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编 页数:211
Tag标签:无
前言
设计是人类生活中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这出于行为必须预谋。平常我们说的:“想方设法”、“想辙”、“出谋划策”其实都是设计的内容。专项设计则指有专业和学科性的设计以体现兴造业的学科分工。风景园林设计自古就有,以我国而言数千年出现了如庶似仙,一见难忘,甚至魂牵梦绕的风景园林作品,名噪全球,令人倾倒。这些实践的成果都是人类设计出来的。有些还具有相应的理论记载,但大多不全。有关的知识浩如烟海,而学科集中性的理论都稀若晨星。人类文化靠世代积累,前人想尽办法觅求传统的依托。龟甲、青铜器、竹简、石碑刻和摩崖石刻都是传承文化摸索的途径。现代纸张和电子纸虽书写方便,但要无尽期地保存和传承也还要动动脑筋。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应视为人的天职。我们既坐享前人积累的经验;也应添入自己的积累传承下去。这本集子的根本意义在于世代文化传承,因此要尽可能地把它做好。风景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生产效益和文化欣赏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不断满足人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生活要求,使人可以健康、长寿、心情愉快地度人生。这门设计的特殊性和难点在于学科的交叉性带来的综合性。主要是生物学和兴造学的交叉;科学和工程技术乃至艺术的交叉。博大是精深的基础,精深是博大的升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是1951年在汪菊渊和吴良镛先生建议下成立造园专业的现代学科名称。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近六十年的经验。
内容概要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本书收录学院学生竞赛园林设计作品。本书适用于风景园林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及在校师生、城市规划师、建筑师。
书籍目录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蓬莱镇滨海景观规划与设计 作者:刘晓明/指导教师:孟兆祯 水岸及其周边环境的风景化 作者:周曦/指导教师:孟兆祯 生命之旅——十渡风景区规划与设计 作者:朱育帆/指导教师:孟兆祯 自然和历史之路——杭州大运河地区改造规划 作者:林箐/指导教师:孟兆祯梁伊任 城廓的回忆 作者:萧晶王文奎/指导教师:梁伊任王向荣 寻找远去的西湖 作者:韩炳越李正平张璐刘彦琢 指导教师:王向荣林箐刘晓明 神秘摩梭人的可持续发展文化 作者:邓武功薛晓飞周虹胡敏 指导教师:贾建中唐进群刘晓明徐波赵中枢 安全盒子——北京传统社区中的儿童安全成长模式 作者:余伟增高若飞耿欣魏菲宇高欣 指导教师:李雄梁伊任章俊华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恢复设计——官厅水库多基生态系统 作者:张帆仇银豪李胜闰 明郝培尧胡继光 指导教师:梁伊任魏民 水的庇护所——身为水处理器的社区 作者:苏怡鲍沁星李昱午张云路/指导教师:李雄 蝴蝶效应——“孕育·觉醒·振翅” 作者:赵乃莉周建猷孙鹏/指导教师:林箐魏民 随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黄海可再生能源建立理想化景观模型 的概念设计 作者:李然白桦琳石磊/指导教师:李雄 捕雾——庐山雾收集系统与水处理景观 作者:李辰李楠万乔西张彦 指导教师:刘志成梁伊任朱建宁 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 作者:张云路苏怡刘家琳鲍沁星张晓辰/指导教师:李雄 S+C——羌峰寨生态性恢复规划 作者:沈洁王思元李洋任蓉胡婧 指导教师:王向荣林箐朱建宁 “移植”的河道 作者:孙帅董丽黎琼茹束冬冬张慧 指导教师:王向荣林箐 明日的活力之城 作者:李然李昱午李冠衡白桦琳杨忆妍 指导教师:李雄 找寻历史的记忆——挽救逝去的护城河 作者:高江菡林昱杨芊芊冯潇靳瑞聪 指导教师:周曦 “绿云”——绿色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中的角色 作者:姜松苏博咸宇鹏李梦一欣张焱菁 指导教师:刘志成 因水而迁因水而居——中国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入迁 村落的绿色基础设施 作者:赵晶张钢/指导教师:王向荣林箐 绿带——商业步行街的一种附属结构 作者:张亚平朱时雨李萍/指导教师:李雄 水之根——绿色基础设施的根源,城市的根基 作者:洪泉唐慧超陈科育方威 指导教师:王向荣曹礼昆王沛永 酶——以可持续的景观重塑北京非正式居住区 作者:魏彝许天馨于涵周卫玲 指导教师:曹礼昆瞿志 。 煤矿花园——废弃煤矿的棕地修复 作者:于晓森汪听梦张德娟王铭子李振杰 指导教师:李雄 在缝隙中生长——城中村园林景观设计 作者:闰煜涛李晓佳白丹贾秉玺苑朋淼 指导教师:刘志成赵鸣朱建宁 群——明日的绿色基础设施 作者:赵乃莉熊亮孙鹏李璩周建猷 指导教师:林箐俞7L坚魏民1996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居庸关村镇改造设计 作者:李永红/指导教师:白日新 刘晓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 APR)大学生风景 园林设计竞赛 拉萨城市生长痕迹——极限·盲点·年轮 作者:朱育帆/指导教师:孟兆祯 创造拉萨可持续的雪水景观 作者:赵文斌褚天骄卢姗姗 指导教师:刘晓明李存东史丽秀 呼吸的大明宫 作者:徐姗周啸/指导教师:刘晓明2008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宁波植物园总体规划——自然与文化积淀的融合 作者:徐姗张晶晶朱里莹 指导教师:刘晓明 重组生态——绘制植物美好家园 作者:李利梁仕然李惊 指导教师:王向荣 林箐 衍生之链 作者:赵晶周建猷张钢 指导教师:王向荣 林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涵壁园——墙之情理,石水之喻 作者:孙帅董丽束冬冬张慧黎琼茹 指导教师:王向荣 林箐 水脉 作者:李惊李利徐析杜永安 指导教师:王向荣 林箐 戏迷之路 作者:张鹏黎章程/指导教师:刘晓明 绿源疗泽——引入自然过程的滨海湿地生态恢复 作者:干晓森汪听梦张德娟李振杰王铭子 指导教师:李雄 柳暗花明——什刹海南岸四合院改造 作者:张钢赵晶/指导教师:王向荣林箐 走向新邻里 作者:丘华恩董荔冰/指导教师:王向荣附录 《2009lFLA竞赛中国年》
