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贵祥 页数:431 字数:77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依据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在平面(二维视角)上展开的特点,在对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的基址规模所作的系统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内容涉及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包括新发掘的史料及大量不为人所注意的历史建筑的基址情况。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与相关考古资料为依据,以中国古代建筑的基址规模与合院建筑空间为主要研究与描述对象,对中国2000多年的合院建筑的基址规模、住宅基址规模的等级特点,与住宅基址与古代土地制度的关联等诸方面问题做了充分的论述;并就历代第宅署廨、佛教寺院、宫殿、王府、陵寝茔域、祭祀坛壝等不同类型建筑的基址规模、空间特征等做了详细的论述,是一个围绕古代建筑基址规模连续叙述的综合性文本。 下编是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批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精减、修改而成。内容包括隋唐两京里坊内的割宅方法,中日古代都城宅割方法及里坊分划方法;围绕清代《乾隆京城全图》而展开的清代王府、寺庙、住宅等合院建筑的分项研究,元代大都城内建筑基址规模的研究,明代王府建筑、明代佛寺建筑的基址规模与等级体系的研究,清代衙署建筑基址规模研究,以及对宋代城市空间、宋东京城大相国寺等古代合院建筑历史及空间演变的专题研究等。 本书在中国建筑史研究论题及内容方面富有新意,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建筑史进行了一次综览,使读者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更为深刻而新颖的认识。本书不仅对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也对一般建筑研究,以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和从事历史、经济史、文化史研究的人士都会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书籍目录
上编 古代园宅制度与建筑基址规模 第一章 中国古代园宅制度概说 第一节 第宅等级与历代第宅舍屋的逾制问题 第二节 古代园宅制度与中国人的居住理想 第二章 北朝与隋唐时代的均田制及其影响下的居住园宅 第一节 北魏至隋唐时代的均田制 第二节 均田制中的等级差别 第三节 唐代永业田与园宅田面积比例推测 第四节 唐代均田制下的园宅授予面积等级系列推测 结语 第三章 先秦、汉晋园宅与北魏洛阳宅舍 第一节 先秦、汉晋园宅简说 第二节 北魏洛阳城中的第宅居舍建筑 结语 第四章 隋唐长安城内的宅舍规模 第一节 长安城内的第宅与里坊“割宅”方式 第二节 长安朱雀门大街以东诸坊的第宅、寺观分布 第三节 唐长安里坊中普通民宅的基址规模 结语 第五章 隋唐洛阳城内的宅舍规模 第一节 隋唐洛阳外郭城内的宅舍建筑 第二节 唐代合院建筑的空间推想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第宅署廨建筑 第一节 宋代官宦第宅建筑 第二节 宋代官衙府廨建筑 第三节 元代第宅署廨建筑 结语 第七章 明代王府及署廨第宅的基址规模 第一节 汉唐宋元王府概说 第二节 明代王府与官署第宅 结语 第八章 清代王府及署廨第宅的基址规模 第一节 清代王府建筑基址规制 第二节 按官品等级的房宅规制 结语 第九章 历代宫殿建筑群的基址规模 第一节 周礼王城规划中反映的宫殿基址规模 第二节 关于秦汉宫殿建筑基址的一些推测 第三节 关于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及南朝建康宫殿基址的一些推测 第四节 隋唐时期宫殿建筑的基址规模 第五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宫殿建筑基址规模 第六节 明清两代的宫殿建筑基址规模 第七节 金元明清宫殿基址规模的规制沿袭 第十章 历代佛道寺观建筑群的基址规模 第一节 南北朝时的佛寺 第二节 唐长安城内的佛寺 第三节 宋元佛寺概说 结语 第十一章 历代墓葬茔域的基址规模 第一节 汉晋陵墓制度及其规模 第二节 唐宋时代的墓葬茔域规模 第三节 清代帝后与贵族陵寝 第四节 唐、明、清三代官吏与庶民的茔域制度 第十二章 历代苑囿园池的基址规模 第一节 “百里为度”的汉晋大苑囿 第二节 隋唐皇家大苑囿与私家园池 第三节 “福地奥区之凑”的宋元园林 第四节 明清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 第十三章 历代坛墟的基址规模 第一节 先秦、两汉及晋、隋时期的坛壝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坛壝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的坛壝 