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与管控研究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何梅 等编著  页数:200  

前言

  过去的30年,中国改革开放锐意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8%,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的城镇化理论,这个数据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国的一大批中心城市,无不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镇空间急剧扩张,带着未及擦拭的仆仆风尘,一路向21世纪奔来。武汉,正如前述中的其他城市一样,不可避免地涌入这股急速城镇化的洪流,并且由于其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在1996-2006这十年的时间,城市规模几乎以每年10余万人、10余km2的速度增长,城市首位度一度达到8之高,缔造了其雄踞长江中游地区“一城独大”的城市格局。据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分别从不同角度的研究预测,至2020年,武汉的城镇人口和拓展规模仍将会以这样的平均速度增长,武汉将成为城镇人口近100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逾1000余km2的超级巨型城市。这也是未来中国最重要的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可能面临的普遍格局。

内容概要

本书从特大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的内涵解析人手,充分研究国内外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总结了国际上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的研究方法与实践经验。重点以武汉这一具有典型滨江滨湖特色的特大城市生态空间体系保护规划为例,从武汉生态空间体系的现势基础、规划理念、模式选择、空间架构、管控策略与实施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并通过适当的管控策略来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    本书可为城市规划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性参考,也可为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何梅,1969年生于云南昆明,1990年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学士学位。现任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主持和负责完成近40余项各类重大城市规划设计和研究项目,曾负责武汉市汉口江滩工程详细规划。近年主要侧重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策略研究,负责和参与了《武汉市生态空间体系保护规划》、《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一2020年)》、《武汉市新城组群分区规划》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获国家、省、市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及工程咨询奖30余项,其中武汉城市总体规划获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颁发的“全球杰出贡献奖”。获武汉市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汪云,1975年生于湖北武汉,1997年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城市规划专业毕业,2000年武汉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硕士学位,200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交流。现任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先后获国家、省、市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及工程咨询奖20佘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夏巍,1979年生于湖北武汉,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毕业,硕士学位。现为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多次获省、市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及工程咨询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  李海军,1976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2004年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现为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所(土地利用规划所)主任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多次获省、市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及工程咨询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  林建伟,1982年生于湖北武汉,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获城市规划、英语双学士学位。现为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所(土地利用规划所)规划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多次获省、市级优秀城市规划没计及工程咨询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研究的时代背景      一、快速城镇化时代及其影响      二、可持续发展时代及其要求      三、当前城乡规划和空间发展的主要理念及策略    第二节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一、规划研究的定位      二、规划研究的主要目标      三、规划研究的主要任务      四、规划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的内涵解析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构成要素      一、城市土壤      二、城市水体      三、城市植被    第三节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的用地构成      一、城市绿地      二、生态保育用地      三.景观游憩用地      ……下篇 实践篇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温室效应、城市气候灾害、土地资源锐减等问题所引发的各种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并制约城市的建设步伐,也与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环境要求背道而驰。统计数据显示,环境因子和城市生活水平因子已经跃升为城市用地,特别是特大城市用地的关键性因子。因此,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提出,可以说是为了迎接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所作出的努力,是维护和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所必须采取的协调性行动。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主要研究生态因子空间载体的区位分布特征和组合规律,对各类生态空间因子进行系统性空间统筹布局,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从空间结构体系上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的目的是从生态空间载体的分布及组合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自然生态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生态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的桥梁,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二、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联  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与其他规划相容或相关,但又与这些规划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相对独特的内容与体系。  1.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  城市生态规划关注城市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规划遵循生态学原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和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而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强调的是城市自然生态因子的空间结构,通过统筹自然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来构建适宜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可以说是城市生态规划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特大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规划与管控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同事说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