章节摘录
插图:1990年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的主题是:“滨水景观”(Where the land-scape Meets the Water。),其目的在于鼓励参赛者认识到海滨景观的特殊性并能协调好各类用地之间的关系。显然,这个题目的内涵应该包括有自然的(Natural)和人为的(Arti-ficial)两方面的内容,要着重解决当代社会物质环境fphysical environment)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基于以上的分析,决定选择富有历史传奇色彩的蓬莱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蓬莱镇位于山东半岛的北部,濒临渤海与北海的交界处,其著名的文化价值在于它的两个海滨历史古迹——蓬莱阁和水城。千百年来这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蓬莱阁始建于公元1056年,它既是用来欣赏奇妙的海市蜃楼,更是表达了人们追求理想,向往人间仙境的愿望。水城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基地之一,其巧妙的结构曾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建设,蓬莱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小镇。但是,由于过去对该镇的历史价值和区域特征的认识不同,加上一些城市发展导向上的问题,从而致使其海滨景观无论从功能上、视觉上还是从社会意义上看都未达到完美的境界,不尽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和环境污染,当然也给当地居民及游客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根据蓬莱镇新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其长约4km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状况的评估,本人提出设计方案的中心思想是在尊重当地历史传统的条件下,合理地重新组织海滨用地,使之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活泼的有机体,既要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又要满足现在时代生活内容的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卫生、优美的生活和游览环境。具体目标有两个:(1)保护好两个海滨历史古迹,让人们在体验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它们被注入的新的经济活力;(2)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海滨景观,构想出6个应境而生的场所,即时间场、乡村旅馆、水城步行街、娱乐带、自由市场和水上俱乐部,连以高质量的开放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动态景观网络,为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小镇带来温故知新的活力。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三个关键场所的构思:1时间场:位于蓬莱阁和水城之东,其北有工厂和大海,西、南两面为居住区。环境复杂,充满矛盾与不安,从而也就决定了该基地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反省与沉思的场所。强烈的时间感受根据基地的环境用空间形象隐喻地表达出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交汇于此,伴随有相应的复杂情感:怀旧,对当前日趋恶化的物质环境的焦虑以及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时间就是生命。2乡村旅馆:位于大海农田之间的林区,布局以居民与其生活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村落形式为特色,附有为休息及闲暇活动提供的现代化设施。街道和小溪的走向是敞开的、自然的,散置在其周围的旅馆、饭馆和商店等设施似乎也是漫不经心的,而正是这种气氛能够吸引人们去探索乡野的情趣从而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城市环境。3水上体育中心:由现有港口向西扩展,设立一个大型的水上体育活动中心,附有码头、旅馆、商业区和公园等设施。这里一方面可以举行一些大型水上体育比赛,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个人在户外体育活动方面的需要和兴趣。大海与蓝天之间矗立着以铁链连接的巨大彩色柱体,即为该中心的特征,旨在鼓励人们不畏艰险,亲身参与同自然与命运的搏斗。竞赛评委会的评语:这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作品。其着眼点从尊重文化传统出发,既考虑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又结合了使用功能上的要求。该作品表明其作者善于运用景观要素和有趣而现实的方法,使得城市环境里的自然资源同历史、社会背景及海滨特色融为一体。
编辑推荐
《学生竞赛设计作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