结语 第十四章 上编结语下编古代城市里坊及主要类型建筑基址规模 第一章 中国古代城市“制里割宅”研究三笺/贺从容 第一节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方式之推测 第二节 唐两京城坊曲形态之探析 第三节 唐长安兴道坊是否曾有五百家 第二章 隋唐尺步长度变迁及两京里坊“割宅”方式影欧阳恬之 第一节 北周至隋唐时期的度量制度探究 第二节 两京里坊内模数制运用的分析和实例互证 第三节 唐长安城里坊之“50步”模数探 第三章 日本古代都城条坊制度的演变及与隋唐长安里坊制的初步比较/王晖 第一节 日本古代都城条坊制度 第二节 隋唐长安里坊规划方法再探 第三节 日本都城条坊制与隋唐长安里坊制的初步比较 第四章 明洪武朝建筑群的规模等级规制体系探析/白颖 第一节 洪武朝的礼制特点和建筑等级制度 第二节 关于洪武朝建筑群规模等级制订规则的初步探讨 结语 第五章 明代南京佛寺的基址规模与平面布局/史韶华 引言 第一节 明代南京佛寺的建置 第二节 明代南京佛寺的级别划分 第三节 明代南京佛寺的空间分布状态 第四节 明代南京佛寺规模尺度与平面布局 结语 第六章 清代北京寺庙建筑及其核心庭院的基址规模/项琳斐 第一节 寺观庙宇建筑的基址规模 第二节 庙宇的规模尺度与建筑布局 第三节 庙宇的核心空间 附录:《乾隆京城全图》中庙宇用地规模及相关文献记载 第七章 清代北京府宅园林占地规模、布局模式与空间尺度初影贾瑭 引言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园林规模 第三节 布局模式 第四节 空间尺度 结语 第八章 清代北京衙署建筑的基址规模与建筑规制/胡介中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乾隆京城全图》中各类衙署情况 第三节 北京城内衙署建筑基址规模初析 第九章 元大都孔庙、国子学建筑模式与基址规模探/姜东成 引言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建筑平面复原研究 第三节 设计规律与手法 第四节 对明清孔庙、国子监的影响 结语 第十章 元大都大承华普庆寺复原研究/姜东成 第一节 兴建沿革 第二节 基址规模 第三节 平面布局 第四节 比较研究 结语 第十一章 下编结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园宅制度概说、 中国古代建筑的存在与发展,有两个最为基本的限定条件:一个是相沿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内部的严格等级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历朝历代对于等级规范的严格规定,以及时常出现的逾制问题,而在种种的逾制现象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宅舍的逾制。另一个是农业国家的土地制度,以及因土地制度而出现的园宅形态。 第一节 第宅等级与历代第宅舍屋的逾制问题 由于古代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车马、服饰、宫室、器具、葬仪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制约束,历代帝王都要重申这些规制。然而,历朝历代对于这些等级制度的僭越,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无论是在第宅规制、房屋装饰,还是在服饰色彩、车骑数量等等方面对于既有制度的僭越,即“逾制”问题,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活跃的话题,其中尤以第宅舍屋的逾制,成为历代文献中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 在这里我们先举出唐代的例子,看一看这些等级制度的所及范围: 乾封二年二月,禁工商不得乘马。 神龙二年九月,《仪制令》:“诸一品已下,食器不得用浑金玉;六品已下,不得用浑银。” 太和元年五月敕:“衣服车乘,器用宫室,侈俭之制,近日颇差。宜准《仪制令》,品秩勋劳, 仍约今时所宜,撰等级,送中书门下参酌奏闻。” 三年九月敕:“两军诸司内官,不得著纱、绫罗等衣服。” 其中显然包括了器用、服饰、乘骑、车乘、宅舍、门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然有禁,就要出台一系列的法规加以明确地限定,如服饰: 六年六月勒,详度诸司制度条件等:《礼部式》: 亲王及三品已土,若二王后,服色用紫,饰以玉; 五品已上,服色用朱,饰以金; 七品已上,服色用绿,饰以银; 九品已上,服色用青,饰以鍮石。应服绿及青人,谓经职事官成,及食禄者,其用勋官及爵, 直司依出身品,仍听佩刀、砺、纷、悦。 流外官及庶人,服色用黄,饰以铜铁。 其诸亲朝贺宴会服饰,各依所准品。 又请一品二品许服玉,及通犀; 三品许服花犀、斑犀及玉,又服青碧者,许通服绿,余依《礼部式》。又应三省、御史台、两京诸司,及诸道在城职掌官等,诸不许用本官本品例,仍并不得服犀玉,及车马不得饰以金银。又袍袄衫等,曳地不得长二寸已上,衣袖不得广一尺三寸已上,妇人制裙,不得阔五幅已上。裙条曳地,不得长三寸已上,襦袖等不得广一尺五寸已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