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虞晓芬,陈前虎,吴一洲 编著 页数:293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杭州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跨人万元的时代,可以预计杭州经济社会将出现许多新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经济加快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从土地、资源消耗型全面转向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力量的集约型经济结构;二是随着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对生活品位与质量的要求更高,对教育、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将成为居民普遍的意识与行动。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产业高端化,推动从“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杭州服务”的跨越,努力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并提出把“生活品质之城”作为城市的品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城市发展的总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这样经济社会转型、地域空间有限的宏观时代背景下,土地配置能否主动有效地适应、满足并引导杭州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能否在有限的空间里,创新且适应性地提高空间开发与集聚的效益等等都是影响杭州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方面。基于此,迫切需要通过理论上的系统研究来回答:安排多大规模的经营性公共建筑既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的?经营性公共建筑空间时序结构如何合理配置,既能提高集聚效益、生态效益,又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科学指导城市公共建筑规划的重要基础。
内容概要
本书以杭州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经济发展带来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为大背景,充分吸取国际已有研究成果,参照国内外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对杭州市现有公共建筑利用率及空间分布的调查,紧紧围绕“杭州市公共建筑需求容量及空间布局”这一命题,运用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与定量分析工具,得出杭州市区近、中期公建合理规模,并提出空间布局建议,以指导杭州公建用地合理投放与空间合理配置,同时本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对其他城市也有参考借鉴作用。
书籍目录
上篇 城市公共建筑规模与需求容量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公共建筑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第二节 城市公共建筑研究的理论回顾 第三节 城市公共建筑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主要结论 第二章 城市公共建筑规模研究综述 第一节 写字楼需求规模研究综述 第二节 商业公共建筑需求研究综述 第三章 发达城市公共建筑规模比较研究 第一节 城市分类及参考指标研究概述 第二节 全球经济核心城市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第四节 国内发达城市比较 第四章 杭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趋势 第一节 杭州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第二节 杭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杭州公共建筑的发展定位 第五章 杭州市公共建筑规模预测 第一节 写字楼公共建筑需求量预测 第二节 商业公共建筑需求量预测 第三节 杭州市经营性公共建筑需求量预测结果下篇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分布研究 第六章 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区位理论 第一节 城市公共建筑外部宏观结构理论 第二节 城市公共建筑内部微观结构理论 第三节 城市公共建筑理论研究总结 第七章 国内外城市公共建筑空间演化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国外城市公共建筑宏观结构演化 第二节 国内城市公共建筑宏观结构演化 第三节 国内外重点城市公共建筑中心内部结构特征 第四节 国内外城市公共建筑空问结构宏观特征比较 第八章 国内外城市公共建筑演化经验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城市公共建筑空间结构演化轨迹 第二节 国际经验对杭州公共建筑发展的启示 第九章 杭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及其机制 第一节 杭州城市形态与公共建筑的演化简史 第二节 杭州城市空间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演化 第三节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中心演化的动力机制 第十章 杭州现状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杭州现状城市公共建筑数据库 第二节 现状核心区公共建筑分布总体格局 第三节 现状城市公共建筑中心空间体系分析 第四节 现状公共建筑中心区块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第一节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发展的区域背景 第二节 基于城市功能与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判断 第三节 基于政府空间引导战略的发展趋势判断 第十二章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布局原则与模型分析 第一节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布局模型研究 第十三章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布局与分区研究 第一节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宏观布局结构 第二节 杭州城市写字楼公共建筑开发容量空间分区 第三节 杭州城市商业公共建筑开发容量空间分区 第四节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开发功能空间分区 第五节 杭州城市公共建筑开发强度空间分区 第十四章 杭州城市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建议 第一节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特征 第三节 综合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第四节 杭州城市综合体建设的空间时序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城市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环境构成的核心要素,其空间区位特征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不同城市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形态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城市公共建筑不论在形式上还是空间分布特征上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知识经济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工业经济,城市新经济形态中又以生产陸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与巨大的产出效率最为典型,国际性大都市都将城市的公共建筑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进行考虑。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于国际性大都市公共建筑建设与发展的有关理论,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都市圈空间发展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模型、城市办公楼空间区位分布等方面。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回顾如下: 一、关于都市圈空间发展理论回顾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提出了标准都市统计区的概念,随后英国、加拿大也提出了一些类似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划分标准。1957年,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n)在对美国东北部沿海城市化地域进行研究后,提出了都市连绵带(或大都市带)的概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