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建筑空间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贵祥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是近期我乐意写书评的最后一本内容宏大的书,后面我希望写一些更加具体的,视野更加狭窄的书的书评。
       东西方的建筑对比几乎是上世纪上半段中国有建筑学以来持续至今的热门话题,热门到它已经显得有点流俗了,再加上各行各业都在讲所谓“与国际接轨”云云,使我刚听到书名的时候就由衷的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当然,这绝对是偏见。
       有关东西方的对比,必然的将产生两类话题:1,区别;2,共性。这两类话题直接导致了王贵祥著作的结构。
      (一)上篇:空间图式及其文化抉择。这一篇主要追溯共性,作者把视野引向遥远的人类意识启蒙时期,这与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的讨论起点是一致的。因为只有将问题还原到文化创生之初的生存意义,才能最大限度的规避由文化遗传所带来的差异,从而仔细的审视东-西分化之上的源头。由重力所导致的上—下概念、有太阳升落所导致的东—西方向概念,以及由上述概念衍生、并被司南所印证的南—北方向概念,创生了“六合”的基本空间概念,再加上人对自身的意识觉醒,6+1的7的概念由此而生……这类论断固然略乏考古领域讲究凭据的史学传统,但却建立在建筑学自身的强大的空间意识的基础前提之上,比起考古学在泥土中挖掘真相,王贵祥在人类心理上的挖掘有着更强的建筑学学科意义,同类工作在西方至迟在森佩尔的年代已经成型了,而且经过了不懈的继承,而在我国自学科奠基以来,“建筑历史”始终没有找到“建筑”的视角,严格讲应该称作“历史建筑”才对。对此,童寯先生在中国园林的研究中走得最远;此外,《华夏意匠》中也表现出很强的建筑学观念;而在东西方并行的研究方面,王贵祥的上篇是我读到过最扎实可靠的。扯远了,王贵祥用类似沃林格的手段,从存在意义和认知心理出发,找到了人类数论的一套空间解释,1、3、6、7、10等一系列重要数字都在建筑学中得到了空间意义,由于东西方数论中的核心数字重合度非常高,于是作者就有效的借此找到了两脉文化的共同起点。以此书为基础再去读《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以及March的《Numbers in Architecture》就会轻松多了。这也是对文艺复兴神秘数论入门的一条捷径。
      (二)中篇:中世纪上帝•佛•天子的殿堂。这部分以扎实考据为主。由于上帝•佛•天子是一个足够狭窄又在历史上记录颇丰的范围,所以搜集材料并不成为问题,相应的,选择材料就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在这部分“差异性的复述”中,王贵祥提出了若干大胆的猜想——如“路寝”与“明堂”的关系。称之为“大胆”仅从实物证据而言,但从建筑自身的判断,很多推测其实是顺理成章的,这是“理证”而非“物证”。抛开理论推演不谈,想多了解中世纪西方建筑和中国明堂发展的朋友,也可以断章取义的去阅读史实部分,依我个人对中世纪西方建筑历史粗浅的了解来看,王公的考据是及可靠而细致的,这部分可弥补《外国建筑史》中中世纪论述的补足。
      (三)下篇:东西方的建筑空间。纯理论部分,经过前面两部分成系统的铺垫,很多思考可以更自由的展开来,可以摆脱旁征博引的担子将多数精力集中在对观念的勾画上。这部分很难评述,也不必评述,读过自见分晓。
      
  •     有心人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的建筑不管是按照功能还是样式都可以分为两种:园林(多以休闲娱乐为主)和宫殿(包括衙门、法庭等,多以政治功能为主)。中国式园林讲求的是建筑的意境,要求“虽由人造,宛自天开”, 具有绘画的特点,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这与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和美学传统是分不开的。从“境生于象外”到“以天合天”再到最后“意境”的提出和发展,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更将其运用到建筑行业,力图用有限的材料表现出无限的世界,也就是达到老子所说“妙”的境界。一般都呈现某种婉约、纤丽之态,因此,中国园林给人的感觉便是“人与物化”,似乎在蜿蜒的曲廊中、在景与景的相互隔断和连接中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就像圆明园,采用了中国南方的风景,规模小巧,外观朴素,以水隔断,力图再现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与此相对的,是以故宫为代表的皇家建筑,以其封闭性、宏大性、神秘性向世人展示着皇权的尊贵和不可侵犯。如果画一道中轴线,可以发现两边的建筑都是一一对应并且涵义深刻的,甚至连那以木料为基础横向扩展的建筑结构样式都在暗示这天朝的权威和皇权的长远呈递。从“左祖右社”到“前朝后寝”,中国皇宫布局严整,具有强烈的政治寓意。
