2.1 建筑工业化以发展工业化住宅为主要内容2.2.2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建筑工业化2.2.3 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2.4 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2.2.5 注重建筑部品和构配件的通用化2.2.6 从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发展3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分析3.1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3.1.1 第一阶段(1949~1957年)3.1.2 第二阶段(1958~1965年)3.1.3 第三阶段(1966~1976年)3.1.4 第四阶段(1977~1989年)3.1.5 第五阶段(1990至今)3.2 我国预制大板建筑体系的发展分析3.2.1 我国预制大板建筑的发展过程3.2.2 我国预制大板建筑的发展分析4 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4.1 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4.1.1 国内生产总值与建筑业生产总值4.1.2 建筑业企业概况4.1.3 建筑行业人员的就业情况4.1.4 建筑业生产能力4.1.5 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4.2 我国建筑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4.2.1 劳动生产率4.2.2 施工人员问题4.2.3 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问题4.2.4 资源的消耗4.2.5 能源的消耗4.2.6 建筑环境污染4.2.7 建筑寿命4.3 发展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4.3.1 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比较分析4.3.2 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5 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宏观条件分析5.1 建筑工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5.1.1 建筑工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的综述5.1.2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5.2 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定模型的构建5.2.1 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5.2.2 建筑工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5.2.3 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定模型5.3 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的分析5.3.1 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测定5.3.2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6 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分析6.1 建筑结构体系分类及比较6.1.1 木结构6.1.2 砌体结构6.1.3 混凝土结构6.1.4 钢结构6.1.5 建筑结构体系的比较6.2 典型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比较6.2.1 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6.2.2 大模板建筑体系6.2.3 盒子结构体系6.2.4 框架轻板建筑6.2.5 几种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比较6.3 SI体系的选择6.3.1 SI住宅概念及理念6.3.2 SI住宅的特点7 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的行业管理体制变革7.1 设计管理7.1.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1.2 解决对策7.2 招投标管理7.2.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2.2 解决对策7.3 施工管理7.3.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3.2 解决对策7.4 构件生产管理7.4.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4.2 解决对策8 住宅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8.1 经济效益8.1.1 住宅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相关概念8.1.2 住宅全生命周期成本组成8.1.3 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8.1.4 工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全生命周期成本比较案例8.2 环境效益8.2.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及内容8.2.2 住宅工业化环境的可持续分析8.3 社会效益8.3.1 社会效益评价的概念及目的8.3.2 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内容8.3.3 评价体系的说明8.4 工业化住宅可持续发展性认定标准体系8.4.1 认定标准体系的构建8.4.2 评价体系的说明8.5 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住宅认定标准体系9 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9.1 建筑工业化的概念9.2 国外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9.3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9.4 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9.5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目标9.6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支撑体系9.7 我国发展建筑工业化的行业体制变革附录1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附录2 建筑工业化北京大板建筑工程调查问卷附录3 建筑工业化北京大板建筑工程问卷调查研究报告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8.3.1 社会效益评价的概念及目的 8.3.1.1 社会效益评价的概念 项目社会评价是以项目评估、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资深专业人员(包括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做出合理的社会分析或社会影响评价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社会评价有丰富的内涵。在项目评价中具体分析由于项目的实施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深入分析与项目相关的社会过程,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项目相关的社会因素,促进项目与社会的适应性,优化项目实施方案,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潜在的社会风险,提出降低项目社会风险、减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后果和负面影响,增加项目满足特定群体目标的能力,促进项目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适应,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效果的持续发挥;同时分析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对项目做出合理评价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社会评价贯穿于项目过程的始终,项目社会评价着重于未来时间内项目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并提出消除或降低项目负面社会影响的建议和措施。 8.3.1.2 社会评价的目的 住宅工业化社会效益评价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了解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隋况,分析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主要社会因素; (2)识别主要利益相关群体,开展主要利益相关群体参与的项目活动,分析他们的需求和影响; (3)评价项目潜在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分析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4)将与项目目标实现相关的社会因素纳入到项目的方案设计中,提出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的措施。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