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树声 页数:208
Tag标签:无
前言
多年来,我倡导地区建筑学,其理论与实践不能没有地区人居文化研究的根基。这就需要对地区人居环境历史进行深入的整理和系统研究。以特定地区人居环境为对象,深入挖掘特定环境下人居环境的发生、发展、演进的历程,总结其中的科学规律,剖析其人居环境设计思想和方法,并进行客观的理论总结,是一件极具意义且十分紧迫的事情。 黄河与黄土高原这个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也是文化积淀很深的地区。这一地区的人居环境是中国人居环境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中国的文化还都是地区的,这个毋庸多论!就我个人来讲,感觉到对这一地区是一个欠账!由于在这个方面的经验太少,所以平常研究举例也很少涉及这一地区。总希望能抽出时间去补这一课。当然,也不是没去过,但了解太肤浅。当看到王树声同志《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这本书,我感到非常高兴! 这本书以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为基础,对该地区的城市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从人居环境角度来分析区域人居环境演进的规律、古代城市人居环境的含义及其深层结构,总结出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提出可以借鉴的地方,更难能可贵!这对于深人认知古代黄河与黄土高原地区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的智慧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在当代城市设计中发扬本土的城市蕴藏,进行新的创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研究的内容尽管是黄土高原地区,但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国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所固有的内涵。如书中提出的“文荫武备”思想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国人居环境设计理念。中国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总是强调文化意义与空间布局的统一,强调城市设计的“立意”。这犹如中国书画所强调的“意在笔先”。中国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强调城市整体文化意义的塑造与地方精神的传承,强调物质空间的布局与人的生命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人居环境的文化意义和人文精神,从而促进人的化育,这是中国的特点。
内容概要
本书从人居环境科学和新史学方法的理论出发,以黄河在山西省和陕西省沿岸的11个历史城市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原真的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古代城市的城市设计方法和支撑系统。与此同时,通过对历史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研究,总结历史城市形态演进、变迁的规律,从而为本地区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 本书在对黄河晋陕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理清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发展的脉络,分析城市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态演进规律。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将历史城市功能结构概括为“治、祀、市、居、教、通、防、储、旌”等九大功能,并以定量化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用地平衡表,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城市人居环境的深层含义和城市性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人格空间”、“礼格空间”、“神格空间”三位一体的城市结构和“文荫武备”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从“文荫思想”出发,对古代的城市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城市设计物质空间层面的“自然、轴线、骨架、标志、群域、边界、基底、景致”等八个要素,城市设计精神层面的“天人合一、典章制度、宗教理想、地方传统”等四个因素和城市设计意境层面的“道、舞、空白”等三个元素。从“武备思想”出发,对历史城市的防御、道路、给水、排水和防洪进行了研究。本书还对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的遗存状态、演进方式及演进规律进行分类研究,提出适宜各典型类型历史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模式,并对区域的整体发展提出构想。 本书主要在古代城市功能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化研究、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含义、古代城市设计方法、城市支撑网络、古代城市演进规律及其保护发展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为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东方城市设计方法等课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有些方面填补了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书还对历史文献、历史图典、测绘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为本课题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作者简介
王树声,男,1975年8月出生,山西省闻喜县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城市建筑历史与理论。曾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在德国汉诺威大学进修学习。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从事研究工作,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先后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建筑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规划设计项目曾获得省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三等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1.5 研究的基础理论 1.6 研究结构框架、方法及期望作出的有价值的工作 1.7 本书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第2章 区域环境与城镇形态的演进 2.1 黄河概况 2.2 黄河晋陕段的自然与文化环境特点 2.3 城市历史发展简论 2.4 城市的形成原因分类与选址 2.5 城市形态的发展 2.6 城市形态发展规律的总结第3章 历史城市人居环境的含义 3.1 城市的功能构成 3.2 城市用地规模比较 3.3 历史城市性质与历史城市人居环境的含义第4章 城市设计研究 4.1 城市设计要素 4.2 城市设计的精神内涵 4.3 城市设计的意境层面 4.4 城市设计的实践途径 4.5 城市设计的含义第5章 城市支撑系统 5.1 防御系统 5.2 交通系统 5.3 给水排水系统 5.4 城市的防洪第6章 历史城市变迁及其保护 6.1 历史城市遗存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6.2 保护与发展模式的选择第7章 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整体发展的构想 7.1 黄河晋陕沿岸城市发展的背景 7.2 城市化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7.3 黄河晋陕沿岸城市化模式构想第8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1 问题的提出 “抢救东方城市设计的杰作是一项迫不及待的工作。亚洲经济正在起飞之中,如中国的城市化已从起始阶段进入加速阶段,拥有大量外资投入的megastructure侵入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它们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对它们的抢救保护已迫在眉睫,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原址未彻底变化之前,尚可辨认。然而即使如此,对于原有城市设计艺术的研究,从资料收集到具体工作,已需要一定的时间。特此呼吁!”从吴良镛先生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中国传统城市的抢救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城市营造传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辉煌的城市杰作,成为世界东方城市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的城市空间渐渐适应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和新的城市功能的要求。于是,大量的古代遗存下来的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毁灭。同时,近代以来,从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现象中看,东方文化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1949年以后社会思潮发生的变化,导致了我们在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上,“批判”、“怀疑”乃至“否定”的观念一直占有主流位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民族复兴已成为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共同意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解读、研究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的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这种现象反映在各个专业领域,建筑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广大专家、学者试图通过对民族建筑的研究,以期有助于民族现代建筑的创作。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受到空前的重视。但长期以来,人们在民族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过程中,对历史建筑研究的多,对历史城市研究的少;重视历史名城的保护,忽视了对优秀城市设计方法的继承和发扬。对此,吴良镛先生指出:“我们提倡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不仅要从建筑中寻找(对此已经有不少人做过很大的努力,并在继续努力之中),而且还要在城市、村镇、民居群等优秀的城市设计中寻找,相形之下,这方面显得远远不够。……寻找失去的东方城市美学,不仅在于对一些历史名城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发扬东方城市的蕴藏。东西文化的交融,不仅有先进的西方文化的东渐(当然包括西方城市设计的艺术),还包括将东方固有的蕴藏加以发掘,加以研究,刮垢磨光,进行新的创造。因此,乡土建筑现代化的内容是广阔的,不只是从建筑中发挥,创造新的符号等等,还要从区域文化视野,着眼于地方的城市设计与场地规划,发扬光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