      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西方的园林采用的是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喷泉为中心,称为水法,大都气韵恢宏而且动态感较强,能表现出某种奔放和热情。将植物和建筑依地势排列成规则几何型的这种方法,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园林中以凸显王权为基础的广场显得极为开阔,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规模宏大、轴线深远的府邸中间,显示出西方人平直和开放式的审美情趣。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则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他们强调应以外部空间为主,称中心广场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同时,以教堂为代表的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这种样式在巴洛克和哥特时期风靡一时。我们可以从几个世纪前的手稿和现存的教堂中看出,彩色的琉璃窗和极力上送的穹顶使所有到达教堂的人都在第一时间内感到一种巨大的压迫力。这种压迫力产生的结果便是人现实肉体的渺小和对于灵魂飞升接近天国的渴望。与西方的皇权相比,教权在人现世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力从中可见一斑。教堂在这个时期已经不仅仅起到建筑的功能,而是更多地作为一种“神物”,一种人与上帝沟通的手段来出现;通过展现出艺术的不断完美和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来证实上帝的荣光照耀着他的全体信徒。中国的佛像雕塑似乎也有类似的宗教功能,不过这已经是另一个研究的话题了。
      从维特鲁威建筑学笔记的分类来看,这种东西方建筑的不同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
      1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别。中国采用的是木料、斗拱式,因而本身并不能承担太大的压力,只能横向发展,以面积的巨大来展示权力的无限膨胀;也正因为木料结构,使之具有很好的采光和通风的功能,同时也更具有灵动性和透视感,更完美地体现了中国美学中“虚室生白”、虚实结合的概念。西方采用的是石料,因而可以向上发展,但同时厚重的石料也限制了它的飞跃感,用于教堂等宗教气氛浓厚的领域确有局限性。幸而西方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发明了穹顶和玻璃窗,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状况,不可谓不是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发明。
      2中西方文化和设计理念的差异。中国建筑理念也可以用“和”来表示,它强调的是建筑作为人居环境的局部与周围整体事物的和谐,强调个体要融入到整体之中,要“情与镜偕”,这样才能达到中国传统理念中的意境之美。作为一种“集体”的美,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西方的设计理念则是要将个体突出,表现出其独特性,当然,这个所谓的“个体”也只能是教权或者皇权的象征。在丹纳《法国大教堂》一书的描述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突兀的高耸入云的教堂矗立于原野之上,成为地标性的建筑。从反落到倒卷的托架上的圆和托着拱的支柱,都被一条纤细的如同希腊定线的阳光勾出轮廓。
      3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开阔的帝国使中国统治者在拥有广袤土地的同时,也充满着对这个巨大帝国的强烈不安全感和失去可能性的恐惧。并不那么湿润的北方气候,猛烈的阳光加上凛冽的寒风,使三进三出的大院成为首选。封闭性在这种环境下更好地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甚至渗透到民族性里面。西方则不然。在温暖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滋养下,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以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这与古希腊就开始的民主制和海外贸易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4中西方权力来源的差异。中国的皇权一般是世袭制,而且跟西方宣称直接来自于上帝的教权相比,有一种名正言顺的气势。西方的教权与王权的对立使政治权威被分成教会政权和世俗政权两个部分。教权虽然控制了大部分的世俗权力甚至在某些时期大大超过了皇权,但在另一方面,教权仍然很难大肆扩张它现实势力。因此中国皇权下的建筑会呈现出威慑力和封闭性,而教堂则呈现出神秘感和开放性。
      5 最近听几位修行人,他们称教堂的穹顶这种圆锥形的建筑是聚能的,有利于在里面修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疑问。
  •   师兄终于现身了……
  •   最后一段臆测的挺有道理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