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汤放华,陈修颖 著 页数:251 字数:410000
前言
城市群是区域内众多城市通过紧密联结和有序分工后形成的城市有机体。城市群发展水平标志着区域发展水平,城市群的空间组织效率直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效率。因此,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由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迥然不同。本书将我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阶段划分为传统经济时代、计划经济时代、转型经济时代和未来发展时代4个不同的时期,各个时期的空间结构特征不同:传统经济时代是城市群形成和演化的基础,空间结构要素基本沿着自身的演化逻辑演进,城市规模小而分散;计划经济时代,长株潭城市群初步形成,空间结构受来自上层的空间管制力影响最大;转型经济时代,虽然空间管制依然发挥主要作用,但是来自下层的力量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力量将左右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 本书在梳理了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实证,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与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认为:①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影响特征和机制是不断变迁的;②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可通过区域空间结构组成的六大要素即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级、流等起作用并综合表现出来;③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根据其社会经济环境特点和空间特征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传统经济时代、计划经济时代、转型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时代,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与机制,并形成不同的空间格局;④传统经济时代的城市群具有低水平离散空间结构特征,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较少、通道不完善、等级结构不明显、网络不健全、流动性水平较低,产业布局受自然条件约束大。
内容概要
本书在梳理了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实证,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与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共分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相关概念与研究设计、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和规律、空间结构演化机制、长株潭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特征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引言第1章 研究综述 1.1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源起 1.2 国内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1.3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1.4 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设计 2.1 城市群 2.2 研究区域 2.3 资料来源及评估 2.4 选题意义 2.5 研究目标 2.6 研究思路与框架 2.7 主要内容 2.8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第3章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和规律 3.1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析 3.2 空间结构要素的演化规律 3.3 空间结构格局的演化规律 参教献第4章 传统经济时代:低水平离散空间结构 4.1 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区域条件 4.2 空间结构演化机制 4.3 区域空间结构特征 4.4 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参考文献第5章 计划经济时代:低速均衡空间结构 5.1 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5.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动力机制 5.3 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特征 5.4 城市群空间格局 5.5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参考文献第6章 转型经济时代:非均衡极化空间结构 6.1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条件 6.2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机制 6.3 长株潭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特征 6.4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格局 6.5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参考文献第7章 未来展望: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7.1 空间结构演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7.2 空间结构演化动力机制 7.3 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7.4 空间结构优化引导策略 7.5 未来长株潭城市群空间重构 7.6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参考文献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贡献与创新
章节摘录
第一,不断优化的分形特征。分形理论是美国学者B.B.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bmt)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通过分维分析,可以揭示系统的演化。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因此,在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分形性质。我国不少学者均认为城市群具有分形特征,如刘继生等对东北城市群进行了分形研究,周国华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分形研究,张勇强对城市及城市群进行了分形研究。 城市群的分形结构是城市群区域城市“借助于综合运输的通达性”所形成的“集合体”哪。它之所以形成,就在于其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通过不同形式、速度、流向、流量的“空间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时时刻刻在发生发展着,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分维特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城市间的职能分工,相互作用力越大,城市间的分工越明显。就分维值而言,沪宁杭、京津唐、辽宁中南部等城市群高于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城市群,表明前者城市间分工更明显,城市间空间流交换更强烈。城市群区由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地域结构紧凑与松散的差别。沪宁杭城市群分维值最大,地域结构最紧致;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城市群分维值最小,地域结构最松散;京津唐、辽宁中南部城市群则介于两者之间。 沪宁杭、京津唐、辽宁中南部等城市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维,因为按照分维的定义,其数值应大于分形体的拓扑维数而小于嵌入空间的维数,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应小于2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三大城市群区的各城市历史基础好,改革开放后,上海、北京、沈阳等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其“荫蔽”效应对城市群区的城市产生了相对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加强,新城市的孕育将会降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第二,增长极的“二次极化”特征。 城市群在形成过程中,核心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极化阶段以后,城市群区的地域结构的演化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城市群地域结构的更大的转换取决于城市群边缘地区新极的产生过程,即“二次极化”过程。由于城市群区综合交通网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群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快速综合交通走廊的建立,城市群边缘地区产生新的增长极。新的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导致城市群边缘地区地域结构的重组,形成新的城市组群,城市群地域结构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当然,新的城市组群的产生也是在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作用的宏观背景之下进行的,深深地打上了城市群核心城市影响的烙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