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本书委会 页数:7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将建筑设计行业背景、发展方向等内容归为须知,将建筑设计需熟悉的法令规范、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归为须会,将建筑设计的流程及具体内容、技术手段、实例等归为须做。全书按此脉络编写,内容翔实,实例丰富,取材和编撰格式注重实用性,是建筑设计案头常备实用集束型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建筑师须知篇章
1 建筑设计与建筑工程
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和生产运行
3 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的准入
4 建筑工程申报程序与建筑设计阶段
第二篇 建筑师须会篇章
5 建筑设计的任务、目标和原则的思考
6 建筑设计与法规、标准、规范、设防
7 地域、自然气候条件及抗震设防
8 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提要
第三篇 建筑可行性研究报告综述
第四篇 建筑方案设计综述
第五篇 建筑初步设计综述
第六篇 建筑施工图设计综述
第七篇 公共建筑篇
第八篇 工业建筑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建筑设计影响造价的因素 1)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是指总图运输设计和总平面配置,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厂址方案、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系数;总图运输、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公用设施的配置;外部运输、水、电、气及其他外部协作条件等。 总平面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 ①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的大小一方面影响征地费用的高低,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管线布置成本及项目建成运营的运输成本。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应尽可能节约用地。 ②功能分区 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有许多功能组成,这些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合理的功能分区既可以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又可以使总平面布置紧凑、安全,避免大挖大填,减少土石方量和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合理的功能分区还可以使生产工艺流程顺畅,运输简便,降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③运输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运输方式其运输效率及成本不同。从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应尽可能选择无轨运输,可以减少占地,节约投资。但是运输方式的选择不能仅仅考虑工程造价,还应考虑项目运营的需要,如果运输量较大,则有轨运输往往比无轨运输成本低。 2)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部分要确定企业的技术水平。按照建设程序,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已经确定。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工艺技术方案的设计,确定从原料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具体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 3)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 ①平面形状 一般地说,建筑物平面形状越简单,它的单位面积造价就越低。当一座建筑物的平面又长又窄,或它的外形做得复杂而不规则时,其周长与建筑面积的比率必将增加,伴随而来的是较高的单位造价。因为不规则的建筑物将导致室外工程、排水工程、砌筑工程及屋面工程等复杂化,从而增加工程费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K值(即单位建筑面积所占外墙长度)越低,设计越经济。因此,建筑物平面形状的设计应在满足建筑物功能 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实现建筑物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目标要求。 ②流通空间(泛指门厅、过道、走廊,楼(电)梯等空间) 建筑物的经济平面布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流通空间减少到最小。但是造价不是检验设计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其他如美观和功能质量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③层高 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层高增加会引起各项费用的增加。 据有关资料分析,住宅层高每降低10cm,可降低造价1.2%~1.5%。层高降低还可提高住宅区的建筑密度,节约征地费、拆迁费及市政设施费。单层厂房层高每增加1m,单位面积造价增加1.8%~3.6%,年度采暖费用增加约3%;多层厂房的层高每增加0.6m,单位面积造价提高8.3%左右。由此可见,随着层高的增加,单位建筑面积造价也在不断增加。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